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惡學說是滋生罪惡的土壤

  惡學說是滋生罪惡的土壤

  我們衡量一個人的偉大,不能僅僅以群體或國家來衡量,而應以人類爲參照系,看看他是不是真的爲人類帶來了好處。當然,還可以衆生、地球、宇宙爲參照系來衡量。有些學說,雖然其出發點是好的,但若是帶來了殘暴,讓世界血流成河,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災難,那麼,這種學說肯定不是好學說。

  有朋友問我,許多政治家、哲學家的人格也很偉大,也想利衆,他們是不是佛?我告訴他,許多政治家、哲學家表面看來也以利衆爲目的,但他們不是佛。

  我們衡量一個人的偉大,不能僅僅以群體或國家來衡量,而應以人類爲參照系,看看他是不是真的爲人類帶來了好處?當然,還可以衆生、地球、宇宙爲參照系來衡量。有些學說,雖然其出發點是好的,但若是帶來了殘暴,讓世界血流成河,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災難,那麼,這種學說肯定不是好學說。無論它的創始人是不是善人,只要沒那學說比有那學說好,它就不是好學說。許多時候,一種學說帶來的後果可能會是災難性的。從曆史和人類的長河中來看,無論一種學說的創始人自己的人格如何偉大,只要該學說帶來的客觀效果是災難,那麼,這創始人就是千古罪人。

  有些文化,雖然也有善的東西,但同時,又有一些對人類有害的邪惡的東西,可能引起諸如戰爭、仇殺等罪惡,那麼,無論誰家受益,對人類本身來說,都是災難。佛家文化卻是和平的。

  至于一些哲學,客觀上也助長了邪惡,比如一些人認爲沒有靈魂,便肆無忌憚地貪汙腐敗,追求現世利益;一些哲學雖然也得逞于一時,但在曆史的長河中,充其量只是叫人類走了彎路。要是整個人類沒有它,比有了它更好的話,它便是壞的哲學。當你穿透曆史的迷霧,看到一種本質的時候,你會發現,時下被大衆認可的一些評價並不一定就是正確的。

  所以,有些學說,你不要看他的創始人是不是不吃肉,見了乞丐會不會心軟得哭鼻子,要是他所宣揚的東西可能會對人類造成更大的不幸,他的那點兒小善,根本不足以掩蓋他的大惡。

  這個時代最可悲的就是,一些沒有掌握真正真理的人,去宣揚自己所謂的真理。這些人被稱爲哲學家或思想家。如果一個鼠目寸光的近視眼,只看到眼前的一點兒光明,卻認爲自己掌握了宇宙間的真理,並且去拼命地宣揚這種所謂的真理,讓更多的人變成近視眼,從客觀上說,這就是一種罪惡。這種罪惡是非常可怕的,它像瘟疫一樣傳向這個世界。那麼,什麼東西不是罪惡呢?就是你所宣揚的東西是一種真正的真理。雖然有人說沒有絕對的真理,但實際上有絕對真理,那就是要對整個人類甚至所有生物有益。如果一種觀點對整個人類沒有好處,無論它講得如何堂皇,都絕對不是真理。所以,真理應該有一個基本標准:善,就是要對整個人類群體有好處,對這個地球上的所有生靈有好處,甚至對整個宇宙都有好處。

  佛經上有個故事,一個人認爲殺人上千就會得道,他認爲這是真理,就到處殺人,並且到處宣揚這種真理。雖然他是想叫許多人得道,但是客觀上來說,他的這種所謂的真理只能給別人帶來災難。無論他的初衷如何,無論他是否真誠,無論他如何付出了畢生的心血和精力,他的學說和他的存在,都是罪惡。所以,所有的暴力都是罪惡,所有的戰爭都是罪惡,所有對人類的屠殺都是罪惡。

  現在天冷了,我的房中有好多蒼蠅,我爲什麼不打蒼蠅?因爲蒼蠅也是生命。在這個宇宙空間中,它和我一樣有生存的權力,我們共同擁有這個空間,我沒有權力去傷害它。但是也有一種理論,將它視爲害蟲,而將它斬盡殺絕。要是我接受了這種理論,我的行爲必然要受這種理論的左右,而傷害其他的生命。

  所以,你不要只看一種理論的主觀願望,而要看這種理論的客觀效果,要以人類、曆史,甚至宇宙爲參照,來衡量其價值。

  我從來不以一個國家、一個群體,或一個民族來衡量一個人或者一種觀點,而是把它放到更大更遠的坐標上。比如,我從來不認爲曾國藩是偉人,他就是個屠夫。老百姓心明眼亮,就叫他“曾剃頭”。誇他的人,定然也和他一樣有屠夫的基因。難道他殺了那麼多人就是偉人?同樣,我也不認爲成吉思汗是偉人,難道殺了那麼多人,滅了那麼多國就是英雄嗎?不是。真正的英雄就是用盡自己的心力,使每個人都能很好地活著的人。當然,洪秀全也不是英雄,一對屠夫互相比賽著殺人,很難說誰是英雄。

  我知道,政治家一定不會同意我的這種說法。但是,不論人類多麼強大,人類中間總該要有一些人明白這種真理。否則,這個世界上多一個我和少一個我,沒啥兩樣。如果一個學者沒有這樣的思想,沒有這種有益于整個人類的精神,他就不是什麼知識分子,他僅僅是一個跟蒼蠅一樣的生物。

  所以,必須跳出自己的生存環境,必須跳出自己所學的知識,必須站到人類的上空,必須站到衆生包括蒼蠅、老虎的上空來觀照這個世界。他不僅僅屬于某個群體,他甚至不僅僅屬于整個人類。

  也有人認爲,推動曆史的前進,必須依靠戰爭,必須依靠屠刀,但客觀來看,曆史到底是在進步,還是在後退呢?當然,社會經濟是進步了,但人們的精神與道德卻一直在倒退;生活是更加便利了,但生活質量卻一直在倒退。這又意味著什麼呢?

  有朋友對我說,文學是無力的。它確實是非常無力的,但這眼前的無力,卻是永恒的有力。比如,漢武帝很有力,可以把司馬遷處以宮刑,這時候司馬遷非常地無力。當漢武帝的肉體消失之後,司馬遷的有力就顯示出來了,他的思想影響了幾千年甚至更久遠的未來。你說《史記》有力還是漢武帝有力?文學的軟弱是暫時的,因爲文學是傳播光明的,這種光明不僅僅作用于當代,它還可以照耀未來,它的光芒是很有力的,它不是一種軟弱的東西。

  人類曆史上出現了好多哲學家、思想家,但真正對人類做出積極貢獻的並不多。好多哲學家對人類的貢獻,遠遠不如耶稣對人類的貢獻大。而有些哲學家,按他所提供的思路,人類必然會走向專製,會誕生許多罪惡的東西。但耶稣的出現,使人們明白了博愛,康德的出現,使人類學會了更尊重人本身。所以,哲學有好哲學,也有壞哲學;既有善哲學,也有惡哲學,並不是所有的哲學都有益于人類。有些産生邪惡和暴力的哲學,確實是人類的洪水猛獸。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