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冷,眷懷方外人琴。
數十年艱苦備嘗,與叢林結衆緣,宿願已了;
忽一旦莊嚴坐化,守戒律傳後學,含笑雲歸。
乘願行以化物數十年,出廣長舌遍刹說塵說;
畢大事而涅槃一念頃,橫擔拄杖向千峰萬峰。
數十年茹苦含辛,勝地重開,脈衍南山弘戒學;
刹那間離塵脫垢,浮生苦夢,神歸西域證真常。
四十載塵刹爲懷,擴舊增新,大啓規模光祖道;
衆學人仰悲在念,參方請益,到家消息是何人。
十載仰慈輝,這時間文過遮愆,視弟子勝視己子;
片言慰尊證,從此後將勤補拙,報師恩如報親恩。
此地最莊嚴,經過叁百歲劫塵,複觀光明大世界;
真性不生滅,布施千億佛善果,已成福德須菩薩。
與如滿論交十年,舊約負黃花,曾許香山來結社;
先大士成道叁日,宗風傳紫竹,應從南海去歸真。
紫竹分來,集僧大興戒幢,只履西歸,塵緣具了了;
白花同源,領衆研究經教,五洲共仰,流水正悠悠。
運廣長舌、具菩薩心,說法媲生公,群衆低頭齊下拜;
惟真智慧、得大解脫,離塵歸上界,我師悟道便飛升。
願力在中興,數十年經營古刹重光,名振江淮人共仰;
黃花開晚節,頃刻音香杳西園示寂,訃傳吳越衆同悲。
十余載左右追隨,仰瞻毅力精神,白地早興工,望孚僧俗;
六七天輕松放下,具見深涵素養,金蓮初證果,德貫人寰。
昔年座下皈依,音容可愛,講經說法,指導迷津,力勸弟子虔心淨土;
今日龛前拜倒,面貌如生,入聖超凡,脫離苦海,方知我師具足禅關。
挽 尼
本是天女解禅,此去上登極樂界;
願爲衆生修法,如來先現化應身。
佛地淨無塵,暮鼓晨鍾,抛卻钗钿澄禅悅;
浮生真苦夢,蓮花貝葉,零殘衣缽遞師傳。
齋魚粥鼓幾清修,老佛慈悲,應許梵門春不老;
寶鏡金钿久抛卻,浮陼圓寂,總教禅榻夢無痕。
我佛無靈、我佛有靈,聽晨鍾暮鼓聲,應留取長春長在;
斯人不死、斯人竟死,灑楊枝甘露水,爲送將全受全歸。
挽男居士
成就此功德;
早種諸善根。
*輪常轉般若德;
佛法希垂接引恩。
自古參禅,都登上壽,
羨此念佛,確得往生。
入聖超凡,因緣具足;
離苦得樂,感應道交。
翼子令名,詩歌聖善;
濟人苦厄,果證菩提。
念佛持名,往生極樂國土;
異香天樂,修證無上菩提。
是佛是心,往生極樂世界;
即空即色,成就無上菩提。
念佛持名,永拔生死根本;
摩頂授記,成就功德莊嚴。
乘願再來,閻浮偶寄天人迹;
揚名證果,金地惟聞菡萏香。
往觀無量,尊中有一生補處;
究竟涅槃,樂橫超叁界空華。
身命布施,大乘正宗登極樂;
淨心行善,持經功德見如來。
五紀皆空,世間有相鹹虛妄;
六塵盡去,大能無我即如來。
壽高福全,庭前玉樹爭榮耀;
功圓果滿,座下金蓮現寶光。
大慈大悲,此去應歸極樂園;
即空即色,合來同念阿彌陀。
大壽古來稀,萊彩承歡誇北海;
全歸今有幾,生刍致奠效南州。
佛法本無涯,前生因地今生證;
慈航真普渡,一念皈依萬念空。
四大皆空,荷擔如來無上正覺;
一塵不染,度脫閻浮末法衆生。
智慧昭慈燈,盼見如來空障礙;
世途成火宅,笑歸極樂得清涼。
