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死的金剛心 第18章 金剛乘叁門甘露

  第18章:金剛乘叁門甘露(8)

  

  第四位空行母捧出一粒鑽石。司卡史德說,兒呀,這粒鑽石象征了佛的功德,它不生不滅,不斷不常。只要你能清淨身語意,你就會擁有諸佛的無上功德。那清水之中的明月,象征佛的化身,現而無自性;那咒字象征佛的報身,那水晶象征佛的法身;這鑽石,則象征佛的自性身。

  

  兒呀,你雖然沒有得到文字相的經續,但你得到的,卻是金剛乘身口意叁門甘露。你從此擁有了真正的空行母的清淨傳承。兒呀,記住這些教誨,你便得到了無上的如意寶。

  

  明白那化身的教授你便明白了空性,明白那報身的教授你便擁有了叁昧耶誓約,明白那法身的教授你便洞悉了心性的本質,它會在你的大手印無修瑜伽中發生效用。兒呀,那叁種教授,其實是進入真理之門的叁把鑰匙。

  

  那身之教授在于建立你的見地,你日後的所有觀修都不要忘記那水中之月。沒有它的指導,你會執幻爲實認假成真。你要用那見地觀照所有的禅修體驗,你會明白,真正的了悟不是來自心外,而是來自內心。你要用那正見觀照你所有的人生,要是沒有這種見地,你很難進入真正的禅定之門。

  

  那報身的修法,靠的是根本上師不曾中斷的清淨傳承。沒有上師,就沒有成就。兒呀,你雖然有許多上師,如灌頂上師、傳法上師、授戒上師、傳承上師、經論上師……但在所有上師中,最重要的是你的根本上師,也即爲你開示心性的那位上師。嚴格說來,人的一生中,只有一位根本上師。因爲你真正的明心見性只有一次。誰能讓你明心見性,誰便是你的根本上師。無論我有沒有上師的名相,無論我在外相上是乞丐還是嫖客,無論我采用哪種方式,只要我能讓你明心見性,我便是你的根本上師。你可以有無數的灌頂上師和經論上師,也可以有無數的竅訣上師和傳法上師,但爲你開示心性令你明心見性的上師只有一位。他,便是你的根本上師。

  

  在密教的傳統中,開示心性也稱爲大光明灌頂,是所有灌頂中最殊勝的灌頂,也稱之爲句義力灌頂或語辭灌頂,或者叫大手印灌頂。在上師爲你開示心性的那時,在你心光煥發的那時,你就跟上師構成了叁昧耶誓約。這是你日後源源不斷地得到法界諸佛菩薩光明加持的保證。有了它,你的智慧之燭才能燎原成智慧大火;沒有它,你對心性的理解便僅僅停留在“理”的層面。因爲,所有法界之力的加持,只能以你對根本上師的信心爲通道。沒有相應,便沒有加持。要是你得不到法界之力的滋養,你單純的理悟便容易流于狂慧。所以,你一定要破除所有的名相,准確地認知誰是你的根本上師,明白你究竟跟誰構成了叁昧耶誓約。你千萬不要受知識和概念的左右而錯認了定盤星。

  

  要知道,那爲你開示心性的根本上師代表的是報身佛。

  

  你要准確地去實踐根本上師的教誨,要像守護眼眸一樣去守候你的叁昧耶誓約。你一定要俱足清淨的心地、強烈的信心和無緣的慈悲。慈悲和信心應該貫穿于你的一切行爲之中。當你如法地實踐從根本上師那兒得到的心性教授,憶持和守護從根本上師那兒傳遞下來的光明時,慈悲和智慧才可能生起。

  

  記住,傳承的清淨和對根本上師的信心是真言乘的成就密鑰。離開它們,根本不可能有成就。

  

  讓那清淨而恒定的信心貫穿你生命的每一個時空,它是一切成就的源泉和保障,要是沒有它,你根本無法進入解脫之門。

  

  那水晶般朗然的,是你的另一個寶藏,那是你的根本自性。那是開啓心靈的鑰匙,我稱之爲本覺,那是般若智慧的精微之相。

  

  要是你不知開顯本覺的了悟,你就無法穿透外現的幻相,你就無法了解教法的真正含義,你真實的如意寶——自性的寶庫就無法開啓。

  

  要知道,正確的修行之道是首先要有智慧正見的指導,就是說,你首先要點亮心頭的那盞燈,只有在智慧之燭的照耀下,你才能覺悟,你才能了知萬法的本來面目——也就是實相。

  

  我們的修行常常被稱爲修道。道,就是前人走過的路,就是規律,就是覺悟時必須遵循的一種行爲准則。當你沿著“道”前行時,你的覺性才會慢慢顯發出來,你才會認清你所有行爲的密義,你內在的智慧本覺才會被挖掘出來,你才會了解到許多內在的體驗是本有智慧的光明,它們本來如此,不假外求。當你認知到本覺之光時,我們就稱之爲開悟,它會使你的智慧本覺顯現于你的生命中,變得十分清晰,像黑夜中的燈塔那樣了了分明。你會發現,那燈塔,其實同樣是你的自性光明。它們不是你修來的,而是你發現的。它們是你的自性中本來俱足的光明。

  

  所以,在你的證悟過程中,那叁種教授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你必須在正見的指導下,選擇適宜你的修行法門,培養你心靈的慈悲,認知你本有的智慧,以達到真實的了悟。

  

