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廣解卷十▪P2

  ..續本文上一頁轉變可愛好身圓

  所有世間諸婦女 願皆轉變成男身

  願諸卑賤得高位 亦能摧諸我慢心

  以寒熱等逼苦其身之苦行者,身形陋劣,願彼悉得圓滿妙身。所有世間婦女,願彼悉皆轉女成男。卑種下賤者,願得高種,得已複能摧伏我慢也。

  巳四回向善法圓滿

  我今以此諸福德 回向無余諸有情

  願悉斷離一切罪 恒常安住善法行

  以我所修菩提心等之福德,回向無余有情,所有斷命等罪障違緣悉皆遮止,恒常能行善法也。

  辰二回向入正道分二 巳一修解脫道意樂加行完全圓滿具足之願 巳二順緣全備違緣不遇之願 今初

  菩提妙心永不離 菩薩大行恒勇毅

  願一切有情,不離菩提心,于菩薩行具足勇毅。

  巳二順緣全備違緣不遇之願

  普爲諸佛所護持 諸魔事業皆除斷

  願自緣普爲善知識諸佛之所護持,能作中斷諸魔事業悉皆除遣也。

  辰叁回向暫時富樂分叁 巳一回向長壽器世間清淨 巳二回向饒益之人充滿受用安樂刹土 巳叁回向所需資具圓滿損害消滅 今初

  願彼一切諸有情 壽量綿長終無盡

  恒常享受諸安樂 死字言聲亦不聞

  願彼一切有情,生善趣已,長壽無量,彼長壽者,複常受安樂,死字言聲亦不聞也。

  如意樹林歡喜圓 諸佛佛子悉充滿

  宣揚正當微妙音 願令諸方悉普聞

  願令大地一切處 悉無砂礫及丘陵

  平如手掌琉璃淨 輕軟柔和自性成

  如意寶樹歡喜圓林,諸佛佛子充滿其中,聽聞宣說正法,說法之音,願諸方悉充滿也。一切方所刹土廣大,無砂礫荊刺,平如手掌,琉璃自性輕軟和之所成也。

  巳二回向饒益之人充滿受用安樂刹土

  眷屬輪圍衆會中 菩提薩埵極衆多

  以自妙善爲莊嚴 如是地上願安住

  水鳥樹林與光明 乃至從于虛空中

  說法如流聲不絕 願諸有情常值遇

  一切如來諸佛子 願以無邊妙供雲

  供養衆生無上師

  說法眷屬輪圍中,有衆多菩薩,以自妙善圓滿功德,而爲地上莊嚴,安住其中。如得自在之菩薩,一切有情從水鳥樹林及虛空中,常聞法音,恒流不斷。願諸有情常時值遇諸佛佛子。願以無邊供雲大海,供養衆生無上師佛也。

  巳叁回向所需資具圓滿損害消滅

  諸天應時降甘雨 願諸禾稼悉豐盈

  願王理國皆如法 願世康樂皆繁榮

  藥餌具力有神效 誦持密咒悉地成

  願彼空行藥叉等 悉皆慈愍具悲心

  有情悉皆無痛苦 亦無罪垢無逼惱

  更無怖畏及侵陵 無一有情不安樂

  修行順緣中,天降時雨,禾稼豐盈,自在人王如法治國、諸世間人安樂繁榮。諸藥具力,能愈疾病,持誦能成息災增益等悉之密咒者,如其所需,隨語能成。空行夜叉野獸等,悉具慈心,回向離非所欲一切有情,身無諸苦,心無怖畏,亦不爲他之所輕賤,願無一人不安樂也。

