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根本
普巴紮西仁波切
我們平常口中都在說,修行是爲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該如何理解西方極樂世界呢?
西方極樂世界可以分爲叁種類型,自性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西方極樂世界和顯現西方極樂世界。平常我們習慣將極樂世界觀想爲非常美妙的一個地方,這樣的見解稱之爲顯現西方極樂世界。若想呈現如是功德就要靠自性西方極樂世界,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講解的清淨心。當我們具備清淨心的時候,功德西方極樂世界的呈現就如同太陽出來時本具有的光芒般自然。因爲西方極樂世界在于清淨心之中。
所以我們這兩天時時都在傳講調伏內心的重要性與調伏內心的標志,即時時反觀自心的貪嗔癡煩惱是否減少,信心和慈悲心有沒有增上,這也是呈現自性功德的標准。當信心和慈悲心沒有增長之時,即便你的感覺有多麼強烈,他也依然只是一種覺受而已,相距于真正的清淨心還極其遙遠。
因此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要銘記這一點,時時都要在根本上用功。所謂的根本就是直接調伏自己的內心。
若要是不能如是修學,僅僅口裏念誦、身做禮拜乃至行持一些善法,雖具功德,但欲今生成辦解脫,恐怕希望並不是很大。我們在傳講無上竅訣大圓滿直斷與頓超之時,爲什麼不過多地傳講戲論的原因也就在于此上。
不管是貪心、嗔心、癡心還是信心、慈悲心、菩提心,一切萬法都是依心而起現。因此心是最主要的,調心就是修行的根本。尤其我們在行道修行過程當中,從小乘五道、大乘十地以及密法所講解的四相,在沒有完全證悟見解之上都要靠自己的內心來調伏。
正如華智仁波切在《屠夫真言》中說:“心乃諸法源,調心佛善說。”我們的修行就是從調心開始。從修行的角度而言,也是需以調伏妄念來成辦涅槃,不以妄念則很難成辦自性涅槃。因此,我們在傳講之時都是重點講解如何將心轉爲道用,原因也正在此上,因爲調心是修行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