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兩性關系
王警官講述
今天很高興有這個因緣,爲各位報告“漫談兩性關系”這個題目。以前我曾經講過“如何面對兩性關系”,但只有錄音帶流通。現在有人要求,希望以VCD或DVD光碟之形式流通,效果會比較好。因此我就隨順這個因緣。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確實是像佛經所說,是個“五濁惡世”。試觀此一世紀交替之際,男女關系十分複雜,想要遠離誘惑,惟有透視真相。至于須如何來面對與因應,今天就此說明,只要兩性關系和諧,人生自然幸福。
現在有許多因男女問題而産生的災難,今天的新聞報導提及,前兩天深夜,有位太太懷疑先生外遇而縱火自焚,引發了一場重大災難,致使十幾人死亡、六七十人受傷之慘劇,成爲世界新聞。這就是兩性關系溝通不良,所産生的後遺症之一。
另有一位罹患憂郁症的先生,向熟睡中的妻子潑灑硫酸,此種手段實在讓人難以想像。現代人對于這方面的了解可能不夠深入,完全憑著自己的想法與看法;跟著感覺走的結果,馬上就會出事。所以,這個問題值得共同來探討、分析,以幫助大家心平氣和,放下主觀意見,包容、尊重對方,這是溝通的先決要件。
當我們處理很多婚姻、家庭的問題時,心裏總有很多的感觸,尤其現在男女接觸太過頻繁,往往出現很多意外;縱然是結婚二叁十年,孩子都已長大的人,還會發生婚外情。這是婚姻的頭號殺手,常發生在你我周遭,實非叁言兩語所能道盡。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正確的觀念,因爲思想、觀念會影響人類的行爲導向;如果從小就有正確的因果觀念,男女關系較不會産生偏差。
在所輔導過的個案裏,常見聞很多人從小接觸不良資訊,受到嚴重汙染。在社區的公寓大廈裏,小孩在中庭玩耍,居然會講男女之事、避孕常識,讓人聽了既奇怪又震驚,這就是受到媒體汙染之故。現在的小孩晚上看電視不肯睡覺,受到了電視的支配,所以頭腦産生變化,觀念産生偏差,不該懂的提早懂,這不是好現象。
有一位長官憂心忡忡地對我說:“現在學校中的問題很嚴重。”我說:“怎麼嚴重法?”他說:“從小學五六年級起,就開始教“性教育”,孩子還沒有發育成熟,根本不懂,就來問我,說老師上課時提到自慰,到底什麼是自慰?我問他什麼自衛?是自我保衛的衛,衛生的衛?小孩說不是!是自我安慰的慰。”他一聽,差點昏倒,說孩子還沒有發育完成,怎麼會講這個問題。小孩非常好奇而一再追問,這就是“因藥成病”。我們想要治病,所以才會使用藥物,結果卻因用藥不當而産生疾病,這就是後遺症。
我曾問現在E世代青年學子說:“你們大學了,學校護理課上的健康教育,老師是怎麼講?”護理老師的觀念,可能受到現代媒體資訊汙染,所講出來的觀念誤導了學生,認爲只要彼此有需求就可以做,只要避孕得當就沒事。這等于動搖了女孩子的貞操觀念,這在過去簡直是妖言惑衆,但現在卻變成平常事,難怪以前方東美教授(哲學大師)曾經感慨地說:“現在的學校,老師不像老師,學生不像學生。”學生之間互相汙染,傳播邪知邪見,甚至起哄;這樣下去,父母會因兒女的出軌行爲,而非常擔心、失望,進而導致家庭破碎。
中國人向來是禮義之邦,爲他國之所稱歎,但現今臺灣的離婚率,卻高居亞洲之首,這是很可恥的現象。現在更衍生了許多婚前性行爲,例如同居、網路一夜情、網路援交等問題。警界有些受過訓練的人,而且負責取締犯罪,他們還是經不起誘惑,天天上網看色情節目,久而久之頭腦被毒化,思想觀念轉變,因而産生偏差行爲,明知是犯法的行爲,卻還是被拖著走。臺灣話講:“人牽牽不走,鬼牽拼命跑。”他就跟著人家跑,而且一犯再犯,被移送法辦,讓長官感到非常震驚。因此科技是爲人類帶來文明或災難,值得現代人深思。科技是一種工具,應爲人類所主導,而不是被它支配。
青少年因爲接觸到不正確資訊,所以教育産生問題,所謂“因藥成病”的副作用,造成性方面的問題。雖不懂,卻又好奇骛怪、沖動、跟著感覺走,對其身心有很大的負作用。常有因戀愛問題-感情創傷,想不開而自殺的事件。一般人自殺是上吊或跳樓,而警察大都舉槍自殺,因爲警察有配槍,拿槍最方便,還浪費公家一顆子彈,這個問題值得深思!近十年來自殺的警察,感情因素占一半以上。
其實感情是一種“迷情”,會讓人迷惑顛倒、失去理性,自然産生不可思議的言行。其實,“問世間情爲何物?”若真正透視這個“情”字,就不會受它束縛。《無量壽經》上說:“思想恩好,不離情欲。”這是情欲在支配!所以只要了解這個道理,就不會爲它所騙,不會被感情蒙蔽而失去理性。
在感情方面,不少員警所追求的對象,連自己也不清楚,所謂“門不當,戶不對”。“門當戶對”雖是古老觀念,但也有其價值存在。若是歡場女子或非正當場所中的女子,你跟她交往,不是自找麻煩嗎?所以不要爲了感官刺激,而迷失自己的理性。希望每個人在談戀愛之前,要有這方面的心理准備。
