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死的金剛心 第26章 最殊勝的咒子

  第26章:最殊勝的咒子(9)

  

  司卡史德對我說,那魔桶,雖因外力的詛咒而顯現,但其實質,仍源于自己的無明。那些自作聰明者,總用一種貌似信仰的理由來欺騙自己。那空耗生命的魔桶,便由此而生了。

  

  在魔桶中,你用自己的貌似信仰的聰明,重新創造了那個女子。她的一切,其實是你的期待。這世上,許多人找到的尋覓,其實已被自己的期待異化了。

  

  記住,切勿將生活中的女子,當成你的向往對象。信仰的本質是向往。能讓你向往的對象,必須是不可亵玩的存在。

  

  信仰必須是升華的愛。沒有升華,便沒有愛。

  

  兒呀,千萬不要把你尋覓的奶格瑪,當成是尋常女子;更不要將尋常女子,塑造成奶格瑪。奶格瑪就是奶格瑪,她其實是一種不可亵渎的存在。

  

  日後,你的修煉達到一定境界時,你會需要明妃。那時節,我可以當你的明妃,但奶格瑪不可。因爲,要是你跟奶格瑪過于親近,會損傷你對她的敬仰。益西措嘉的勇夫阿紮拉沙雷,雖然根器很好,就因爲跟上師過于親近而生了輕慢之心,最終沒能證得大成就;密勒日巴如月的弟子惹瓊巴,根器很好,就是因爲跟上師過于親近,一再違背上師教言,雖苦修一生,仍需轉世再修。

  

  兒呀,對奶格瑪,你不要太過于親近,只需敬仰,只需祈請,心中不要離開“奶格瑪千諾”。上師是太陽,你離得太近,會烤壞你;你離得太遠,又得不到智慧的光照。你跟她的距離,要恰到好處,能親近,但不可亵玩。

  

  兒呀,在所有修行人中,最易得度者,有兩種人:一種是上智之人,一種是下愚但虔誠之人。上智之人只要精進修智慧瑜伽,就能證得實相得到解脫,許多大手印成就者就是這一類;下愚之人雖然智慧不夠,不容易明心見性,但他們的所謂“愚”,其實是一種執著。當這種執著變成虔誠時,就容易契入虔信瑜伽,有善緣者也能見到實相,稍弱者也能因信得度。

  

  所以,對奶格瑪生信心者,也會是這兩類人。上智之人容易明白了義,持念“奶格瑪千諾”,容易跟上師相應,並得到上師果位證量的加持,明白實相,見到空性,契入大手印,最終證得究竟。那所謂的下愚之人其實並不愚,許多時候,這種人其實也是上智之人,但因其不願用世人所謂的謀略和心機,便被譏爲“愚人”,卻不知他們是真正的大智若愚。他們不願投機,不願取巧,不願算計,不願走捷徑,而一味老實用功。他們能督攝六根,淨念相繼,因爲淨信,祈請上師,因信生定,由定生慧,或見空性,或得往生。兒呀,你雖是上智之人,卻一定要效下愚之行,紮實用功,多念誦“奶格瑪千諾”,才能跟上師相應。要知道,無上師便無成就。

  

  兒呀,許多時候,信比啥都重要。沒有信,就沒有宗教。所以,我將那些有慧無信者稱爲狂慧。表面看來,那些狂慧者缺的是定力,其實他們缺的是信力。因爲真正有信者,是很容易得定的。所以,多祈請上師,多念“奶格瑪千諾”,勝過修千萬座禅定。因爲千百年來,因信得度者多如牛毛,而修禅的外道卻照樣執幻爲實認假成真。他們哪怕證得了四禅八定,照樣改變不了他們的外道本質。所以我說,念“奶格瑪千諾”一句,勝過修千萬座禅定。

  

  兒呀,你也許會問,我爲啥不叫你念“司卡史德千諾”?告訴你,雖然表面看來我跟奶格瑪有顯現上的不同,其實我們是一體的。所有名相上的差異,在證得究竟者眼中,都是一味的。所以,當你念“奶格瑪千諾”時,也等于在念“司卡史德千諾”,自然也會得到我司卡史德的加持。同樣,在後世的你的傳承者中,當我們在安排法位的接班人時,有時是以奶格瑪的形象出現,有時會以司卡史德的形象出現。我們名相雖二,其性爲一。明白嗎?

  

  另外,告訴你個修證秘訣:當你修智慧瑜伽不得要領時,或者說難以相應時,你就修虔信瑜伽。換句話說,當你修本尊很難相應時,你不如多祈請上師。因爲雖然從了義上看上師本尊本爲一體,但有時候,因爲行者的分別心作怪,總在不經意間將他們二元化。若將上師跟本尊看成兩個不同的個體,是很難相應的。要是遇這種狀況,你就多祈請上師。所以,“奶格瑪千諾”應該像空氣一樣融入你生命的時空。

  

  不過,雖然你時時行虔信瑜伽,但你一定要明白,當你認知真心並證得空性時,你跟上師和本尊就無二無別了。在許多教法中,將這種行爲稱爲“勝解作意”,但這個詞,僅僅是非常勉強的一種表述,真正的行爲不是“作意”,而是“堅信無疑”,甚至是“本來如此”。

  

  兒呀,你跑遍整個印度,你找到的所有教授,也不會比我說的這些更爲殊勝。

  

  不明白此理者,就沒有契入真正的密乘。

  

  所以,你一定要告訴你所有的弟子,只要念誦“奶格瑪千諾”或向我祈請,一定會得到我如影隨形的加持。跟觀音菩薩的循聲救苦一樣,這也是我發的金剛大願,直至輪回未空,我的願力是不會消失的。

  

  于是,在你的《光明大手印:實修心髓》中,你記下了司卡史德空行母的這一大願:“在香巴噶舉的教法中,司卡史德是和奶格瑪空行母有同等地位的具德上師。她與香巴噶舉有個大因緣,得其加持而成就者不可計數。她傳下了空行心滴“司卡六法”,上根者閉關八月即可成就。此外,她曾發願,幫助虔誠弟子成就,每遇虔誠祈禱,無不全力成辦。”我說過:“具緣弟子,凡殷重乞請,或七天,或百日,必能親見智慧空行母。”

  

  是的,上師。在實際修證中,祈請奶格瑪和司卡史德其實一樣,我從來不曾將自己和她們分開過。所以,我覺得總能跟她們相應。許多時候,一種大善就是這樣熏染而成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