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幾度月圓時
天地輪轉,月圓月缺,春秋更替,自古皆然。天上的月亮在月初的時候,它是個月牙,越靠近十五就越來越圓,十五過後慢慢地又變成月牙。月亮就這麼周而複始,忽明忽暗,時圓時缺,人生好似也是如此,親朋好友之間聚少離多,世間之事也是難有圓滿。
其實,天上的月亮每時每刻都是圓的。月亮是個星球,它本身是圓而不缺的。但是,爲什麼它缺的時候這麼多,圓的時候極少呢?那是因爲,我們的地球把圓月給遮住了,使它失卻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人之一生也是這般,本性原本清靜自然。但是我們的妄想與執著,遮住了心,遮住了眼,遮住了我們的本性。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事情的表面,看不透它的本質,看不穿事物的背後,經常讓我們感到困惑和不堪,所以,我們迷的時候多,悟的時候少。
迷的時候,所看到的一切,它們都遮上了一層面紗,使我們看不到它原來的模樣,不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與選擇,從而生著無窮的煩惱與困惑。
悟的時候,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一切是如此圓滿,雖然短暫,卻彰顯著妙不可言的美好。
月無恒圓時,也無恒缺處。揮去月亮陰暗的一面,人生沒有不圓的時候。
相伴安詳,幸福使然
行走在紅塵路上,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總是爲了這口飯而奔波勞累,辛苦備嘗。若只是爲了吃得好一些,穿得暖一些,住得舒服一些,用得方便一些,這本沒有什麼錯,錯的是在追尋生活所需的時候,爭名奪利,損人利己,你恩我怨,情仇糾纏,是非煩惱,顛顛倒倒,讓那顆不安的心迷失了方向。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萬事如意,難免會遇上這樣那樣不愉快的事,難免會有許多困惑,如果遇到困難,遭遇挫折,産生困惑,就怨天尤人,自暴自棄,這樣于事無補,只會徒增煩惱。
“人生若只如初見”,就像熟睡中的嬰兒那樣,夢中微微一笑,天使般聖潔的光芒,即使最憂郁的心靈也會被照亮。人生會因無憂無慮,天真無邪,易于滿足而安詳。
人生若經風曆雨,有著豐富的閱曆,就像凝思的老人,刀刻般的皺紋,靜默中的一瞥,穿透生死的淡然情懷,即使最浮躁的心靈也會安靜。人生就會因曆盡滄桑,洞察生命的真谛而安詳。
安詳是恬淡、平和的生活態度。知足知止,知人知己,將欲望置于度的掌控之中。“人不如我,爭什麼?我不如人,爭何用?”
初祖菩提達摩禅師曾說過:“不謀其前,不慮其後,不念當今。”窮也安然,福也安然,享受人生的那份自由和惬意。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世間萬事萬物,這個世界也就很簡單。
人生就這麼一回,既然我們來到了人間,我們就要活出一份從容,活出一份淡定,活出一份坦然,與快樂爲伍,與安詳相伴。
你好,無憂時光
時令過了大雪,風便異常凜冽起來,刮在臉頰上,像刀也不爲過的。而燕趙之地的冬天,陽光似乎也格外吝啬。偶遇明媚的日子,心情就像是小孩子得到玩具般的欣悅。
剛剛在路邊地攤買烤紅薯,路邊的風很大,攤主的兩個孩子就在路邊玩耍,一直笑個不停。看著那兩個小男孩“咯咯咯”捂著肚子,我也被感染了。我說孩子這樣笑會被噎住的。他們的父母朝我揮揮手說,別管他們,他們吃飽了就樂,一天到晚不知樂個啥勁。
吃飽了就樂,聽著有點傻樂,細一琢磨,生活本應就是這麼簡單,可有時卻被複雜的人性解釋得萬水千山。
而他們並非豐衣足食,只要有這冬天的一片暖陽,夏日的二兩輕風,不會心存芥蒂,一切無憂無慮。活得簡單,才能天廣心寬。每一年的每一天,只要我們很好地生活著,其實就是個讓所有人都開心的年年與天天,知足者常樂。那就忘掉一切不開心的事情吧,用心情把心情加熱,把所有的煩惱都抛在昨天,把所有的快樂都帶到今天,然後就帶著那份輕松,走進明天的燦爛。
今天的天氣很好,溫暖的陽光靈動了眼眸,風溫和地拂去了浮泛的心塵。看看孩子們的天真,老人們的閑散,知足者的心態,舉目間已有釋然寫上,那麼,我還有什麼要去計較的呢?坐在陽光下,喝一杯清淡的白開水,一起被這溫和的日頭溫燙得暖暖的,心無憂事,像雲一樣無憂,像風一樣無慮,這樣的日子,淡然走過,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