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誦的重要性

  弟子問:我平時座下的時候,有時候還是比較散亂,妄念比較多。座下經常在路上持誦一些心咒,有時候念著念著心咒就有點類似安住、不想念的狀態,但又擔心自己會不會墮入無記的狀態。

  上師開示:

  這個根據妄念起現的程度來樹立,當妄念力量不是很強,自己意志可以控製的時候,那當然我們不做念誦都行的。我們現在如是講解,但是到一定的時候念誦還是不能放棄的。因爲堪布昂瓊曾經說過:“當你的禅定有希望的時候,必須要配合著生起次第念誦。” 因此觀誦很重要,當你有希望的時候,你的禅定已經是出世間禅定。

  出世間禅定是什麼?色雖然是空性,空性也是色。既可以念誦,念誦即是空性,空性就是念誦,兩者可以契入到一體。但是我們目前還做不到,爲什麼說當煩惱沈重的時候我們去念誦,沒有煩惱的時候盡可能去止,要靜下來。因爲只能做到這點,過兩天動和靜可以同時進入,念誦的同時又可以安住。盡量往這方面去發展,並不是現前就能如是做到的。

  弟子問:就是說即使是有一點點空性的感覺,這個時候還是要提起正念來念誦對嗎?因爲我怕很快就會墮入無記狀態。

  上師開示:

  是的!不僅僅是無記,而且還有懶惰的行爲,這個在修行當中是最大的障礙,可以說是最大的魔障就是懶惰!因爲當在修行過程當中,我們時時去尋找一種自己認爲很舒服的狀態,但是多數還是趨向于懶惰狀態。什麼意思呢?念誦也不是那麼非常愛念誦,很多很多方便也不是那麼很重視,僅僅在止息一切妄念無分別狀態當中盡可能在這上面安住、安住、安住。但不管他是世間還是出世間,即便是世間禅定,我們也在上面添加一個出世間禅定,因爲明分很夠啊!我還知道什麼什麼,不像無記狀態般?所以給他添加一點點這樣的成分,天天就在那上面坐坐,見解很難增上。

  所以這個明分必須要提的很高很高,我們平常說一心只能一用是心的規律的;一心可以多用是逐漸增長的見解;一心可以遍知的時候,那這就是心的本性。那他的明分你說已經達到多高的地步了!可不僅僅是“好像我知道一點點的”,到底知道?“我也不知道,總之這麼多就可以了”,這還叫什麼禅定?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