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把所有的概念與束縛都打碎

  把所有的概念與束縛都打碎

  再觀諸佛法,皆爲方便門。

  洗塵予大水,賜藥給病人。

  而今證心空,了然法無生。

  塵淨水無用,病退藥無能。

  渡河舍舟楫,是名悟法空。

  佛教的諸多法門,皆爲方便之門,它們的存在,無非是爲了幫助人們證悟空性、超凡入聖。這就好像你身上髒了,需要洗掉諸多的灰塵時,它給你提供洗身的清水;如果你得了病,它就爲你提供對症的良藥。所以說,所謂的方便法門,就是最適合你的修行方法,你只要依照這些方法好好修煉,便一定可以實現你的終極夢想。

  當然,我這裏所說的“法空”,當然也包括我們修煉時的那些法門,它們與有形的物質一樣,也都是歸于空性的。就連修煉中所得到的所有領悟,包括我們說的悟身空、悟心空、悟性空、悟法空的這些東西,當它們被具象化之後,就變成了意識和概念,也是歸于空性的。它們是治病時的藥,病好了你當然就不用再吃藥了;它們也是洗塵時的水,洗幹淨了身上的灰塵,你也就不用再留著那桶水了。你要記住,修行方法僅僅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你的目的是得到一種不會被外物撼動的自由與快樂,那麼就不要讓修行方法、覺受與領悟成爲你的另一種執著與枷鎖,不要讓它們成爲你奔向自由、解脫的障礙。

  爲什麼說它們會成爲我們的另一種執著與枷鎖呢?因爲,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需要。剛開始進行心靈修煉的時候,你必須時刻提醒自己,要如法如量地修行,其間産生的覺受與領悟也是衡量你所處階段的一種標准與表述。但所有的這一切,都不過是你在某個階段必須要使用的工具。一旦你真正明白了心性本空、心性本淨,也就到了下一個階段,那麼就要按照下一個階段的標准來修煉心靈。

  那麼,下一個階段的標准是什麼?就是把你心中所有的標准與概念都統統忘掉。當然,能達到這一步的話,你就已經修得非常好了。舉個例子,法就好像一只船,你必須駕船才能渡河,所以渡河的時候你需要法。但是渡過河之後,你必須步行前進,這時就要把船扔掉,不能背著船繼續前進。不然的話,它就會成爲你的負擔,使你步履艱難,無法輕松快捷地前行。

  正如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中告訴我們的:“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到後來,法都要舍的,何況那些覺受與領悟。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爲什麼我在大手印詩中說道:“掃除物與悟,才是大手印。”修到最後,連那悟迹也要掃掉,這才是真正的大手印。

  《大慧普覺禅師語錄》中說:“心空及第無階級,直下忘懷罪性空。一念廓然叁際斷,千差萬別盡圓通。”

  雖然,灰塵洗淨之後,水就沒有用了;病痊愈之後,那麼再就不要吃藥了,因爲病已經好了。但問題就在于,你的病是否真的好了?沒病的時候,藥才不起作用。如果有病,還得用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