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佛是你的佛
當我們虔誠地膜拜佛陀時,內心對佛陀有怎樣的祈求呢?求福,求祿,求財,求壽,求平安,求順利……乃至種種生活中的祈求。也許,佛陀也會用種種方便來滿足衆生的願望,但是,這些終究不是佛陀真正想給我們的。
你取得多大的成就,佛陀不會以你爲豪;你獲得多少的光環,佛陀不會以你爲榮。佛陀更希望我們能有智慧以醒貪迷,能從種種的煩惱中解脫出來,能深刻地領悟生命的真谛。因爲無論是財富,還是地位、聲名、權勢、美貌等種種都無法長久地爲我們所擁有,都無法給予我們真正的快樂。佛陀正是因爲無比慈悲,所以希望我們能夠透過這些外在的擁有找到真正的幸福,找回真正的自己。
每個人的經曆乃至這個世界都是因緣所致,佛陀從來不會造出一個怎樣的世界或是怎樣的人類,所以,很多外在的事情是很難改變的,就好像你種下了一粒豆子,然後虔誠地祈求佛陀,讓這粒種子長出一個南瓜,這是佛陀幫不了你的事情。
如果佛陀沒有把要降臨的苦難替我們擋住,或是消解災難,不需埋怨佛陀的不靈驗,若是只給陽光和雨露、鮮花和掌聲,若是事事都滿我們所願,那佛陀與寵溺孩子的父母有何區別?若我們只懂得玩樂享受,只接受美好畏懼苦痛,那生命的意義豈不是只賦予了膚淺和懦弱?
與其把佛陀看成一尊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神靈,不如相信佛陀也是一位從煩惱重重中突圍的勇士,是一個從困惑走向覺悟的平凡人。而他的不平凡之處正是他能挑戰自我並最後戰勝自我。對于我們,他的內心像明鏡一樣明了,因爲我們正是他自己的從前,所以他真切地理解我們所有的感受,也深深地悲憫我們所有的痛苦,然後爲我們指明解脫的方向和路徑。
只是,解脫之路畢竟還是需要每個人自己去走,佛陀無法替代任何人。他不會做一個避風港,他更像一座燈塔,越是茫茫黑夜,越是閃爍著不滅的光芒,哪怕微弱,也足以引領我們走出迷茫。即使我們屢屢遭受磨難,佛陀也始終在前方鼓勵著我們相信堅強就是希望。他希望我們能勇敢地面對一切,接受一切,他任我們在風浪中飄搖,鼓舞我們搏擊風雨,指導我們從而認識生活。因爲,生活的全部就是陽光和風霜共存。然後,在生活的鍛煉中走向覺悟。如果,在困難中你喪失了對佛陀的信心,其實,是喪失了對自己的信心。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佛,永遠與我們同在,他就在你我的心裏,我的佛,也是你的佛。
寬懷上路
世事總是有很多變數,如同明天的雨,不是你我可以控製的。生活中的壓力,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暗中較勁,互相诋毀,一掌的距離,隔山的心思。看不清,猜不透,敞開笑臉時又把心門關閉。我們就像是那旋風中的一粒塵,跟著風流轉。一顆心,放不開,懸著的時間長了,就會心絞痛,全身痙攣。
要想鮮活,就得忘記與丟卻,把那煩心之事全都丟入垃圾桶。再來學一學大度以及適時的豁達,把“計較”兩字從大腦中抹去。凡事別計較得失太多,不要把成敗看得太重,人生需要灑脫。我們何必糾纏在已經過去的往事,何必考慮難以預知的未來?心裏常挂懷著成敗得失,生活如何能夠輕松?如果得到了便歡喜,失去了便悲傷,那麼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經曆多少的得失,那又會因此而引起內心多少的悲喜?
人生處處是佛堂,心若沈靜便處處有慧根。那些執念,那些煩惱,那些舊時光,終將一晃而過,我們在年輪的軌道上漸行漸遠漸知。如煙的往事,已經說不清楚對錯。使人乏力的往往也並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我們那顆患得患失的心。
走過四季的更疊輪回,經曆人間的人情冷暖和是非恩怨,此時明月當空,還有什麼煩惱值得我們萦繞心頭。去品味人生的得失,就權作是欣賞花開花謝的旅程。
愁眉淚眼怎麼活
一天,一位鄉下漢子在過橋時不慎連人帶拖拉機一頭栽進一丈多深的河中。誰知眨眼工夫,這位漢子像紮猛子一樣從水裏冒了出來,圍觀的人將他拉起。上岸後那漢子竟無一絲悲哀,哈哈大笑起來。人們以爲他嚇傻了,好奇地問他:“笑啥?”“笑啥?”漢子停住笑反問道,“我還活著——連皮毛都沒傷著,不值得笑嗎?”
