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禅床。
叁千開世界;
十二證因緣。
掩關忘世味;
開卷悟禅心。
悟空諸相寂;
對佛一燈明。
聲聞皆磬徹;
慧業本燈傳。
經看翻貝葉;
佛許拜蓮臺。
藜杖攜雲際;
蒲團坐榻前。
觀水生禅悟;
棲雲得靜因。
鶴供銜來果;
猿看誦罷經。
一聲清磬超凡界;
幾個閑僧契靜緣。
香龛十笏佛無語;
清磬一聲人扣門。
萬章老樹千竺竹;
一席茅庵百衲身。
無人無我觀自在;
非空非色見如來。
丈室琴書多逸趣;
禅房花木慰幽情。
慈雲法雨參諸偈;
暮鼓晨鍾了一生。
月在上方諸品靜;
心持半偈萬緣空。
佛法色空成幻相;
宗風瓶缽是生涯。
非窮非達非高尚;
自休自了自安排。
石室夜燈禅影瘦;
松堂虛壑講聲圓。
禅本有機,心即是佛;
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夜坐蒲團,大徹大悟;
禅參玉版,無挂無牽。
丈室春深,花影泉聲俱寂;
禅關晝永,松風鶴夢同清。
參明一點禅機,無挂無礙;
悟徹叁乘妙道,即色即空。
經 堂
開卷有益;
化人無量。
妙聲深遠;
空性虛通。
香送蓮花靜;
經翻貝葉香。
談經留夜月;
補衲剪春雲。
法向空林說;
聲從覺路聞。
展經猿識字;
聽法虎知非。
樵語落紅葉;
經聲留白雲。
傳香引上德;
掃石禮新經。
芳樹羅仙杖;
青山谒梵筵。
談法惟聞鳥;
棲身不買山。
水繞禅窗靜;
經翻貝葉香。
禅門了解叁乘法;
天竺攜來一卷經。
閑翻貝葉添新藏;
自剪芭蕉寫佛經。
萬壑松篁和梵呗;
滿山猿鶴念經聲。
見我每呼蓮社客;
看君還是蓮社人。
繞座*輪回寶月;
滿庭春雨散花天。
案上梵經皆貝葉;
尊前卷石亦青山。
法雨灑西方,共仰天花散影;
慈雲布中國,新繙貝葉成文。
簾影靜坐,閑翻貝葉添新藏;
磬聲徐歇,自剪芭蕉寫佛經。
焚香老一峰,禮罷六時人送供;
結寶開叁藏,講來諸法雨彌天。
不生不滅,不垢淨、不增減,度十方苦是名諸佛;
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離一切相始見如來。
講 堂
講經魚出聽;
悟道鳥知機。
潮聲自演大乘法;
塔影常圓無住身。
羅什繙經,散花弄影;
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發菩提心,施廣長舌;
說生公法,散天女花。
善惡兩途,惟君自擇;
男女大衆,聽我道來。
齋 堂
淡薄山家味;
辛苦盤中餐。
默誦心頭佛;
休敲飯後鍾。
用耳不如用目;
齋口卻要齋心。
活口原無減飯例;
此間不是養閑堂。
洗缽有時逢上客;
無緣定不到寒山。
深知稼穑艱難苦;
細嚼菜根滋味長。
叁時造就人天供;
六味調和般若香。
齋僧莫托門前缽;
待客休敲飯後鍾。
五葉花光叢法寶;
十方飯粒等珍珠。
簾前飛鳥施余食;
窗外落花秀可餐。
兩條筋是雙樹下現相;
一缽飯從衆香國乞來。
味解能知,大衆和盤托出;
香如可積,同堂信手拈來。
堂列衆僧,每向鍾鳴齊供養;
