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隆蓮法師傳▪P3

  ..續本文上一頁

  唯一不同的,是走來了我這個身著時裝的後生。

  

  奶奶帶我穿過院子,邊走邊和小院裏的年輕尼衆及居士婆婆們互相道安。在一個更僻靜的角落,奶奶推開木門,讓我進去,隨後又掩上了木門。從這個細小的動作中,我能感覺到她對隆蓮法師的敬重。木門裏是一方天井,隨意地種了些花草,但都很茂盛。我們從側門走進,穿過過廳,走進裏屋。屋裏很靜。奶奶用她蒼老的聲音喊道:蓮師在嗎?一個同樣蒼老的聲音應道:在,在。我們走進裏屋,見隆蓮法師坐在桌前,正和兩個居士婆婆,還有她的老妹妹一起聊天。老人們輕言細語的,好像涓涓細流,波瀾不興。見我們到來,隆蓮法師欠了欠身子,笑容滿面地招呼說,熊婆婆來了,快坐!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合掌向她請安。嘴裏含含糊糊的,連自己也不知道在說些什麼。隆蓮法師一定要我坐在她對面的書桌旁,說是那樣好寫字,我就在她對面坐下了。我的本子上記了十來個問題,但翻開後,卻不知該從何問起。只好打量著房間。屋裏非常簡樸。一張床,兩個沙發,一個衣櫃。最醒目的,是中間擺放的兩張書桌,桌上堆滿了書。 我隨手拿起桌上的一本書,《佛教與現代文明》。翻開目錄,第一篇即是隆蓮法師的文章:《佛教道德觀》。在題目的旁邊,蓋著一方小小的紅印,是朵蓮花,我猜想那是法師的書印。我問法師:您現在仍時常寫文章嗎?法師回答說,寫得少了,有時別人約,就寫一點兒,太忙了,沒有時間。奶奶插話說,蓮師白天非常繁忙,看書動筆墨只能在晚上。法師笑說,昨晚我就是淩晨叁點才睡下的。我很吃驚。已是83歲的人了,竟然還這樣忙,而且還有充沛的體力支撐這樣的忙。踏進往事的河流隆蓮法師跟奶奶聊起天來。她們都有著漫長的人生,都曆盡艱辛,她們的往事像老樹的根一樣多。隆蓮法師忽然感慨地說,那天她偶然從順城街過,看到當年她曾經安禅講經的住處,門口竟大大地寫著一個“舞”字。奶奶說,可不是嗎?現在好多規矩都壞了。前幾天附近一個縣的寺廟竟然來申請,要在寺廟裏開舞廳,被我擋回去了。我說隆蓮法師決不會同意的,其他幾位法師也不會同意的。隆蓮法師連連點頭,說:是的,決不能同意,他們要開就到別處去開,但不允許在寺廟裏開。其實他們也不想想,在寺廟裏開,能有多少人去跳?人家到寺廟去,是爲了燒香拜菩薩的,又不是爲了跳舞。聽著兩位老人的議論,我十分贊同。雖然我也喜歡跳舞,但絕不能想象在寺廟裏開舞廳。中國那麼大,哪兒不能開個舞廳,爲什麼非要去侵擾那塊清靜之地呢?這令我忽然想到,出家人一樣有煩惱呵。這時一個居士婆婆走進來,拿了一瓶乳白色的飲料,說是專門拿來請“祖師爺”吃的。我注意到,奶奶和隆蓮法師的弟弟妹妹,都稱隆蓮法師爲“蓮師”。而那些居士婆婆和年輕尼衆們對她的稱呼,則是多種多樣的,有叫“祖師爺”的,也有叫“蓮師爺”的,還有直接叫“師爺”的。從這些稱呼中可以看出,她們對隆蓮法師非常恭敬,甚至把她當成了菩薩。只要有什麼好吃的、又非油葷的東西,她們甯可自己不吃,也要拿來請隆蓮法師嘗嘗。隆蓮法師拿過瓶子看了看,笑說,是什麼好東西?大家都嘗嘗罷!遂吩咐人打開,每人倒了一小杯。她率先品嘗了一口,然後很幽默地說,我說是什麼好東西,原來就是豆漿呵!大家都笑了。這笑聲忽然讓我覺得,眼前這位大法師並不神秘,她也和我的奶奶一樣,是一位慈祥的普通的老人。于是我放松下來,在笑聲中開始了提問。隨著隆蓮法師時斷時續的講述,我們踏進了往事的河流……

  

  作者:隆蓮法師,據我所知,有的大法師出生時,往往都有一些與常人不同的現象。比如母親夢見了什麼,或者環境和天氣發生了某種異常。您出生的時候有異常現象嗎?

