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四馬喻

  四馬喻

  雜阿含經中說:「世有四種良馬;一、第一良馬,顧其鞭影馳驅,遲速左右,隨禦者意。二、第二良馬,以鞭杖觸其毛尾,察禦者意。四、第四良馬,鐵錐刺身傷骨然後著路,隨禦者之叱;比丘有如是四種。」

  二千五百多年以前,佛陀說比丘之差別,以四種良馬爲譬喻;當時,佛陀爲僧團之教養說理設戒,無非是想造就比丘(比丘尼)爲理想之比丘,期能繼承他的遺教,以達慈悲爲懷,濟世度人之目的;然而,佛陀住世之時,雖然也有獅子蟲,六群比丘(比丘尼),以及惡比丘等頑劣份子,但是,在荷擔如來家業與成就無上正等覺之道業上,卻是普遍地爲世人所欽仰;可是,佛滅度後,尤其是避居海隅的現前僧團,其以四馬喻,屬第四良馬者比比皆是,甚至尚有多少所「不知」者。而屬第叁良馬者則百分難見四五;若屬第二良馬者,則真乃鳳毛麟角也!若欲覓如第一良馬者,說句不中聽的話,死的已死,生者未生;有若陰霾四合之風雨時,欲向太虛覓取一絲陽光般的困難!

  這,莫非就是末法時期的突出症兆麼?!洵然,能不令人爲教下哀!爲僧團哀嗎?!南無大乘人天師僧伽耶!願祈共勉!

✿ 继续阅读 ▪ 四大種性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