佛相現莊嚴,盈衢旃檀來接引;
家風傳孝友,滿庭蘭桂費栽培。
彤管著芳型,康甯富貴備壽考;
金章褒淑德,慈悲喜舍證菩提。
撒手謝人寰,抛去塵絕醒夙夢;
回頭是彼岸,修成淨業悟無生。
遍嘗世味酸鹹,學道聊爲娛老計;
勘破人生浮脆,養疴難覓駐顔方。
能觀無常苦空,舉念慈悲歸淨土;
有佛如期接引,此身應去侍彌陀。
夙有善根,乘普賢願航重來東土;
預知時至,結彌陀手印含笑西歸。
彼佛光明無量法音宣流,但受諸樂;
其人臨命終時執持名號,是爲甚難。
德惠普大千,樂善布施,苦海群黎思寶筏;
皈依空七趣,臨終誦偈,西天有佛引慈雲。
世事本滄桑,因果相承,撒手塵寰應一笑;
人生如泡影,持修勇進,托身蓮座證叁摩。
璧月寫清華,菩薩前身,一笑拈花歸淨域;
慈雲看缥缈,莊嚴寶刹,九天甘露灑人間。
卻病延年,誦四卷楞伽,雷電虛空聞在昔;
謹身寡過,爲一方善士,冰淵臨履到如今。
大江南北,偏他嗷鴻,問誰體菩薩心、行方便法;
上界清涼,歸真駕鶴,從此入衆香國、得幹淨身。
感慈愛逾常,愧未報答涓埃,每念音容余涕淚;
怅南北修阻,忽得傳來噩耗,那堪異地最淒涼。
晉古稀六載乘真,聽貝梵音喧,如意珠光騰貝葉;
先上已十日超化,看蓮龛香篆,金剛寶座擁蓮花。
具慈悲願、有智慧根,半生來貝葉爲緣,善徵夙世;
當脫解時、現吉祥相,一刹那蓮花證果,悟徹真空。
好施爲我佛,慈悲運彌陀卅八願航,普渡衆生,善行會看邀特獎;
靈照徹人天,妙谛現蓮華上中品位,歸真淨土,金剛不壞證前因。
挽女居士
香繞北堂,蓮花現瑞;
機懸東壁,風木余哀。
慈善可風,泥金封诰;
太平無日,淨土皈依。
慈善爲懷,衆生普渡;
香花證果,菩薩前身。
躬曆艱屯,陶母遺範;
神皈極樂,釋傳流芳。
教子澤民,名垂不朽;
修心禮佛,果證無生。
教子有方,無愧賢者母;
見佛圓寂,應歸忉利天。
茹苦半生,教子稱賢母;
蓮花九品,歸去見如來。
仁者壽過古稀,歸真樂土;
婺女星初匿耀,返駕蓮池。
蓮座證菩提,永脫娑婆世界;
金章表慈惠,允稱巾帼儀型。
西土花開,報導慈母見佛相;
南山雲隔,奈何老女哭娘聲。
四德俱全,教子助夫成世業;
七旬已邁,誦經念佛了塵緣。
母德堪欽,梓裏同聲稱淑惠;
慈容宛在,蓮邦從此樂逍遙。
轸念群生,萬衆災黎頻北望;
專心淨土,數聲佛號竟西歸。
樂善好施,福壽同稱高北鬥;
七旬暫駐,離塵撒手證菩提。
此日西歸,四衆聞旃檀香氣;
大江東去,萬流仰彤管芳型。
東海舊宏規,教子成名聲遠振;
西方真極樂,拈花含笑禮如來。
賢母悟空修,是夜積誠能感應;
嗣君參妙谛,從今處世更慈仁。
遐彌仰徽音,萱草堂前稱淑惠;
精靈歸淨土,蓮花座下證菩提。
衢路溢香檀,群喜慈帏歸淨土;
人天留善果,衆知後嗣紹南州。
雛鳳重河東,畫荻賢聲傳節母;
骖鸾仰天上,拈花微笑證如來。
回首憶兒時,何幸東鄰遇歐母;
合手持佛號,定知西去見彌陀。
鶴馭竟歸真,一笑拈花長生佛國;
鳳雛爭挺秀,叁春寸草遽隔人天。
教有義方,久已載道口碑,赓歌懿範;
身常禮佛,此去往生淨域,確有明徽。
是得優婆夷道,一笑拈花,往生清泰;