食無兼味,休嫌市遠儉盤餐。
五夜工夫,鐵脊梁將勤補拙;
叁時粥飯,金剛屑易食難消。
儒生多咬菜根香,我輩亦宜珍鐵汁;
羽客不親煙火氣,僧人還自愛心齋。
盧陵米不求升價,炊將來須知個中滋味;
趙州茶自然解渴,吃了去還從舌底生香。
缽中是什麼東西,豈可不覺不知吃了過去;
心上但有些欠缺,必要明清明白打算淨來。
僧 房
墨研清露下;
茶吸白雲中。
詩書堆淨幾;
松柏映香臺。
佛容爲弟子;
天許作閑人。
得大自在力;
以無所思心。
以清淨妙聲;
知上中下法。
觀心向水月;
得趣在琴書。
以詩爲佛寺;
肄業有儒風。
拈花隨意得;
指月喻圓機。
自在大自在;
世間出世間。
讀書清磬外;
看書暮鍾時。
說無分別法;
照以智慧光。
參禅常入定;
補衲不生塵。
松風眠一榻;
花雨撲重簾。
綻衣秋月裏;
洗缽古松間。
拾薪供茗具;
滴露寫經簽。
流水迷松徑;
閑雲來竹房。
補衲雲千片;
卷簾花萬重。
幾片白雲鋪草榻;
一輪明月浸蒲團。
雲壑已通物外意;
禅房不著世間塵。
高閣松風飄夜磬;
石床花雨落寒燈。
窗外團蕉圍石室;
澗邊修竹護禅房。
雲鎖房栊煙鎖竹;
心如木石氣如春。
洗缽頻分蕉上雨;
彈琴時引竹間風。
每夜坐禅觀水月;
有時行醉玩風花。
語帶煙霞從古少;
氣含蔬筍到公無。
詩思已知清到骨;
禅心應許立齊腰。
案上香爐鋪貝葉;
佛前燈焰透蓮花。
性海澄渟平少浪;
心田灑掃淨無塵。
禅室從來雲外賞;
香臺豈是世中情。
蓮花法藏心懸悟;
貝葉經文手自書。
心同野鶴與塵遠;
詩似冰壺見底清。
心藏宣傳十二部;
經臺照耀百千燈。
心靜無妨喧處寂;
機忘兼覺夢中閑。
棋局動隨幽澗竹;
袈裟憶上泛湖船。
月明潭色澄空性;
夜靜猿聲證道心。
臘雪已添牆下水;
齋鍾不散檻前雲。
日閱藏經忘歲月;
時臨閣帖雜真行。
窗間半偈忘鍾後;
松下殘棋送客回。
但有雙松當砌下;
更無一事到心中。
高樹有風聞夜磬;
遠山無月見秋燈。
風飄檀煙銷篆印;
日移松影過禅床。
時翻貝葉添新藏;
閑播松枝護山泉。
高閣清香生靜境;
夜堂疏磬發禅心。
窗間但見蠅鑽紙;
門外惟聞佛放光。
樓臺冷簇雲蘿外;
鍾磬靜敲水石間。
林間禅室春深雪;
潭上龍堂夜半雲。
夜靜神龍聽咒食;
秋涼蒼鶴起搏風。
挂樹青猿窺洗缽;
臥砂白鹿伴安禅。
時高獨鶴來雲外;
無羨閑花在眼前。
簾影靜垂斜日裏;
磬聲徐出落花間。
閑階雨過苔花潤;
小殿風來薤菜涼。
茶熟松風生石鼎;
香殘雲縷繞蒲團。
碧譚印月菱花鏡;
白雁橫空貝葉書。
空山雲濕龍歸缽;
古屋松低鶴到床。
晴天小閣收摩衲;
暖日輕雲護苾刍。
洗缽水香晨粥後;
讀書燈盡曉鍾初。
滯澗只供煎茗水;
泄雲留伴坐禅衣。
跏趺說法蒲團軟;
鞋襪尋蘭杏酪香。
五夜松聲驚鶴夢;
半龛燈影伴人閑。
香臺猶帶水窗影;
經卷長依松樹根。
當戶春雲團紫蓋;
洗空花雨散青林。
古寺竹深禅榻靜;
晴窗花落硯池香。
翠竹黃花閑意思;
白雲流水淡生涯。
別開曲徑莳黃菊;
閑賦新詩寫綠蕉。
煙霞清靜塵無迹;
水月空虛性自明。
碧紗堂上镌詩草;
遠岫窗中挂缽囊。
身外盡歸天竺偈;
