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自性 本來清淨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六祖壇經》雲:「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says: "the self-nature of Bodhi is originally clear and pure. Simply use this mind and directly realize this is to accomplish Buddhahood."

  

  白話解釋:

  菩提心本身的性質,本來就是清淨的,只要能運用這樣的心,直接了達便是成佛。

  

  一切有情衆生皆有心的覺知,而這覺知的心本來沒有染汙的邪見或偏執,但衆生在面對境界或事物的當下,因爲不如實的覺察事物的實相,所以産生種種的煩惱,並以這些煩惱去造作輪回業。因此,所謂的「修道」便是讓心在一切的境界中,觀照空性的實相,直接了達一切法(包括自己及所面對的境界)都是沒有真實的體性,以無所得的態度或沒有「真實」執著的心回應境界或處事,這便是佛的境界。

  

  

  《六祖壇經》雲:「世人生死事大!汝等門人終日供養,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汝等自性迷,福門何可救汝?」

  

  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The question of incessant rebirth is a momentous one. Day after day, instead of trying to free yourselves from this bitter sea of birth and ⋯⋯

  death, you seem to go after tainted merits only (ie merits which will cause rebirth). Yet merits will be of no help, if your Essence of Mind is obscured.

  

  白話解釋:

  世間人的生死輪回,是生命中的大事啊!你們這些佛門的修道人,終日布施供養,只懂得要種植福田,而不努力地求得出離生死苦海。你們對自己的本性尚存迷惑,透過福德的途徑怎能救度你們呢?

  

  對一個學習佛法的人,修學世間善法只是初入門的基礎。雖然修善能讓我們的生活環境及自己本身的身心條件,有所提升及改善,但對我們的根本煩惱及生死輪回的苦,卻是絲毫無法撼動。因此禅宗五祖弘忍大師,在《六祖壇經》中提醒我們:「生死輪回是生命的大事啊!」修道不只是在世間種種福田,更應該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參禅,開啓如金剛一樣的般若智慧,斷除自性的迷惑,這樣才符合佛轉*輪度化衆生的本懷。

✿ 继续阅读 ▪ 苦從哪裏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