  隆蓮:沒有沒有,什麼都沒有,很平常就生下來了。那時候的女人一旦做了妻子,就要操持一家人的生活,洗衣做飯,擔子很重。我母親生我的時候,正在廚房做早飯,忽然覺得肚子痛,連忙跑進房間,很快就生下了我。我是第一個孩子,母親那時20歲。

  作者:聽說您3歲就開始認字,童年都是在讀書中度過的,那您還有時間玩兒嗎?

  隆蓮(疑惑):什麼完?

  作者:就是耍不耍?(耍,四川話,玩兒的意思)

  隆蓮(笑):咋個不耍喲?!耍得開心,牆壁上都是我的腳印。

  作者:那你的童年還是比較幸福吧?

  隆蓮:幸福說不上,在那個時代。辛亥革命的時候,我的外公因爲參加了同志會,官府要抓他,我們一家就跑到鄉下去了……所以我1歲就開始逃難,我是個逃難專家……(笑)

  第一章 生在書香門第

  盡管隆蓮法師自己一再地說,她“很平常就生下來了”,但我還是想從她的出生地,找出一些她之所以成爲今天的她,在地域文化及家族上的淵源。

  隆蓮法師是四川樂山人,其祖父和外祖父均系四川祖籍,可謂地道的川人。這在今天的川人中已較少見到。

  四川是一個大省,地域廣闊,人口衆多。其中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山多水多,山脈連綿水域縱橫。應當說長江就是在這裏聚集起力量的。金沙江、嘉陵江、岷江、沱江、烏江這幾大河流,分別從南北兩側注入長江,使其變得粗壯起來,洶湧膨湃地經叁峽沖出盆地。

  這其中的岷江,似乎特別地神奇偉大。它源出岷山羊膊嶺,據說因爲是雪山之水而特別地冰涼。就是它,造就了堪稱中國古代最偉大工程的都江堰。從河源到都江堰,300公裏的長度就有2000米的落差,真可謂水流湍急。

  到都江堰出峽谷後,它就變得平緩了。托李冰父子的福,岷江水溫柔地灌溉著廣袤的川西平原,爲世世代代的川西人民帶來安甯富足的生活。以後它經眉山到樂山,經樂山到宜賓與金沙江彙合注入長江。就在這段水域旁,曾孕育出中國文學史上的兩位文豪,一位是北宋的蘇東坡,一位是近代史上的郭沫若。兩位文豪雖相隔800余年,卻同飲一江水,不能不說是一種美麗的巧合。

  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的叁江交彙之處,有一座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的佛像,它由岸邊的山壁雕刻而成,始建于唐代。高71米,氣勢恢宏,面龐卻異常地慈善安詳。

  似乎蘊含著某種寓意似的,就在這大佛腳下,本世紀初,誕生了一位女佛學家,她就是中國佛教界著名的大法師,人稱“天下第一尼”的隆蓮。

  不知爲什麼,在我認識隆蓮法師並對她有所了解之後,我總有這麼一個想象:如果隆蓮法師不是從小受佛文化的熏陶,不堅定地走上出家之路的話,以她橫溢的才氣和深刻的思想,她很可能也會如前面所提到的她的兩位同鄉一樣,成爲一個文學家,也會給我們留下許許多多美麗的詩篇和文學巨著。

  但這在今天,終于只成爲了我的想象。

  當然,她還是留下了大量的詩詞佳作。從這些詩詞中,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她作爲一個文學家所具有的素養。但最終,她還是將她所有的才華和思想,都貢獻給了她所信仰的佛教,貢獻給了佛學事業上的後來人。

