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相宗的創立者玄奘與弟子窺基

  法相宗的創立者玄奘與弟子窺基

  玄奘和弟子窺基是法相宗(唯識宗)的創立者,因他們曾常住長安大慈恩寺,此宗也被稱爲“慈恩宗”。

  玄奘(600"一664.事迹見前)在唐貞觀元年(627)赴印求法,貞觀十九年(645)返回長安,帶回大小乘佛教經律論520夾。657部。唐太宗請其住長安弘福寺,後移住大慈恩寺。此後20年間,玄奘主要從事譯經。先後譯出大小乘經論共75部,1335卷,主要有《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大毗婆沙論》、《俱舍論》、《大般若經》等。唐太宗爲他的譯籍作了《大唐叁藏聖教序》。玄奘所譯的重點是瑜伽行派和說一切有部的論著,最後是對般若類經典的系統編纂。玄奘兼通梵漢,把古代佛經翻譯水平提到新的高度。他的譯文精煉、准確、優美,既保持了原本的文采,又具有漢文的典雅。據說他還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論》譯爲梵文,傳人印度。他還把西行求法曆時19年的見聞撰成《大唐西域記》12卷。從玄奘學習過的弟子有幾千人,著名者有窺基、圓測、普光、法空、神泰、靖邁等。

  窺基(632—682)俗姓尉遲,字洪道,是唐佑金吾衛將軍尉遲敬宗之子,長安人。17歲出家,奉敕爲玄奘弟子,先住廣福寺,後移住大慈恩寺,從玄奘學梵文和佛教經論。25歲參加玄奘譯場,參與了多部佛典的翻譯,任筆受。窺基著述甚多,有“百部疏主”之稱。重要的著作有《成唯識論述記》、《瑜伽師地論略纂》、《雜集論述記》、《因明入正理論疏》、《金剛般若經會釋》、《法華經玄贊》、《大乘法苑義林章》等。弟子有慧沼、智通、智達等。其中智通、智達把法相宗傳人日本。

  玄奘和窺基的法相宗主要繼承印度瑜伽行派的思想,本宗所依據的經典被歸納爲“六經十一論”,其中最主要的經典是《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本宗的主要學說特色體現在《成唯識論》中。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