是啊,人生只要還活著,還能看見日出日落,難道不是幸福嗎?任何其他多余的都是負擔。一個人可以沒有金錢,可以沒有名利,可以沒有地位,但是如果沒有了希望,沒有了信念,整日愁眉苦臉、唉聲歎氣,就算是金玉滿堂,就算是名聲遠揚,又有什麼用處呢?
更何況我們的生活哪裏又有那麼糟糕,早上上班前能吃上熱乎乎的早飯,開車上路能夠平安到家,遇到困難有人伸手相援,孩子可以健健康康成長,閑暇時可以看個電影、聽個音樂,忙碌時可以充實自己,這樣充滿幸福的生活,難道不值得開心、不值得快樂嗎?
幸福就是一粒種子,需要我們用發現的眼光去灌溉,用淡泊的心情去培養,用知足的心態才能收獲。當磨難成爲一種不可避免的過程,當漂泊成爲一種宿命,學會用隨遇而安的心態去看待所有的波折和變化,活在當下,就能活出最幸福的狀態。
好久沒回家
似水流年,苦樂年華。多少故事,已經褪色。多少知己,已不在眼前。只留自己在茫茫人海中思索,也許是在深沈的黑夜,也許是在風雪的天涯,一路走過來,風景已不是當年的風景,記憶中留下許多難以磨滅的苦澀。不管歲月如何更替,心中總有一個打不開的結。每逢擡頭看見中秋的明月,每一次聽見又一次來臨的除夕之夜,在深深的心底,總湧出一股刻骨的酸楚。記憶中的故土,多少次夢中的父母,總有一份牽挂,所有的所有,是否平安如故。
常回家看看,吃一吃家鄉的菜,也許不是特別豐盛,但是每一口都是來自故土。問一問以前的舊朋好友,也許他們不是達官顯貴,但是他們的真誠可以讓你更加富有。握一握父母的雙手,也許比記憶中更加粗糙,但是骨肉相連的溫暖,可以化去無論多久的相思之苦。踩一踩故鄉的土地,它的厚重足以拖起你所有的希望。根在這裏,不管你飄向何方,不管你富貴或是平凡,無論如何你都會和別人一樣富有。常回家看看,不管故事如何結局,風雨中,爲了故鄉的牽挂,請昂起你不屈的頭。
未來的日子,也許有更多的風雨,也許是樂,也許是苦,生命猶如一張遠行的帆,風雨由他風雨。相信自己,所有的苦難就會即刻化爲烏有。明媚的春色,滿地的花香,會是你一杯壯行的酒。欣賞生命的四季,領略春華秋實的真谛。笑了,回憶一下故鄉的甜蜜。哭了,唱一唱來自家鄉的歌謠。累了,看一看帶在身邊親人們的舊相片。閑了,朝故鄉的方向多看幾眼。忙了,抽空寫幾行問候,拖朋友捎回遙遠的故鄉。也許你將來飛黃騰達,但改不了的是鄉音,抹不去的是記憶。也許你的將來依舊平凡,不要緊,故鄉人迎接你的永遠是問候,永遠是笑臉,永遠是不改的忠誠。
窗前月,杯中茶,件件讓人愁。中秋日,除夕夜,刻刻刻骨家人憂。再苦的歲月,也有希望在後頭。歲歲尾,年年頭,人在天涯,心在家。哪怕是寄幾個字給家中的親生爹媽,這也許是人世間最好、最美的真情表達。
拜托大家,常回家看看!
放下那些別人扔掉的
時光匆匆,一切皆流。人生本是條美麗的河,流逝的同時總有些東西被沈澱。或許是可貴的珍珠、貝殼,或許是無用的粗枝爛葉,亦或許是帶著美好祝願的漂流瓶,又或許是被人丟棄的煩惱布條,它們都各自安靜地沈澱在自己所在之處,等待著與有緣人相聚。
而人生恰恰只是減法而不是加法,哪怕我們沒有遇上點綴生命色彩的珍珠、貝殼,也不要拾取那些別人扔掉的煩惱和悲傷,那樣只會給自己的人生添堵。因爲我們總對那些得不到的東西念念不忘,其實只是高估了它的價值。那些因爲得不到而被自己神化了的東西,可能與自己所想有天壤之別。所以,不要一味追尋得不到的,更不要盲目地撿拾、哄搶別人的“東西”。要相信你自己手中的,才可能是真正的寶貝。吃不到的葡萄,也許真的是酸的。
如果現在的你,剛剛意識到不知又珍藏了多少該丟掉的“廢棄物”,那麼請趕快放下你那雙緊緊不放的手吧。兩手空空而來,雙袖清風而去,給自己的生命減負,才叫人生。
人生不過就是空手空攢空拳頭,哪裏有什麼得失恩仇值得我們緊抱不放。大千世界,美妙今生,不如就清風月下聽蟬鳴,一縷清風,一份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