  當你真正覺醒之後,你的智慧之燭就有了叁種莊嚴,我們稱之爲叁身。叁身,其實是證悟的叁種表現方式:

  

  那化身,是智慧之燭外現的光明,它以種種外現的物質形式表現出來,它可能是一些預言性的指導,或是一些承載智慧的人和事,以指導需要幫助的行者進入深層的體驗。兒呀,那諸多的空行母,鼓動如簧的巧舌,在爲你開示心性。她們點亮了你的本覺之燭,驅散了亘古的黑暗,以使你的自性光明自生自顯。兒呀,解脫的秘密是本有的秘密,它同樣本自俱足,但只有心靈覺醒的人才能了悟它把握它。當你的本覺煥發出光明時,它自然會驅走無明。要知道,本覺是超越分別心的,在本覺的光明中,沒有二元對立。它本來清明,閃爍智氣,它是直覺的智慧,不假思維分別,而洞悉萬象。

  

  那報身便是智慧燈燭本身,成就之源來自報身,報身給予的教導往往伴隨著成就而傳遞。它莊嚴深廣,象征著叁昧耶如意寶的鑰匙。我將那些真言和教誨等以聲音的形式傳遞的真理稱之爲報身的妙用。它沒有任何的造作,沒有任何的虛飾和狡詐,它本身便是自我解脫的報身。心性非由造作,不假因緣,無須解脫,無須改變。心性的本性是自我解脫。所以,解脫的自然光輝與表征,只會發生在了悟本來心性的人身上。

  

  兒呀,一定要像守護眼眸那樣,守護你與根本上師的叁昧耶誓約,守護你完整無垢的覺性。要像培育種子那樣,在教法的光明中讓它不斷成長,久而久之,它的光明就會真正地顯發出來,進而滋生出殊勝的功德。要知道,那覺性本身,就是最高層次的叁昧耶戒。覺性的特質是本來解脫,本來自在。這就是說,我們並不是叫那覺性導向解脫的,而是那覺性本來是解脫的。要入真如之境,只能透過真如本身。所以,了悟真如的法身覺性就是一切誓約中最高的誓約。它不是手段,不是達到某個目的地的途徑,它本身就是目的,本身就是解脫。

  

  那法身是光明的智慧本體的另一種表述,它源自微妙的本性。它跟心靈有關,體現出無上的覺悟和深妙的覺性。它是真實本性的密鑰。兒呀,不要造作地對治心靈的對境,不要造作地對治你心中的憶念,心性的本質便是法身,一切事物的本質便是法身。這便是無分別的法身之見,這也是心性的本來面目。當你在覺性之境中進入無修禅觀時,你便不會再去杜撰那些概念化的活動,你更無須對治那些心的對境。

  

  兒呀,雖然心性的特質是解脫,但你還是別忘了精進。你欲證得完美的佛身,一定要去努力地觀修本尊形貌。因爲本尊身是最完美的身軀,它象征了本尊的諸多功德,象征了本尊的獨特成就。它達到了物質所能顯現的最高圓滿,你要恒常地去觀修,直到你與本尊無二無別。

  

  兒呀,你要想證得究竟的語成就,一定要精進地祈請上師或持誦本尊的真言;因爲那祈請和真言承載了最圓滿的加持力,它代表了語的最高形式,它能直達報身的究竟本質。

  

  兒呀,你要想得到究竟的覺悟,一定要勤修大手印。那心性無有變異,最極聖妙。它便是本覺的法身,它無形無相,離于概念,離于勤勇。它能生萬法,能自然成辦身口意事業。爲了達到心的究竟清明,你一定不要離開大手印悟境。

  

  兒呀,你一定要記住,那叁種密鑰,綜合地結合了物質、聲音及心靈叁種修法,叁者都很重要,不可偏廢。

  

  兒呀,你雖然來到了空行淨土,領受了以上的教法,但你要知道,從了義上講,空行淨土其實遍布法界。同樣,那空行母也不是來自心外,而是自己覺心的另一面。她們是遍時空界、遍一切處的證悟的諸多顯現之一。明白了這些,你便能真正地契入無修之境,進入心性完全清淨的法身境界,就會從一切虛幻短暫的不淨中得到究竟解脫。

  

  兒呀,要記住心性本淨,不可改變,恒常清淨。當你的諸種由分別心引生的汙垢祛除之後,你就會見到不易的本淨心性,就會子母光明會——母光明和子光明就會彼此相識,融爲一體。當你真正超越了主體和客體,你就不再有主客體之別,因爲你那主客體的分別,就會融入真正的自性俱生俱顯之境。

  

  兒呀,因爲你當初拒絕過我,我們這次的相聚就到此爲止了。你可以回到那爛陀寺取回你的經書之類,去藏地吧。我們更進一步的相聚是下一次的事。

  

  你不要難受,我們的緣分極深,而且不是一般的緣分。這次,你已經得到了很多。你還會來的,我等著你。記住,無論你何時向我祈禱,我都會馬上回到你的身邊。你也告訴你所有的弟子和所有對我有信心的衆生,只要他們向我祈禱,我就會像母親聽到生病兒子的呼喚一樣,馬上來到他們的身邊。當然,因爲業障所蔽,他們不一定能看到我的色身,但佛說過,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只要他們信心俱足,就能得到我的加持。

  

  至于拙火、夢觀、幻身、光明、往生、中有等諸多瑜伽的教授,等奶格瑪爲你灌頂之後,我會爲你善加解說的。

  

  去吧,你這棵樹已經開始茁壯了。

  

  我很高興。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