乃見阿彌陀佛,雙指結印,實相莊嚴。
布施億萬災黎慈善可風,榮章頒大府;
超越叁千世界菩提能證,妙法悟無生。
一塵不染四大皆空,結印持名已見佛;
懿範蝤存徽音頓渺,至親末戚倍傷神。
課子相夫入世備勤勞,淑德早標彤管;
念佛持戒臨終蒙接引,幽蹤應現白蓮。
相夫挽鹿課子丸熊,德範早生彤管色;
佛坐拈花萱帷擢竹,慈雲常護白蓮香。
是菩薩心腸,拯急濟貧,積善之余必昌大;
僅慈悲願力,持名種德,修行從此證真原。
慈德濟衆生,可謂現婦女、居士而爲說法;
因心契覺果,當必隨觀音、勢至以證圓通。
有智慧、有慈祥,方期重會瞻依,常親懿範;
無挂礙、無恐怖,遽爾悟空色相,竟返蓮邦。
式慈惠積儉勤,陰澤綿長,七秩塵緣捐色相;
本信心證善果,神明湛定,九天仙樂近幢幡。
多年葷昧不嘗,疏食淡羹,日誦彌陀千百遍;
滿室蓮花竟現,披雲撒露,靈歸霄漢九重間。
茹素誦經禮佛,念念具清,明鏡無勞勤拂拭;
事父相夫教子,頭頭是道,菩提早已具根基。
賢母善果修成,佛法證前因,此去十方歸淨土;
喜嗣慧根夙具,慈航期普濟,愧予兩度列同舟。
惟母具菩薩心腸,慈惠堪佳,大符榮褒無愧色;
此日召彌陀接引,根塵已淨,香風清暢正西歸。
欽賢母福壽全歸,喜舍爲懷,允矣金章賜慈惠;
羨德門芝蘭競秀,福慧所積,快然蓮座證菩提。
賢母爲大士化身,樂善好施,慈悲本是菩提法;
哲嗣乃一官養志,殷情返哺,通顯無忘菽水歡。
無邊無量,有光風霁月襟懷,輪回定作奇男子;
多病多愁,到證果拈花解脫,佛說斯爲女善人。
惠慈即是真修,畢生見性明心,一笑從此歸淨土;
善慶備聞懿德,百世流光積厚,千金難得買芳鄰。
相夫挽鹿,課子丸熊,淑德早褒揚,彤史昭彰傳邑裏;
佛座拈花,慈帷擢竹,嗣君助慈念,白雲缥缈赴蓮邦。
教子以慈,待人亦克慈,一片慈心,慈善可風榮裏第;
平生好佛,臨終專念佛,無邊佛法,佛家撒手即菩提。
香花供養,簪珥布施,持戒勵修行,稽首常稱觀自在;
萱老北堂,蓮開西竺,明心空色相,托生頓見佛如來。
揚輝彤管,苦節堪欽,天道福善人,膝下承歡叁鳳繞;
淨念蓮邦,檀施救苦,識神歸寶所,靈前灑淚一星沈。
現婦女身,來住娑婆,修六度善行,有子圓成清淨業;
念彌陀佛,願生極樂,得叁昧般若,克期證取紫金臺。
持齋茹素,崇佛奉經,有其德宣享大年,何苦歸真返淨土;
爲善行仁,修身積福,非此母不生諸子,伫看玄表媲隴岡。
生事之,死葬之,並囑子孫祭之,終身慕親,讵必生男備緩急;
叁皈矣,五戒矣,果無人我相矣,一心念佛,當然入聖樂逍遙。
世上以孝道,教子有義方,到老年蔗境彌甘,愛日融和痛失蔭;
淨念轉法華,梵香禮貝葉,想此日蓮邦極樂,昙花缭繞笑拈花。
如來世界皆花,可許小書癡,拈將瓣瓣青蓮,替爾招魂叁徑外;
佛說死歸是幻,今得大解脫,當此蕭蕭黃葉,問君何處一聲秋。
成佛豈無慧業出家尚有名心,文字本難工,試聽暮夜鍾聲,詩境何如禅境趣;
我猶帶水拖泥君已拈花種果,鄰居緣太淺,惟說靈山香火,來世無忘今世緣。
《佛教實用聯萃》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