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發心殊勝不可輕視

  發心殊勝不可輕視

  普巴紮西仁波切

  我等曆代傳承祖師無垢光尊者曰:“加行發心正行無所緣,結行回向殊勝所攝持,此乃趨入解脫叁要法。”也就是說當前我們在行持一切善法之時,要具備發心,正行和回向叁清淨法。

  當然初次開始進入佛門之時,相信大家對這叁殊勝法都不會輕視。但是有時又會覺得自己現前所修學的法是無上竅大圓滿,其中已經含攝了叁殊勝法,因此並不需要將叁殊勝法分爲叁個角度來修學。

  是這樣嗎?當然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種理解也不是說不圓滿。但要知道的是,這裏所謂的某種角度是指,當你的見解已完全圓滿證悟了大圓滿實相之時而言。因爲此時叁殊勝法已經同時圓滿,這是沒得說的。

  實際當中,雖然現前我們是在修學無上竅訣大圓滿法,但離完全實證大圓滿之見解還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在傳講大圓滿時,還要分真實教授與方便教授這兩種教授方式來傳講。由于大多數還是次第根機的緣故,所以現前著重傳講方便教授,也就說明我們在修行的路途之上,叁殊勝法絕不能輕視。

  叁殊勝之第一就是加行發心殊勝。我們在行持善法之前要發廣大的菩提心,就是爲了讓我們的善根能越來越廣大。

  先舉個例子,比如當你在行持一件善事之時,心裏所緣的是自己,就只有一個功德。如果心裏所緣的是自己家人,那麼家裏有幾口人,行持善法就只有幾個功德。也就是說,功德是非常有限的。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將善根變得廣大呢?此時就應該要想到,叁界六趣一切有情衆生都曾經做過自己的父母。在作爲自己父母之時,他們的恩德與今生的父母沒有絲毫之差異。所以不管從世間與出世間兩方面觀待,無始以來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是非常大的,當前就是我們該回報這份恩德之時。

  所以平時行持一切善法之前都應該要想到,我今天所緣的對境,乃至我今天所行持善法的目的,就是爲了度化叁界六趣一切衆生。若具有如是廣大之發心,那麼你這一件善法就已變成無量之功德。

  從另一方面而言,無始以來至今,我們所造的一切罪業是非常沈重的。這份沈重的罪業也只有依靠強大的對治力才能迅速解救。這個強大的對治力就是殊勝之發心。

  所以我們平常不管口裏念誦心咒,諷誦經文,身做禮拜,勵行善法,乃至調伏自己內心的整個過程都不能忘失發心。因爲發心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一定要時時銘記心中。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