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樂道》六加行▪P2

  ..續本文上一頁進修此法,諸大德無不修此法來集資。如果連曼遮盤都不知在何處,那就是對集資淨障不重視的征兆更應快快修習。曼遮盤的質地可隨自己的能力而用,在盤上堆的東西也可隨自財力而供。正供時左手不空後拿起曼遮盤的底層,用右手抓物撒在曼遮上且用右手腕部擦拭盤面。順時針擦時作淨罪願,逆時針擦時祁請資糧田中諸尊的加被(叁事求加)。

  一:從依師到止觀之間所有顛倒之心除去,祁請一切不顛倒心速速生起。

  二:從依師到止觀之間違緣除去,順緣具足。

  叁:從依師到止觀之間的證量盡快如量生起。故進曼遮盤的物品都要作真實想,(宗大師說供23堆爲最好,現在一般都供37堆)。

  正觀時可觀叁千大千世界完全在行供養,也可隨自心力適可,但起碼要觀天界。(此也可說供世界,因世界也有自己的一份,不一定定要轉化爲梵天才能作此觀想),供時更可以將叁世的善根作爲供物而作供養,可按儀軌,爲了所緣明了清楚可參考《俱舍論》,將自心轉爲佛一樣的清淨心來作供養,有師帶修更好。關于陳設的方向有各種說法,按密乘說:外內密真實四曼遮同四灌頂,生圓二次第完全可以配合修(此還未得傳承)先修一遍廣的儀軌後如果要記數就可修略頌與咒。(先頌皈依發心,再念頌觀想與念咒如此算一次)。要結束時再修一座廣軌。

  忏悔支:此前定要了解業果不然無法修持。《寶蔓論》講一切的不善法(業)是一切苦,惡趣的根源。無始以來我們所造業象國家寶庫一樣,現今僥幸得了暇滿意大之人生,如不皈依如法修行忏悔將受無盡之苦。我們的行爲多是犯罪犯戒,心理上時時充滿煩惱,現今所犯之墮罪如下雨一樣,對此不忏悔來防護罪行就不斷增長。對造業不失,業增長之理應多多修習,使之成爲修法動力。想想如果自己已死如今在何處,除了在叁惡趣受苦別無去處。現在自己還能分辨善惡,還可以自己支配時間應向淨罪方法努力極其重要。最重要的是對善惡因果的決定不能再廣開叁惡道之門,在沒有死之前淨罪的相一定要出來,不然沒有機會再得人生了。忏悔應用四力忏悔才爲有力(依止力,忏悔力,對治力,防護力)。可按叁十五佛儀軌修,百字明咒,禮拜,米字馬等忏悔法,最好是按師傳承來修。(可將以上法合修)自己應長時,猛烈四力具足精進的來修,定可使淨罪相早日出現。最後還要念頌總忏悔文,必須思維自己的罪已忏淨了千萬要對法生起信心不能有一絲疑心。

  隨喜支:《攝般若頌》講叁千大千世界尚可用尺量,但一念隨喜功德是難以測量,宗喀巴大師說有一種方法用很小的力就可以集具非常多的善資糧。這種方法就是修隨喜。別人以很大力所作的事你只要意念一動就可得同他一樣多的資糧,此法極爲善巧方便。修此法不光隨喜別人也可對自己的善業隨喜,可千萬不能自高自大。(此法可廣修,對上師諸佛叁寶同修都可一一隨喜,不能有所分別而應平等隨喜)

  請轉*輪支:法指教證所攝的正教,輪指從一個補特伽羅轉到另一個補特伽羅不斷的傳下。法是由佛一代代根據不同情況一代代傳下來,傳下的是教*輪是聖教,經過聞思修獲得證*輪再一代代相續傳下來,證*輪依于教*輪,教*輪依于祈請,如果不祈請法就會滅了多多思維佛成道時的事例。現在自己應至心恭敬的修此法祈請上師叁寶轉正*輪,自己化身無量手捧*輪請叁千大千世界的諸佛轉深廣*輪他們都歡喜的接受了祈請。