  卯二別回向出家分五 辰一總回向僧伽 辰二回向比丘 辰叁回向比丘尼 辰四回向戒德圓滿 辰五回向受用樂果 今初

  諸僧伽藍持誦者 誦持增上善安住

  僧衆和合心和順 一切僧事如法成

  安住僧伽藍中,諸僧衆等,讀誦經論,宣揚廣怖,妙善安住。僧衆常時,于善所作,合和一心。僧伽利生等事,隨其所欲,願悉成辦也。

  辰二回向比丘

  諸比丘欲護學處 願得清淨阿蘭若

  願諸散亂皆遠離 寂靜修心輕安起

  願諸比丘,欲守護學處,無失壞者,能爲律儀之障,身之愦鬧亦願寂靜,得清淨阿蘭若。心之散亂一切遠離,身心極調柔安樂,以爲莊嚴,願以心輕安而修善法。

  辰叁回向比丘尼

  諸比丘尼具四緣 遠離鬥爭無災害

  願諸比丘尼具足如法利養,鬥诤及他所侮弄等災害悉離也。

  辰四回向戒律圓滿

  如是一切出家者 願持淨戒皆無損

  若犯律儀速還淨 願令罪根常消盡

  獲得安樂善趣生 仍住禁戒無少損

  諸有智者鹹恭敬 諸分術者應器盈

  身心相續鹹清淨 名稱普聞遍十方

  如是諸出家者,願究竟律儀無損。若于戒稍有違犯,願即于彼生起憂悔,常時令罪消盡。以此之故,後世亦複能得善趣,于彼複持戒不失,願世間人,于諸有智者恭敬承事,諸乞食者,皆得利養。相續無我慢等,普皆清淨,遍于十方具足美善名聞。

  辰五回向受用樂果

  惡趣苦痛不再經 亦不勞修諸苦行

  依于勝天微妙身 願速鹹皆成正覺

  願不受惡趣之苦,叁門事業,不須猛烈難行,即得超勝諸天異熟之身,具足成就一切智之增上生之七種功德,願彼諸善巧者,速成正覺也。

  醜四結明回向一切有情

  願彼一切諸有情 數數多次供如來

  如來妙樂不思議 願彼常時皆具足

  願以所有善力,令一切有情,多次恭敬供養如來,依彼學菩薩行,常具足諸佛無邊安樂也。

  子二回向出世義利分叁 醜一回向成辦諸菩薩所許義利 醜二回向如來事來究竟 醜叁回向成辦聲緣所許義利 今初

  諸菩薩衆利衆生 悲心憶念鹹成就

  依此造論等善根願諸菩薩,爲一切有情,分位究竟利益事業,如其悲心所憶念者,悉皆成辦。

  醜二回向如來事業究竟

  依怙悲心所憶念 願諸有情悉圓滿

  有情依怙一切如來,所有悲心憶念,欲諸有情具足一切安樂之事,願彼安樂于諸有情,悉圓滿也。

  醜叁回向成辦聲緣所許義利

  如是獨覺及聲聞 願令悉皆得安樂

  如是願諸緣覺及諸聲聞,亦得涅槃安樂

  癸二回向自利分四 子一願得分位之果 子二願爲文殊親所攝受 子叁願 安住菩薩行 子四願利他究竟 今初

  願我亦由文殊恩 速得登于歡喜地

  生生正念無忘失 常得出家修梵行

  願我亦得饔飧具 少須稻麥以支身

  生生常住阿蘭若 一切圓滿具足成

  承此諸善之力,願我亦由文殊之恩,乃至登歡喜地,于一切生中正念不忘,常得出家成功德器。願我亦得少須食物青稞等,支身續命,安樂存活,一切生中,身心遠離愦鬧住阿練若。獲得具足一切圓滿。

  子二願爲文殊親所攝受

  任何時中或欲見 及有少許欲問者

  于所怙主妙吉祥 願無障礙常得觐

  任何時中,欲觀佛經,或具義文詞,稍有欲問者,即于依怙妙吉祥,現前親見,無有障蓋,無間即見也。

  子叁願安住菩薩行

  十方虛空盡邊際 有情普利修習故

  文殊如何所行爲 願我行爲亦如是

  爲成辦十方盡虛空界一切有情,分位及究竟義利故,所有文殊如何所作,願我亦如是行也。

  子四願利他究竟

  乃至虛空世界盡 及以衆生界盡時

  此中願我恒安住 盡除一切衆生苦

  願諸一切衆生苦 悉皆成熟報我身

  願諸一切菩薩僧 令諸衆生享安樂

  乃至何時有生死輪回,乃至何時有流轉輪回之衆生,爾所時中,願我恒常安住,盡除一切衆生之苦。隨諸衆生有何苦果,願彼悉于我身成熟,願以菩薩僧力自性,令諸衆生悉受安樂也。

