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您講法時反複強調觀心,請問何謂觀心?是觀當下心的狀態還是認識什麼?

  我是一個初學者,您講法時反複強調觀心,請問何謂觀心?是觀當下心的狀態還是認識什麼?

  答: 佛教的宗旨乃“自淨其意”,因此,調伏內心是修行佛法最根本也是貫穿修行始終的目的。而心念無影無形,看不見,摸不著,若不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很難發現進而調伏。所謂的“觀心”,就是觀察自己的心念。通過觀心,發現起心動念,並進行調伏。就像馴馬,首先必須發現需要馴服的馬,才有可能最終馴服它。初行者就像身處暗室又昏昏入睡的盲眼人,即便小偷堂而皇之地入室偷盜也不自知一般,對心念毫無察覺。但一個有修行的人,則如身處光明殿堂的清醒明眼人,即便一只小小的蟑螂,也逃不過他的眼睛般,能照見極細微的妄念。這種對心念的覺察能力,就是正念。而觀心是培養正念的方法之一。誠如華智仁波切于《屠夫真言》中曰:“一切時中觀自心,隨時隨處觀自心,刹那不散觀自心,當下當下觀自心。”對于次第根機的行者,暫時做不到座上、座下一如,我們權且將觀心分爲座上和座下。座上依剖析調伏妄念、直視調伏妄念和安住調伏妄念次第而修,具體修法可以參照相關教言。座下盡可能護持正念。如去放生,先觀觀自己的心:我爲什麼去放生?是爲了這些生命不僅免除慘遭殺戮的痛苦並且以此因緣永離叁途苦?還是爲了以此積累自己的世間福報、避免災厄?或是沒什麼原因,大家都放生,我就跟隨著放呗!如是認識到自己當下的心念是善?惡?還是無記?若爲善念,祈禱上師加持恒時護持並增長善念;若爲惡念,祈禱上師加持斷除惡念,轉變爲善念;若爲無記之念,祈禱上師加持,斷除無記的愚癡之心,增上智慧……如是時時祈禱上師,刹那刹那觀自心,恒以正念鐵鈎攝,終證圓滿般若果。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