  俯瞰四川,我們很容易就發現,隆蓮法師所出生的地方,的確有著濃厚的佛文化氛圍:依傍著世界最著名的大佛不說,站在岷江邊上舉頭西望,就能看見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峨眉山金頂的佛光,一直照耀著這個古時候被稱作嘉州的城市——樂山。

  

  聰明的孃兒

  時光倒退到80多年前。

  本世紀初。在樂山城內,有一條易家巷。巷裏住著書香門第的易氏人家。主人易曙輝,是嘉定(樂山古名)高等小學的堂長(即今之校長),亦是樂山佛教會的會長,因深通詩古文詞,被人們譽爲嘉州宿儒,在當地頗有聲望。

  這是個既有書香,又有佛香的人家。

  一個夏天的傍晚,易家的經堂裏照例傳出一個老人念經的聲音。這位老人便是易家的女主人易老夫人。她已經50多歲了,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家中設有經堂,每天都吃齋奉佛,香火不斷。

  忽然,老人低沈的聲音裏,夾進了一個小姑娘稚嫩的聲音。這稚嫩的聲音非常流利地和著老人一起念著《高王觀音經》。一個又一個菩薩的名號由她們蒼老與清脆相諧的聲音裏流出,煞是好聽。

  順著聲音走進經堂,我們會看見一個5歲的小姑娘跪在老人的身邊,和老人一樣合掌低眉,口中念念有詞。小姑娘念得一字不漏十分流利,令老人感到有些意外。她微微斜目看了她一眼,滿是喜悅。她從沒教過她,也不知她是怎麼學會的。

  念罷經,一老一少走出了經堂。老人眼睛不大靈便,小姑娘懂事地攙扶著她。

  老人邊走邊問:孃兒,你怎麼也會念了?誰教你的?

  小姑娘仰著頭說,這還用教?天天聽你念,早就聽會了!

  老人高興地撫摸著她的頭說:你可真是我的聰明孃兒(孃兒,樂山土話,小姑娘之意)。來,外婆給你講講高王觀音經的故事。

  小姑娘馬上說:講完了我就和你睡。

  老人說,好好,和外婆睡。

  小姑娘高興地跳了起來,馬上穿過院子,跑進母親的房間。高聲叫道:媽媽,今晚我要和外婆睡!

  她的媽媽是老人的二女兒,此刻正在廂房裏和她的大姐與叁妹聊天,見女兒要和老母親睡覺,馬上就說,去吧,去吧,去陪陪你外婆。

  倒是兩個姨媽還有些不舍。大姨媽說:怎麼,今晚不跟姨媽睡啦?

  孃兒開心地說,外婆要給我講故事呢。一邊說,一邊將兩只手不安分地在母親的椅背上搖晃著。

  小姨媽說:爲什麼你這麼喜歡和外婆在一起呀?

  孃兒說:外婆是天下第一好人哪。

  聽見孃兒如此誇自己的母親,姊妹叁個都笑起來。

  母親說,那就快去吧。我們還有事情要說呢。

  孃兒轉身就出了門,走兩步跳叁步,一轉眼就沒影了。

  小姨媽說,這個孃兒,比兒娃子還費(淘氣之意),真是個蠻子。

  母親笑著搖頭,眼裏滿是喜愛。

  是啊,誰讓她是家裏唯一的孩子呢?誰讓她又是個異常聰明的孩子呢?3歲起就開始認字了。唐詩宋詞,教上兩遍她就念得琅琅上口。現在5歲的她,已經能看《古文觀止》一類的書了。在這個書香濃厚佛香也濃厚的人家,人丁卻不大旺,她成了唯一的第叁代,一家5個大人都圍著她轉,外公外婆,母親,還有兩個像母親一樣愛她的姨媽。

  但作爲孩子,她仍是孤獨的,沒有一個小夥伴兒和她玩耍。沒人跟她做遊戲,沒人跟她跳皮筋,也沒人和她玩“石頭剪刀布”。她只好跟著兩個姨媽認字,跟著外婆學念經。

  聽故事,就是她唯一的娛樂了。

  

  

《隆蓮法師傳》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隆蓮詩詞選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