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要視師如佛
普巴紮西仁波切
我們說過,能否把諸佛菩薩的密意納入心相續之中,完全憑借信心來樹立。當不具備信心的時候,即便你能通達多少理論,但所行持的一切善法能有多少功德則很難所言。當然我們在此處並不排斥行持善法具有功德,尤其對初行者而言,行持善法的功德不可輕視。但要記住,行持善法若不具有信心的話,則不能證悟實相。
所以時時觀待上師乃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的總集,這一點極爲重要。曆代傳承祖師曰:“若未生起上師乃佛陀之敬信,則不能證悟實相。”也就是說,若不能把上師觀想成佛的話,則無法證悟實相。但有時候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上師真的就是佛嗎?
那麼請問一下,你認爲真正的佛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平常都能看見日日夜夜端坐在大殿之上並且金燦燦的釋迦牟尼佛像,他就是佛嗎?佛像有用銅鍛造的,也有泥雕的,這些雕像是否就是佛呢?我想,上師即便有多麼不圓滿,怎麼樣也應該比一尊陶瓷像,銅像或者泥像的功德更大一些吧。所以有時候是我們需要反問一下自己,我們所認爲的佛是什麼?
我們平常在漢地寺廟見得到的阿彌陀佛的佛像,在藏地寺廟也見得到的阿彌陀佛的佛像像,漢藏兩地的阿彌陀佛的外相是有一點不同,但真正的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樣的,有誰見過嗎?
當然,我們平常會根據各自的一些印象,將佛以某種形式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例如在藏地,把觀音菩薩稱之爲報身,形象有四臂,二臂,等等。在漢地,很多地方把觀音菩薩塑造成一個女性的形象,並且繼續細分爲南海觀音,水月觀音等等,有守持各種法器,有站在熬頭之上等等,也有諸多形象。但是是否只有這樣的形象才稱之爲觀音菩薩呢?
所以我們要細致觀待,究竟什麼是佛?所謂的佛是指已獲得斷證一切功德乃佛的境界,這才是真正的佛。所謂“斷”是指已經斷除俱生無明和遍計無明,“證”乃獲得本體清淨和自性清淨,也就是說,在本體清淨和自性清淨當中,已經斷絕了俱生無明和遍計無明,這就是真正的佛,因此佛並不樹立在表面的形象之上。而上師本具有這種功德,所以上師之外我們再也無法樹立一個真正的佛,因此上師即爲佛,原因就在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