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忏與谶

  忏與谶

  忏,是梵語忏摩的簡稱,依「悔改」的意思而有忏悔一法,于儀軌中叫做忏摩法;此法于佛弟子對「業報」有堅定信心的功德,具精進波羅蜜同樣效用。

  谶,依說文锴注:凡谶緯皆言將來之驗也。集韻:與忏字同。或謂谶語,同于預言。

  衆生之病,口業爲最,因口造作,十之占四;最可憐憫者,同樣造作,不知以忏悔而痛改前非,卻每以谶語迷惑後人,損他又不利己之事,爲的是什麼?這就是人中之魔!其用心旨皆在廣攬魔眷,眩耀人間,滿足自我私欲,自诩爲人上人,玩弄純真稚氣衆生于魔掌之中,反而大言不愧,謂所作一,受之天命,拯人水火,洵乃無稽之極!

  或者有人問:畢竟所指屬類爲何?答曰:自言善算者,善相者,神通者,邪妖绮語者:舉凡以言語惑亂人之心識者,皆堪稱之爲魔;尤其是假佛法而迷惑人之心智者,于因果報應之判決,當墜十八無間疾苦之地獄也!

  因此,爲遠離惑亂,維護自己利益,千萬常記谶語多屬魔說,即佛陀在世之時,亦叱斥禁止之列!惟有常行忏悔,求得輕安,杜絕再作之弊!即佛陀在世之時,亦稱道贊頌之法!願此小語,期能共勉,你我幸甚!

  按:梵語提舍那耶,意爲「說罪」,可以譯作「發露所犯」,具有請他忍恕之義,近似「道歉認錯」。依忏摩法;比丘說罪時,必須五種行儀;一者著袈裟。二者袒右肩。叁者右膝著地。四者合十當胸。五者禮大比丘足。而後說所犯之罪,即得清淨。

  但是,基于時地不同,山僧建議如下:一者清淨身心。二者著衣供香。叁者虔禮叁寶。四者合十長跪。五者面佛發露過犯。如是行儀,日日不斷,無異修行;不僅是安樂,更是清淨。

✿ 继续阅读 ▪ 鏡喻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