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悟後的暖陽(3)
空行母于是齊唱——
情器間也有至高的物質,被稱爲聖物或是甘露,
外道也許是別有名相,它們其實是助道的物質。
真正的最高物質是開悟的覺受,像寒冬的暖日能帶給你安詳,
你坦然放松如嚴冬裏曬著太陽,但同時又沒失去那覺悟。
要永遠沐浴在覺悟的暖陽下,不要追問不要希冀,
你要享受那份覺悟後的放松,卻又不是無記和愚癡。
放松裏要體會警覺的日光,用光明應對眼前的諸物,
雖然光明朗然照遍世界,但不要丟棄那溫暖的沐浴。
那沐浴暖的是身體與心靈,身心俱受用覺悟的光明。
道道光明滲入每一個毛孔,從裏到外都坦然通透。
別再去尋覓心外的聖物,世上有許多真正的騙子,
他們故弄玄虛費盡心機,爲的是借聖物滿足私欲。
真正的聖物當然是覺悟,你不要執著也不要丟棄,
就像行進在晴空下的野外,雖不執著卻享受著麗日。
那麗日的源頭依然是心性,心外並沒有殊勝的物質。
因爲有了覺悟的光明,諸相便有了輝煌的色彩。
麗日下行動你坦然放松,心卻朗朗明明猶如明鏡,
鏡中能照徹大千世界,那鏡體卻又如如不動。
當諸境來臨時鏡面紛繁,諸境離去時鏡也澄寂。
雖然那明鏡迎新送舊,那光明鏡面卻了無痕迹。
再猶如那利劍刺穿了水面,瞬息間水面便有了裂縫。
當你抽了那利劍出水,水中卻看不出一點痕迹。
證悟的行者在世間的行爲,便如那利劍斬向水面。
雖然有諸多的行住坐臥,那心體並無絲毫的動移。
當我們面對那紛纭的外相,一定要體會相似的明鏡。
外境自可以白雲蒼狗,那心體卻不可隨它而去。
當你明白了這一真理,你便擁有了至高物質。
雖然你看起來庸庸碌碌,其實你心懷靈山之珠。
那寶珠光明朗然照破天地,炎陽下便沒有六道影子。
痛苦熱惱更是夏日的霜影,沒有執著便沒有癡迷。
光燦燦靈曆曆露地白牛,空蕩蕩明晃晃火中蓮炬,
光潔潔明浩浩心頭朗月,藍碧碧淨灑灑晴空萬裏。
到此時人世間不再求他物,天界也沒有更妙的消息。
醉醺醺樂陶陶長養聖胎,掃除了萬象也沒了自己。
到這時你無須再求佛國,淨土呀聖地呀皆在心裏。
法身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到此時觸目皆是淨土。
奶格瑪開示道,兒呀,你一定要記住,世上有許多殊勝的助道物質,它們被人們當成了聖物,它們可能是珍貴的草藥和聖人的用物,但它們是叁昧耶之物,只對守持誓約者有用。真正的聖物是深入法義,了悟本然。當你沐浴在本然之中,就等于得到了最高物質的滋養。要知道,了悟的明空不是虛無,而是充滿了明晰的活性。
當你認知到本元心後,它就會磁化你的人生。你從此會無憂亦無懼。你的心已經變得像水一樣,即使它受到利劍刺擊,它也會不懷希冀,不生恐懼。那被劍刺穿的水面,雖也蕩起了漣漪,但很快就會平息,不會留下任何痕迹。
兒呀,要體認你所經曆的一切,其本質均是無生,你不應有希望或恐懼,不再去期待或焦慮。哪怕你在一夜間成了國王,你也不應狂喜。哪怕你在瞬息裏變成乞丐,你也不應憂慮。因爲無論發生什麼事,你的心性本質都是無生亦無滅。
對你的親人,你無須攀緣;對你的仇敵,你不必憎惡。你隨緣而爲,幫助他們,但卻不要帶任何的執著與期望。當有一天,你的親人死去時,你也不必哀傷地哭泣,也不要離開那光明證境。你可以隨緣做些功德,爲亡者的心靈帶來利益。但記住,他們的本質,也是無生無滅的。
那真正的大手印成就者,猶如巍然的雪山,雖不動不搖,但在信日的照耀下,能流下滋潤萬物的雪水。他能隨緣示現諸種境界,又能須臾不離本然。無論成爲國王,還是淪爲乞丐,他都能處變不驚,坦然欣賞所受的境況。他的行爲任運自然,而不是造作模仿。他會在本然狀態下,覺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爲,他自信但又善巧,以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當一個人圓滿了悟時,已不再憂懼輪回,也不再向往涅槃。他的真心中,萬法一味,萬物一元,沒有需要接受或被拒絕的東西。其心如鏡,能朗照萬物,卻不假好惡。這時,他再也沒有了能修和所修,因爲他無時無刻不處于本元之中。
空行母們齊聲唱道——
語言的功能已全部消失,就像盲者的視和聾者的聽,
就像啞巴的話靜默的聲,沒有語言可以描述什麼是什麼。
那至妙的大味無法用味覺描述,那至妙的聲音無法用音符再現,
那至高的形象不再有色彩,那至大的境界沒有了身形。
縱然是一口吸盡叁江之水,也咂不出心中想說的滋味。
縱然能籲出萬頃波濤,也無法道出那靜寂的聲音。
雖然我們唱了諸多的歌謠,但智者了然迷者依舊迷茫。
即便是有了萬千的言語,那心頭的覺悟依然離于言表。
只有你嘗到那妙法的滋味,你才會夢中醒來恍然大悟,
你才知所有的真理不是語言,真理是概念之外的那個本體。
咿呀雪漠或是瓊波巴呀,你智慧的心光已開始顯發,
你要超越二元對立的牢籠,超越便是那解脫本身。
你智慧之燭雖然沒有燎原,那粒種子尚待長成大樹,
但你已窺到了修道的路徑,你已經出世間頓超凡塵。
雖然你還有漫長的路途,但光明已顯不會再迷路,
也不會心外求法四處奔波,更不會認假爲真執幻爲實。
你發現其實你證無所證,那光明你其實早已俱足。
你遠行之路的真正目的,是發現了你自家的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