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具器弟子之法相 七 弟子法相與解脫的關系

  具器弟子之法相(七)--弟子法相與解脫的關系

  普巴紮西仁波切

  信心乃解脫之種子。對某一位導師、某一個人生起一些信心並不難,但是做到平等之信心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爲凡夫,內心仍舊被習氣和業障所束縛,産生分別心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現前我們要做到的是,每當産生分別心之時,第一時間要把這個心收回來,不要跟隨著它漂泊。若做到這一點,信心就會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平等,這就是解脫之種子。 歡喜信受上師教言並精進趨入修行乃解脫之伴侶。初次開始進入佛門,僅憑自己的智慧不依止導師的教言而成辦解脫是絕不可能的。故首要依止導師,聽聞教言,並對導師的教言生起極歡喜心,身口意叁門趨入導師的教言當中,刹那亦不舍棄而精進修持。如果由于懶惰等原因而僅僅走一個過程,是遠遠不夠的。

  精進修法期間,縱遇命難,也要慷慨博施;縱遇命難,也要清淨持戒;縱遇命難,也要行持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等善行,即爲解脫之先導。也就是說,法在我們的生命中永遠是第一位的。

  縱然已經修行若幹年月也不急躁,仍具堅忍之大毅力持續修行,乃爲解脫之根本。反觀自心:我們修行也有幾年、十幾年了,是否已經很著急:我怎麼還沒有解脫?雖然有些人也知道解脫是信心、慈悲心逐漸增長,煩惱逐漸減少,但心中是不是難免還有一分期盼:爲什麼頭上沒有長個肉髻?爲什麼沒有呈現神通、神變?細致想想,這些恐怕已經染雜了世間八法。所以修行還是要細致一點。

  嚴持戒律乃解脫之命根。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在示現涅槃之前殷切告誡我們所有一切信衆,先從行爲當中配合著修行而成辦見解,以和睦相處和持戒爲主。一旦失去這個命根,成辦解脫是不可能的。

  友伴品性賢良,即解脫之身體。如《念住經》雲:“爲貪嗔癡一切根本者,謂罪惡友,此如毒樹。”所以平常在座所有弟子都要銘記心中,我們時時接觸的道友,一定要品性善良,這是非常重要的。若道友品性不善,憑你的能力可以改變他,當然這也是我們的使命。但若實在改變不了的時候,暫時離開也是非常好的。

  視上師爲真佛,叁門無有藐視而恭敬,即攝聚竅訣之門。藐視上師是不能將一切竅訣納入心相續的最大障礙。往昔堪布昂瓊在承侍喇嘛龍多期間,晚年的喇嘛龍多示現腿腳不便,特別是蹲下以後再站起來之時,需要侍者拉著腰帶幫忙。所以,喇嘛龍多在需要站起來的時候,常常會對弟子們開玩笑說:“快拉拉我的尾巴。”這樣逐漸形成了一種口頭禅。有一天上師又需要站起來,堪布昂瓊問:“上師,需不需要拉拉尾巴?”喇嘛龍多當時說:“好。”之後,喇嘛龍多特別語重心長地對堪布昂瓊說:“由于我愛開玩笑,所以形成這樣,這次也不能怪你。但我作爲你的根本上師,語言上可不能用這種不敬的方式。所言所行必須恭敬。”所以,我們以後也需要注意一些。

  叁門不怨辛勞,歡喜承侍,即成就之召喚。能不能迅速成辦解脫,要靠天天以歡喜心將叁門趨入修行。若能做到,解脫近在眼前。

  以上所傳講的即爲具器密宗弟子之法相。應時時觀察自己是否具備以上這些條件,若具備,迅速成辦解脫近在眼前;若不具備,我們就要以不同的方式去創造。當自己的法器圓滿之時,傳承法脈清淨、導師功德圓滿之外緣一旦具備,即是成就時機。

  吉祥圓滿!

✿ 继续阅读 ▪ 證悟之標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