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工作禅——林書豪“一夜成名”的啓示

  工作禅——林書豪“一夜成名”的啓示

  【林書豪經典語錄

  當我完成一場比賽或練習時,如果打得不好,我發現我回家後的心情會很不好。我發現我的快樂和定位完全取決于我在籃球上的表現,當我打得好情緒就高,打得不好就下降,這時我需要檢查自己,來發現我的自我定位在哪裏。很多人打球的動機是金錢、女孩子和明星的生活方式……我也是人,我也經常被世俗所誘惑。但我知道我打球不是爲了這些。我打球的動機是追求“永恒的快樂”,不是輸贏的快樂。想明白了一點,我的心靈就得到了神奇的“安甯”。這種神奇的“安甯”帶來了奇迹的表現。

  工作禅21式:當好自己的教練

  禅宗史上有一個著名公案:

  六祖慧能的親傳弟子南嶽懷讓看見一個整日閉目打坐的和尚,問他做什麼。對方說,要做佛。南嶽便拿來一塊磚在地上磨起來,對方被磨磚的噪音幹擾得不行了,問南嶽什麼意思?南嶽說要做鏡子。對方說:磨磚豈能成鏡?南嶽回答:磨磚不能成鏡,打坐豈能成佛?又說:牛車跑不動了,是打牛還是打車呢?

  南嶽用“打牛不打車”這個比喻啓發對方:

  ——想成佛,就要從心靈的徹悟入手。

  被他開悟的和尚就是禅宗史上著名的禅師馬祖道一。

  生活中遇到問題,我們常常忘了“打牛不打車”的道理。

  教練都知道,要出成績就要抓運動員。怎麼抓呢?有些教練可能就糊塗了:他會抓運動員的體能,抓運動員的技術,抓運動員的耐力。可是常常有這種情況,體能、技術和耐力都很優秀的運動員卻臨場發揮不好,是什麼原因呢?

  狀態欠佳。

  那麼,教練要使運動員創造奇迹,一定要把運動員的狀態調到最佳。

  這裏,狀態是“牛”;運動員的體力技術之類是“車”。

  “狀態”不好,“車”跑不起來。

  運動員狀態不好過分焦慮,教練製訂再高的訓練目標,也無法達到。

  狀態決定一切。

  我曾與一位年輕編輯探討提高工作效率的問題。

  我們第一次見面,談我的一部即將出版的書稿。

  這位年輕編輯調到出版社不久,就分派她做這本書的責編。她剛剛看完稿子,討論時也談了她的看法。社裏希望我能對全書再做些修改。修改前,先由這位年輕編輯將出版社的修改方案細化在稿子上,供我參考。

  我注意到她面有難色。

  一位年輕編輯新到出版社,就接一部社裏的重點稿子,作者又不算無名之輩,讓她獨挑大梁,難免有壓力。社裏又希望她做得快一點,可能更讓她窘迫。

  我第二天打了個電話,問她有沒有壓力?

  她說有。

  我隨後說了叁句話:第一句,稱贊她看稿感覺好,包括對稿子的很多細部意見提的很到位。第二句,建議她不要謹小慎微地斟酌。我說,你再通讀一遍稿子,把第一印象毫無拘束地批注在稿子上,不怕有些地方寫得不對,意見要甯濫勿缺。我甚至笑著說:你不但要“放開”,而且要“放肆”。第叁句,我告訴她別急,慢慢來,我絕不催她。

  沒兩天,她把稿子處理完了,活兒做得很漂亮。

  她說,自己這次處理稿子發揮得很好,效率很高。

  問她原因。

  她總結說:第一,你肯定了我的看稿感覺,讓我有了自信。第二,你讓我放開來搞,又不催我進度,我很放松。

  我說:還有第叁嗎?

  她說:剛到出版社就接一部重點稿子,有點興奮。

  我說:這就全了。自信,放松,興奮,這是好狀態的叁要素。

  有了這叁要素,肯定就有了工作的高效率。

  運動員上場要發揮好,必須進入“自信、放松、興奮”的好狀態。

  我們都是運動員,每日在生活的賽場上。要想保持工作的高效率,就要當好自己的教練,時時調整自己進入自信、放松又有點興奮的狀態中。

  這就是工作禅第二十一式:“打牛不打車·當好自己的教練”。

  如果你既不自信,又不放松,還沒興奮,卻想提高工作效率,那就錯了,是打車不打牛。“打牛不打車·當好自己的教練”,就是要從狀態入手提高工作效率。

  一,每做一事前,先想想自己是否在狀態,即是否自信、放松、興奮。

  缺什麼補什麼:不自信使自己自信;不放松使自己放松;不興奮使自己興奮;

  二,放松是叁要素的核心。

  不放松,興奮不能持久,自信也會遭破壞。

  叁,將“當好自己的教練”當做座右銘。設成桌面,一打開電腦就先看到。

  在此座右銘下,還可寫如下格言:

  不要拿高目標指揮自己,要向好狀態要一切。

  用高目標指揮自己,是對自己拔苗助長。

  向狀態要一切,才是對自己澆水、施肥、除草。

  善于調整自己每日處于最佳狀態,才會做得最多最好。

  把對狀態的重視堅定不移地擺在第一位,是最大的明智。

  四,如果你還是企業或部門的負責人,那就不僅要善于調整自己,還要琢磨如何調整部下及員工們的狀態。調整好了他們的狀態,你領導的企業或部門自然而然會發生奇迹。做領導的絕不能只用進度來要求部下,那是最笨的方法。

  五,我們不僅要研究怎樣工作,而且要研究工作的狀態。

  就好像一個作家,不僅要研究怎樣寫小說,更要研究自己寫小說時的狀態。否則也許他很知道小說該怎麼寫,卻因爲狀態不好累壞了,因而再也寫不動了。

  工作禅21式“打牛不打車”的要領是:當好自己的教練。

  

  當好自己的教練:林書豪“一夜成名”的啓示

  不久前,林書豪接受媒體專訪,披露了“奇迹”降臨在他身上的原因:

  “當我完成一場比賽或練習時,如果打得不好,我發現我回家後的心情會很不好。我不想和任何人說話或做任何事情。我發現我的快樂和我的定位完全取決于我在籃球上的表現,當我打得好我的情緒就高,打得不好就下降,這時我需要檢查自己,來發現我的自我定位在哪裏。

  很多人打球的動機是金錢、女孩子和(明星的)生活方式……我也是人,我也經常被世俗所誘惑,但是我知道我打球不是爲這些。

  爲了打得好,我對自己施加了很多壓力。這的確使我迷失了打球的目的。當我第一次簽約時,有那麼多媒體和那麼多粉絲,我覺得我必須打好每一場球,這樣大家才會高興。這是我一直面對的掙紮,因爲我仍然是一個人,仍然生活在我的肉體中,但是我必須真正了解,我不是爲球迷打球,不是爲家人打球,甚至不是爲我自己打球。我打球的動機是追求“永恒的快樂”,不是輸贏的快樂。想明白了一點,我的心靈就得到了神奇的“安甯”。這種神奇的“安甯”帶來了奇迹的表現。

  我常處于忙亂,當我打得不好,我內心沒有“安甯”。

  有了我心中的“安甯”,就算事情出了差錯,我仍然坐在那裏,仍然可以醒過來,可以微笑面對,一切都會變好,我只需保持快樂。”

  林書豪的成功“秘訣”充分印證了“當好自己的教練”的重要性。

  ◎摘自 柯雲路身心靈作品 《工作禅二十四式》精華選載

✿ 继续阅读 ▪ 與自己相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