  請佛住世支:《金光明經》講正法不會隱沒爲了利益衆生,佛觀一切衆生根機,佛示現一切相攝受有緣有情。由于佛弟子善根福報不同故佛再後來爲了攝受利益有緣弟子故是要示現涅槃。爲了更能利益現世有情(絕大多數)天天應念上師住世文是極其重要的。諸佛上師示涅槃很大一部分是取決于弟子的福與不失因緣時機的勸請。自己應觀想分身無量到無量刹土去勸請,爲利一切有情的原故而勸請諸佛住世,爲利絕大部分有情獲增上解脫請佛住世經劫海,自己跪下祈請且諸佛同意了。重義不重文對于面前資糧田中每一尊面前都捧有一交叉金剛杵的獅子座進行勸請,上師同意了。用五堆曼遮也可代替獅子座而行勸請,《遊戲經》中講凡進行此法可得商主座,家主座,轉輪王座,自在天座,梵天座,無上菩提座,轉*輪獅子座八種位,而且可得長壽報。

  回向支:修任何法如果不用殊勝的回向來攝受善根,都會被惡力所毀。如果回向叁有果是會成功的,但用完了就沒有了。對于自求涅槃福報在無余涅槃時就會幹沽。以一切有情爲緣,果在未圓滿之前不盡,獲得後福報也無止盡,故任作何善都要以殊勝回向來作攝受極爲重要。我們的善根回向無上菩提,用自他叁世所作善根來回向,爲了利益一切有情且使這些善根永遠不盡,以無所緣大悲方便智慧攝受來回向。把此善根轉成菩提,回向與發願的區別認定有回向的東西以此出生什麼果此是回向也是發願,沒有回向的東西就是發願,以此作意想什麼都會得到。回向一,將前六支所作産生的善根,自他叁世的善根集起來回向無上菩提。二,把自他一切有情善根作爲佛菩薩度生的助緣,使一切有情盡快獲得究竟利益,回向的菩提願很多,歸于一個就是主持正法,每個願都是成佛的因,早日得具德善知識攝受,通達一切教證而究竟圓滿,使正法久住且能宏揚,叁事求加,得到上師叁寶的加被,前一刹那還不好,後一刹那由于資糧田諸尊威力故而即刻轉變過來。

  第六加行:祈請加持此處求加並不多余,前只略說大綱,現仔細說明如教祈請使與自相續和合。《樂道》《速道》叁事求加是第五加行。宗大師請問文殊,證德速在相續中生起,應對那些因多作努力。告曰先把上師本尊看無別,集福淨罪努力作,對此叁法應精進,如果沒有此叁法成熟相續再怎麼修證德也不會生起。要速獲證德必先得加持,一個人觀想上師不如憶念上師的功德的十萬分之一,一個人閉關念十萬上師咒不如理念一次上師祈請頌的功德,自己念經經劫修不如自己與上師合一的片刻。祈請至尊上師與自心合一,在自相續中發出不同的體驗,別人看作是過失對自己卻成了功德能清淨無余障礙圓滿二資糧。可閱《開聖道文》功德之基的祈請(儀軌中的最後十頌)每一個頌的最後一句都要念兩遍。念第一頌時頌本身有一個副標題,加被聚集融化,加持聚集祈請把要祈請的問題聚集起來爲一而作祈請,如米堆一樣從最初到最後的加被。觀從資糧田流出五色光明甘露入自他有情身心使之清淨。除去業障,妨害功德生起的障除去且由此獲依師的一切證德。二頌生起暇滿難得意大之心。叁頌生起無常惡趣苦皈依共下道之量在相續上生起。四頌生起求解脫之心。五頌行解脫道的證德。六頌修大乘道之方便,總的資糧田放光甘露特別是廣大行派放光甘露使生起慈悲菩提心的障礙清除。七修六度廣大菩薩行,本尊分身溶入自身能修的證德生起,後是從甚深派放光及甘露清除防礙生起殊勝菩提心證德的障礙,本尊分身入自身後所有證德生起。八是從加持派放光及甘露消除生起空見菩薩行的障礙,本尊入自身生起勤勇精進的證德。九從深見派放光甘露除去防礙止觀雙運的障礙,本尊入身而生起殊勝止觀雙運的證德。十從加持派中放光甘露加持令障礙修密宗根器之違緣消除,本尊入身生起符合修密法的證德。十一受密戒後防礙密戒的違緣除去,本尊入身如理守護密戒的證德生起。十二淨自四部(密法)障礙,上師入自身各種雙運功德生起,總是道次第的功德生起,特別是密法生起次第的證得與風溶入中脈生大樂圓滿次第的證德如量生起。十。叁,請護法守護特別是勇士空行放光及甘露使修顯密,內,外,秘障清除,妙道所有順緣無難生起,諸護法放光及甘露且分身無量來作,息,增,懷,伏,四種事業而使自己成就。十四:總結從依師到雙運的一切障礙除去,依六加行,七支所有的善根使我們在今生余生親近具德善知識他們都歡喜攝受,受用上師講的正法甘露。共下士,中士,上士共不共所有法類都得成就,這些道的功德不須化很大的力而依加被而證得金剛持位(佛)。內心猛烈發起此願,依善根力量一切生中與上師不離,受用不缺一切第道證得,速疾獲得金剛持位。