世間別有隱書傳。
當戶老松生夕籁;
滿山紅葉入新詩。
流水自深花自落;
空山爲石幾爲屏。
架上素書來石室;
澗邊修竹護禅房。
石室夜燈禅影瘦;
松堂虛壑講聲圓。
窗間錫杖解兩虎;
林下缽盂藏一龍。
題詩片石侵雲濕;
洗缽香泉複菊流。
蓮花漏點叁更雨;
貝葉經飛一炷香。
落花滿地連雲掃;
新茗當軒帶露烹。
試問本來無一物;
更從何處悟叁生。
墨池香霭花間露;
茗鼎煙浮竹外雲。
寶花香散維摩室;
金刹光搖大覺仙。
不將熱眼趨塵世;
獨把清心悟法王。
依岩衲破連雲補;
下嶺鞋穿夾草行。
身是菩提心是鏡;
山如太古口如年。
師己解通靈運佛;
我猶未脫長康癡。
知足惟極樂世界;
能忍乃衆妙法門。
兩時茶飯伊蒲馔;
一樹梅花貝葉香。
白香山晚爲禅伯;
李青蓮自托如來。
談經誤入叁摩地;
說法微參一指禅。
蓮南小隱釋迦會;
雪北妙香阿耨池。
識字量恒河沙數;
習靜聞大海琴聲。
詞賦爲伽佗之鼓吹;
儒墨乃般若之笙簧。
無心即心,總群心而俱攝;
法忍智忍,率難忍以皆空。
尼 庵
移花鋤明月;
剪藥補秋衣。
寫經翻貝葉;
持戒學梵聲。
定力超香篆;
齋心稱淨衣。
靜室門常閉;
春窗月伴眠。
豔色歸空際;
雲鬟早斷根。
門閉青山隱;
燈懸白日幽。
稽首慈悲大士;
宅身安樂小窩。
簾影靜垂斜日裏;
磬聲徐出落花間。
水如碧玉山如黛;
風有高梧鶴有松。
柏子香清薰玉骨;
梅花月冷映冰姿。
現女人身而說法;
作比丘相以參禅。
潑盡脂香歸淨土;
抛殘鏡匣對諸天。
幾片白雲鋪草榻;
一輪明月照蒲團。
飲食總如秋水淡;
行藏還似白雲輕。
別是人間閑世界;
居然林下有高風。
丈室春深,花雨禅心同寂;
叢林晝永,松風鶴夢俱清。
色相本空,惡念忘來深是佛;
菩提無種,善根培處即爲因。
掃地焚香,潑去胭脂歸淨土;
長齋繡佛,抛殘鏡匣對諸天。
作比丘相以參禅,只是要群生各明佛性;
現女人身而說法,無非欲大衆共發婆心。
名利場中,用力打破機關,即悟人天于彼岸;
紅塵隊裏,小心求個解脫,自了色相于真空。
盂蘭會
豎幡供佛師羅蔔;
製芰爲衣效屈原。
幾度幽冥參紫果;
十方水陸薦蘭盆。
七月蘭盆施大德;
一筵水陸度幽魂。
梵刹盂蘭供大德;
玄都寶蓋奉高真。
桐飄金井風清爽;
稻熟腴田食薦新。
幾度幽魂增感怆;
一筵水陸薦蘭盆。
金鼓和秋聲,散卻清音呼夜泣;
菩提栽佛地,采將余實濟荒魂。
花雨散諸天,願許多無主孤魂來賞甘露味;
蘭盆開勝會,可趁此中元令節聽講上乘經。
焰口臺
如是我聞,一花一世界;
當爲你說,叁藐叁菩提。
散十方天女花,超離諸苦;
灑一滴甘露水,救濟群生。
豎起幡竿竹,照遍清淨六根,幽怪鬼魂都來法界;
觑明雲影身,演成虛空十曲,金剛羅漢共坐道場。
五色蓮花大願船,載京垓億兆衆生,普渡迷津皈正覺;
一滴楊枝甘露水,灑八萬四千毛孔,頓翻火宅變清涼。
代如來說法,俾上下古今百千年,爲靈、爲厲、爲遊魂、預聞斯道;
仿舍利推恩,合東西南北十方界,若寡、若鳏、若孤獨,一視同仁。
《佛教通用聯萃》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