很多心理學家提到,男女的結合須有一段交往期,交往時應該深思熟慮,是欣賞她的美貌,還是她的氣質。異性在交往過程中,要謹守分際,須懂“禮”才能節製,所謂“發乎情,止乎禮”。人若懂得道理,自然就不會盲動、蠢動、亂動。
男女的交往,有很多功課必須學習,首先要懂得包容,既然交往的目的在于結婚,那麼就要相互尊重;縱然不是當成結婚對象,更是要尊重對方,不要彼此傷害,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現在的教育只是重視知識、技能的傳授,卻忽略了道德、因果的教化,實非真正的學問,無法使人成爲頂天立地、堂堂正正的君子,只是知識符號的累積而已!所以現在層出不窮的校園問題,所有教育工作者和重視教改的人,應當深思熟慮,不要再短視近利。唐朝大文豪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當老師實在不容易。
還有一個女學生告訴我,有的老師到了中年以後,心理好像有點變態,看到了年輕的女老師,就老盯著或打電話騷擾,讓新進的女老師驚嚇不已。人的心理往往會隨著年齡而改變,而媒體訊息所帶來的汙染,也會讓人産生變化,所以要懂得防止,莫讓心理、思想、見解或精神受到汙染,才能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保持心地的清淨,不被物欲所吞噬。
男女交往應相互敬重,古人常說,夫婦要“相敬如賓”,須像對待賓客一樣。古人的道德觀念濃厚,待人懂得禮貌,所以中國向有“禮義之邦”的美譽。男女一旦結婚,雙方都不可以隨便。出了閨房就是家庭,人際關系有“五倫”,家中就占了叁倫-父子、兄弟、夫婦;再加上朋友,就是四倫;古代有君臣關系,就是現在的長官與部屬的關系,稱爲五倫。我們社會上的人際關系,實際上就是五倫的關系,夫妻關系縱然最親密,也不能逾越這個範疇。
後漢的梁鴻,娶了孟家女兒孟光爲妻,剛入梁鴻家門時,孟光身上珠光寶氣,妝扮入時。過了七天,梁鴻居然都不理會孟光。孟光于是挽起發髻,換穿布衣,像往昔一樣做起家事。梁鴻才高興地說:“這才真正是梁鴻的妻子。”于是夫妻一同隱居在霸陵山中。後來爲了避難而前往吳國,寄居在臯伯通府裏的廂房,受雇爲人舂米。他每次工作完畢回家,妻子便爲他准備飯菜,當端去給他用餐時,將餐碗恭敬奉上,與眉相齊。臯伯通說:“那個當傭工的人,竟然能使妻子恭敬到這種地步,實在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于是就請他夫妻搬到家中住下。
現代人自我意識太強,心裏只有自己,往往疏忽了對方,所以夫妻間容易産生沖突。希望大家能學習包容。朋友之間交往,也要包容對方的缺點,欣賞對方的優點,這樣交往才能長遠。夫妻更須如此,女方若懂得相夫教子,這就是有幫夫運;如果太太對先生不尊重,或者認爲夫妻關系親密,不須這麼客套,家庭就很難美滿。
其實禮節可以促進彼此的尊重,等于是一種潤滑劑;千萬不要一有狀況就短兵相接,容易起磨擦,産生口角,甚至拳腳相向-所謂的家庭暴力。現在警務機關有專門處理家庭暴力的部門-所謂“家暴官”。
目前在警務中正推動“性侵害”防治,做得非常積極、認真,因爲現在家庭性侵害問題越來越多。這種亂倫行爲實在是家庭的悲劇,古時候這是罪大惡極,現代人卻認爲稀松平常。雖然這是個人家庭中的事情,但是性侵害事件涉及到法律層面,所以警務單位一直呼籲受害人能主動出面,警務單位會代爲保密。現在這種事件越來越多,光是今年,全臺灣就有叁千件,而且每年都在遞增,這不是好現象。
當然,現在犯罪的招數實在不堪聞問,既然敢報案,可說是豁出去了;而那些未報案者更是不可計數,可能有好幾倍以上。爲什麼會産生這麼嚴重的後果呢?“有果必有因,無風不起浪”,必須看果尋因,仔細研究,才能達到預防勝于治療的效果。中國人向來強調“防微杜漸”,所謂“聖人治未病”,在未病之前就要治療,若生了病才治療,就不是一流的醫生。
爲人父母者,這方面不能光靠學校,必須加強家庭教育,從小鞏固兒女的人生價值觀,就不會受到外界的誘惑、汙染。學校老師要照顧那麼多學生,確實沒有多余的心力,因此不能要求老師教得面面俱到,這是不可能的。而且現在老師所受的訓練、道德觀念和學問,都和從前不一樣。現在注重專業,以前則是通才教育,老師對于做人處事的道理較能深入,都是以這些道理教導學生,其他的技術還是其次,這一點和現在教育不一樣。
現在的教育問題層出不窮,因爲教學內容變革之後,學生不懂學生之道,不懂做人處事的基本道理。這個問題必須靠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來彌補學校教育之不足,甚至還要靠提倡宗教教育,讓人類的情操升華,不要流于感情沖動,做欲望的奴隸,那就跟禽獸沒有兩樣。
青少年十叁歲到十七八歲,生理方面…
《漫談兩性關系(王警官講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