  收攝資糧田:具體觀想主尊心間放光照到資糧田諸尊,本身是光明爲體,此時光越來越強他們化成光明依次下下融入上上。諸護法入于空行-勇士-聲聞-圓覺-菩薩-密乘-無上密乘-無上部四大本尊。廣大行派溶入彌勒佛,甚深見派溶入妙音怙主,上邊都溶入金剛持,前面諸傳承師一一溶入根本上師此時面前只剩下五具,他們的蓮花座溶入獅子座再化光溶入主尊座。對面前五具尊生起親見諸佛本尊想。彌勒佛化光從主尊右臂融入,妙音怙主從主尊左臂融入,金剛持從主尊的頭頂入與主尊心間的智慧薩垛溶入,前面的根本上師退入不化光,因要使上師長久住世故。對上師金剛持明顯的觀一觀,念攝收祁請面前上師歡喜住自頭頂,對面上師溶入原來頭上的上師,獅子座等化光入上師座內,再由上師化釋迦佛體性是根本上師,在他心間有智慧薩垛,他心間有藍色字,此時再現七支,曼遮羅(可略)。供上師法的安橛祁請:

  師是叁寶師是本尊師是明妃護法尊

  從今受持竟菩提中皈師永不皈依余

  如是中間諸有無邊慈悲鈎索願攝引

  離二怖畏悉地安排譴除中斷作伴隨 (叁遍)

  此只觀想自己的根本上師他總攝叁寶的自性,堅持不懈的祁請永遠不舌自己的上師,生起非常猛烈信心頂上上師是四身及一切皈依處的總攝體這樣就不會希求其他(除此上師外別無上師叁寶)只有他是我現,後,中有所有時都是我唯一的護主,請求上師在一切時,位中以大悲而作攝受,此頌出自于《變幻經函》,作上師供時也作如是祁請,道次第分叁個階段,加行,正行,結行,到此道次的加行就圓滿結束。

  回向文:

  文殊勇士如實知  普賢菩薩亦如是

  我普隨學彼等故  此諸善根悉回向

  叁世諸佛鹹稱贊  如是回向最殊勝

  我亦以此諸善根  爲賢行故善回向

  願以此修諸福善  回向一切佛菩薩

  一切行願皆能辦  住持教證二正法

  此力令我一切生  大乘四輪永不離

  正見出離菩提心  二次道程皆究竟

  稀有行持具淨戒  大菩薩行大心志

  樂空二次瑜伽行  善慧佛教願值遇

  戒律清淨且多聞  覺心精熟見行淨

  善慧第二佛教中  無染行持願堅守

  以此善業之力願大寶佛教宏揚久住!

  修此法的主要參考資料:

  《菩提道次第廣論》《略論》及釋

  《解脫掌中論》及頗邦喀大師的耳傳教授。

  吉祥圓滿

  

《《樂道》六加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