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世出世間行持善法在內心上的區別

  世出世間行持善法在內心上的區別

  普巴紮西仁波切

  我們觀想輪回過患的目的就是要令自己生起出離心。內心若沒有真正生起出離心時,縱然外相示現精進修法之相,從事諸多善法,也只能獲今生暫時之利益而非具解脫真實之要義,因爲此時所成辦的一切善法都將染著于世間八法。

  例如周圍有些不信佛教的人,他們的內心也很善良,平時也在從事各式各樣的善法。因此有時候他就會有這樣的疑問,佛教提倡要多多行善,現前他也在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盡量行持各種善法,那麼除了他比我們少一個對佛教的信仰之外,兩者在從事善法之上似乎沒有什麼區別。

  如果對佛教不太了解的人可能的確會覺得,兩者既然都在從事善法,應該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我們細致想想,一個完全沒有佛法背景的世間人,即便他從事的善法有多麼廣泛,捐款的數量有多麼巨大,他行持的善法也決定染著于世間八法。因爲他內心還是會覺得現前多捐一點款項,今後就會獲得加倍的利益。

  例如現前很多名人也都提倡做善事,因此有時候世人判斷他是否真正善良,就會去看一下他做了多少善事,幫助了多少人。如果他即不做善事也不幫助別人,一切都只爲了自己,我想即便他現在是個名人,也會擔心自己過兩天是否就是個廢人。因此現前他賣力地從事善法,暫時願意付出,但歸根結底還要想得到更多的回報。這也正是世間人行持各種事業的目的。

  但若要是真正懂得佛法理趣的修行人,就會時時反觀自己的內心,因此他隨時隨地都在從事善法,而且平常從事一切善法時,也不會非常張揚。例如自己捐十塊錢也想告知全世界,這個十塊錢是他捐的。不,一個真正理解佛法的人,是不會這麼去做的。因爲他已經生起出離輪回之心,內心已經不再染著世間八法。

  所以,雖然世出世間的人表面上同樣在行持善法,但是見解完全不同。因此我們平時在從事善法時,也要反觀自己,看看自己的內心是否已經染著了世間八法。這一點要銘記于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