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空是流動的變化?

  空是流動的變化

  

  諸境所顯現,皆是心妙用。

  那麼,什麼是“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偈子說的就是空。從世界萬物都是虛幻不實這個角度來看,真心的“空”,確實是空無一物的,因爲找不到任何一個以固定形態永恒存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在不斷流轉、不斷變化。

  世上萬物萬象都在變化著,我們找不到一個可能獨立存在、永恒不變的物質和場景。這便是我們所說的“空”。空不是虛無主義的“虛無”,空是無數變化的、流動的“有”。那“有”,因爲是衆緣和合而存在,有緣則聚,無緣則散。這便是佛教所說的“緣起性空”、“諸行無常”。

  許多時候,心決定你眼前的境,各種各樣境界的顯現都源自你的心。許多時候,現實與夢境的界限並不如我們想象的那樣明確。所謂的現實,只不過是一場看起來更具真實感的夢,因爲兩者的本質都不過是一種亦真亦幻的記憶。所謂的世界,也不過是你對現象的認知,也是一種記憶。

  快樂的時候,你覺得陽光明媚,萬物燦然;不快樂的時候,感覺一切都很討厭,小鳥本來在爲你唱歌,你卻拿了一把彈弓打它,說它吵了你。有一首詩這樣寫道:“打起黃莺兒,莫使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在那相思的女子心中,美妙的小鳥叫聲,也成了攪醒她美夢的討厭聲音。你有什麼樣的心,就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你的看法是世界的真相嗎?是,也不是。對你來說,也許是,因爲它存在于你某時某刻的想法當中;對于世界來說,當然不一定是,先不論每個人眼裏的世界都不相同,就算對于同一個人來說,他對世界的認知也隨著經曆和想法的改變而不斷改變著。某個朋友曾經對我說過,他認爲世界上最後一位聖人是曾國藩,但是我告訴他曾國藩曾經殘忍地殺過許多人,行爲上造了惡,百姓都叫他“曾剃頭”,于是他從此不再認爲曾國藩是聖人。那麼,什麼才是世界的真相呢?是流動的水,是分秒生滅的細胞,是變化,是空。

  明白世界的本質爲空,並不意味著我們的一切行爲都毫無意義,更不表示我們應該抛棄自己擁有的一切,什麼都不幹。如果你以更加全面的眼光來重新認識這份明白的價值,就會發現它確實是一個好消息,因爲這意味著我們應該也能夠用經曆夢境的心態來體驗人生。

✿ 继续阅读 ▪ 如何息滅妄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