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淨境中的金剛持(2)
這樣,奶格瑪就在聞經中度過了她的童年。她一天天長大了,成了遠近聞名的美女。許許多多的王子都以能見到奶格瑪爲榮。
但奶格瑪仍是心如止水,她除了聞經外,便喜歡獨坐。
你別問此刻她成就了沒。
我不知道你說的成就指啥。
要是指心性,她當然成就了。我說過,她理上已明白了。就是說,她已在理上明白了空性,明白了那究竟的真理之光,但她在事上明白的緣分還沒有到來。
那一天終于來了。一天,她的父母帶著奶格瑪去朝拜金剛座。對,就是去朝拜佛陀成道時那棵菩提樹下的石板。不過,佛陀成道時那兒並沒有石板,只有菩提樹。悉達多王子就在樹下鋪了吉祥草,這是一個牧人供養他的。在印度的傳統說法裏,得到吉祥草是個很好的緣起。
那塊石板,是幾百年後阿育王放在那兒的。他將石板命名爲“金剛座”。後來,許多人甚至將它當成了地球的肚臍眼,意思是地球的中心。當然,承認這種說法的只是佛教徒,別的宗教另有他們的肚臍眼。
據說,就是在朝拜金剛座時,奶格瑪看到了金剛持。
當然,這是量變帶來的質變。因爲她一直聽聞《大般若經》,一直思維《大般若經》的精義,一直按《大般若經》的智慧去指導自己的行爲,換一句話說,她一直是在沒有修煉名相的狀態下進行著真正的修煉。所以,金剛座之行,只是她的一次頓悟契機。
奶格瑪于是在淨境中看到了金剛持。當然,在真正的成就者眼中,她這是看到了自性中的金剛持。金剛持是一種境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金剛持,只是我們爲無明妄想所覆不能得見而已。你當然明白這一點。只是,這種了義的話,你輕易別說,否則,人會罵你瘋子的。
你當然也可以認爲,奶格瑪看到了人格化了的金剛持。金剛持是一切密法的源頭。幾乎所有的密法都來自金剛持。奶格瑪看到的金剛持金光閃閃,十分莊嚴。他像太陽一樣占據了大半個天空,俱足叁十二相八十莊嚴。金剛持微笑著對奶格瑪說,孩子呀,我很高興你能有這樣的淨心,因爲你的精進,你的所有業障都得到了清淨,于是你看到了我。其實,從了義上說,我從來沒有離開過你。自打你聽聞《大般若經》並俱足了信心的時候,我便跟你在一起。你那時雖然沒有看到過我,但我和你其實是無二無別的。
奶格瑪高興地望著金剛持。要知道,她的高興也不是凡夫的那種忘乎所以的狂喜。她的高興同樣是如如不動的喜悅。她覺得那無量的金光沁入了自己的心脾,給了她無窮無盡的清涼。
金剛持說,孩子,你想向我求什麼法?你是想增益?還是消災?或是懷柔?或是降伏?你凡有所求,我皆會滿足。
奶格瑪說,我不求增益,不求消災,不圖懷柔,亦不爲降伏。我眼中的它們,都是一味的。我明白,凡是有爲法,皆不是了義的究竟。我只求解脫,並期望能讓無量無邊的衆生也得到解脫。
金剛持說,善哉善哉。我很歡喜你有這樣的發心。我能滿足你的所有願望。許多本尊法,都可以達到你的願望。那麼,我問你,你想學什麼樣的本尊法?
奶格瑪說,我想學能涵攝所有教法的一種無上大法。它既是頓法,有著超邁絕倫的見地;又是漸法,有著踏實可行的儀軌和行履。它能涵括所有的金剛法,能利鈍全收,叁根普被。
金剛持笑道,善哉善哉。有如是大心,方有如是大願。好吧,你到那娑薩朗屍林去吧。在那個人迹罕至的所在,我傳授你想求的無上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