  癸叁回向安樂生源聖教增盛

  療有情苦唯一藥 一切安樂出生處

  聖教恒常住世間 爲諸供養承事處

  依所有善根之力,願除衆生一切苦之唯一妙藥,生衆生一切樂之無盡泉源,正士大覺世尊聖教,盡輪回際,久住世間,爲衆生所恭敬供養。

  壬叁念恩禮敬

  以誰殊恩發善心 聖妙吉祥恭敬禮

  以誰殊恩我宣揚 我亦敬禮善士師

  爲正因之殊勝善知識,賴其恩德,我始得修菩提心,學菩薩行,及以彼爲所诠,而造此論,如是善心發起之正因,聖妙吉祥,我今禮敬。賴其恩德,安立我于學處,且由生起聞思修等觀證之門,于我相續,宏揚善法,于是諸善知識我亦敬禮。

  此最後一品,特于分位究竟諸願以猛利欲心爲能令轉變之回向,廣釋身財善根舍以利他,學布施之理,前已于他處釋學布施之理,故不另作學布施品。

  攝頌雲:聞思修等所有一切善,乃至禮敬供養少善根,恒流無盡展轉增長故,回向莊嚴鹹令歡喜生。

  辛二出品名

  入菩薩行論廣解佛子津梁釋普皆回向品第十

  甲四結義分二 乙一明論主 乙二明譯師 今初

  入菩薩行論者,大阿阇黎辛達德瓦寂天,爲極尊文殊親所攝受,棄王位如塵土,具足衆多希有妙行,圓滿一切菩薩行處,特修無上瑜伽極極無戲論成就金剛持位者,之所作也。此之文義,善說圓滿。

  乙二明譯師

  印度堪布薩瓦惹德瓦一切智天,及德聚譯師參考迦濕彌羅本抉擇。後有印度堪布達馬喜瓦紮法賢及譯師寶賢善爲翻譯,參考抉擇後又印度堪布釋迦慧,及譯師寶賢,依後藏本及注解,譯注抉擇。又于後時尼泊爾班尺達,尼泊爾人所謂巴登達巴,小一切智,及所謂所馬的格底妙慧。與西藏譯師釋迦比丘具慧般若,對照迦濕彌羅本善爲譯述;說聽抉擇。直譯之白文,及注釋之根本頌,多有不同,根本頌文諸譯亦多不同,詳辨其義而安立也。

  執持能仁淨戒殊勝位 慧劍摧伏異部盡無余

  勇心大士佛子寂天師 妙論僅能恭謹釋文義

  往昔此土雖多廣開解 如列星聚閃爍露微明

  殊勝諸聖所行解脫道 未能顯明離邊因緣生

  具足無比法眼無上師 大悲自在慧解越群倫

  名聞十方千輻光明耀 正士善友妙說爲榘繩

  中觀緣生離二邊深義 如其依怙龍猛所開示

  佛護月稱寂天諸論師 同一密意如是顯明釋

  佛子正士妙語難了達 慧心劣小修行勢力微

  若其此中叢積諸訛謬 願祈上師諸聖垂赦愍

  此中所有勤苦所生善 生死涅槃系縛諸衆生

  願皆趣此菩提妙心行 悉皆證得無住涅槃位

  我亦從今生生世世中 能仁淨戒清淨能受持

  菩提妙心永永不離失 有暇圓滿所依心要成

  此入菩薩行論廣解佛子津梁者,從衆生導師具足叁戒顯密經典聽聞究竟法令福德師,多次請問,複依擔荷聖教大寶,無有疲厭深入顯密所攝教典精義,于叁學處歡喜勤奮,善知識虛空賢,及名稱獅子師二人,從蒙古西康而來,獻花供養再再勸請,名稱獅子師,特獻廣大花供殷勤勸請,從大佛弟子極尊正士古馬[日/阿]馬底座前,及濁世大一切智賢慧名稱吉祥妙善座前,依于常時頂戴足塵之恩,而說其理,比丘達馬仁卿作于荒山伽藍尊勝洲。刊行者,勤戒持教寶法王也。

  以此回向聖教大寶,依一切門于一切處,宣揚廣大,永永安住,一切吉祥。

  一九五一年依成都護國金剛道場所攝鐵相寺僧伽藍安居其中譯述圓滿

  執筆比丘尼隆蓮

  校文比丘尼寬隆

  

《入菩薩行論廣解卷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