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以心印心的含義

  以心印心的含義

  ◎陳亦新:以心印心是指光明大手印嗎?

  ●雪漠:光明生起的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頓證,不通過修生圓二次第、不通過修氣脈明點,而是直接由上師加持契入光明大手印,這屬于頓悟的大手印,這是真正的光明大手印;一種是由通過生圓次第,修拙火、幻身,契入光明。不能直接契入光明大手印的人,就必須通過生圓次第的漸修,從身心入手,最後證得光明和空性。

  如果一開始就不通過漸修的方式而直接證得光明,被稱爲頓悟之人。宗喀巴大師專門談到過這個問題,他說到上一世修行並氣入中脈的人,這輩子雖然沒有修生圓二次第,但上輩子已經修得很好了,只是沒有認知明空不二的覺受。這一世,他很容易氣入中脈,這便是頓悟之人。如果沒有達到這種程度,就必須從生圓次第開始修,將氣引入中脈,引生樂空和明空。

  真正的光明大手印是頓悟的,不是漸修的,比如奶格瑪、司卡史德,她們都是頓悟之人,一下子就契入了,悟證俱時。

  通過修樂空大手印也能證得光明,通過拙火、幻身,也可以契入光明,只是方法不同。但不通過生圓二次第也可以契入大手印,比如參話頭,由實相大手印契入,觀心性也可以契入,最終證得光明。

  因此,並不是說所有的人都要從生圓二次第入手。由上師開示心性入手的人,他也會證得明空不二;由拙火入手的人,他可以證得樂空不二。樂空也罷,明空也罷,目的都是爲了達到止觀雙運,達到空、樂、明一味。如八十四個大成就師中,修生圓二次第的人只占一部分,很多人不從這些入手,例如那個彈琴的王子,他從琴聲入手;鞋匠,從做鞋入手;聽狼叫的人,從聲音入手;還有觀芥子大小明點者,最終都達到了顯空不二……所有方法的目的,都是爲了證得空性。只有明白這一點,才會有正見,才能明白修行的目的。

  明空和樂空,只是入道的方式不同,一種從南面來,一種從西面來,都可以到達中間的這個殿堂。人根器的不同,方式才會有變化。

  ◎陳亦新:融入空性後,還有知覺嗎?您如何理解叁身?

  ●雪漠:關于這一點,有多種說法。禅宗認爲,知是妄念,不知是無記。大手印用兩個字代表了那種覺受:明空。那明,便是明明朗朗之意,也可以說是光明,但這種光明不是物理光,而是智慧光。有一種說法,大手印叁身自現:空爲法身,明爲報身,明空的種種顯現是化身。香巴噶舉的說法是“究竟四身自顯”:大手印自現時,種種顯現,皆是化身自顯;于一切顯現無執無分別,即是法身自顯;顯現而無分別之大樂生起,即是報身自顯。上述叁身體性不二不異,即是究竟大樂自性身自顯。

  當初佛住世時,就有外道問一些關于涅槃之類的話題,佛一般不予回答。因爲那是很難說清的,它超越了人類的習慣性思維,一說出來就不對了。那覺受,是知而不知,不知而知。這是很難用語言表示的。就像喝茶一樣,只有品茶的那個人才知道那種茶味。所以,不要從概念上去鑽牛角尖,你修到哪種層次,就能得到哪種驗相。你什麼都不要管它,生也不要管它,死也不要管它,破除執著,遠離貪婪、愚昧、仇恨。修行的目的就是這些。修行的目的就是遠離仇恨,消除煩惱,戰勝罪惡,得到自在,覺醒並清明于當下。

  那妄念,讓它來者自來,去者自去。那時,妄念是妄念,你是你。你不要管它,它就不可能影響你,你也別想影響它。既要沒心沒肺,又要明明白白。沒心沒肺就是不要管紅塵中間的事情,盡量放下,但心中還是明明白白的。這跟一般所說的沒心沒肺不一樣,一般說的是糊塗,不明白,屬于愚癡,那是不行的。

  --選自《光明大手印:實修心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