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已修行了2年上師瑜伽導修,但是感覺時好時壞,好像見解沒有明顯增上,此爲何故?
答:自宗傳講之大圓滿無上竅訣法上師瑜伽導修乃一切乘派之極頂、諸法之精華,含攝了從因地至果位的全部過程。如前所述,若欲即生成辦解脫,必須圓具“傳承清淨、通達方便、認識智慧、善巧運用”之四要義。現今有者修學幾年,然見解未見明顯增上的多數原因是:
①將上師瑜伽導修僅僅作爲念誦儀軌,未如法依教止觀交修。顯密差異乃“支分調整根本”與“根本調整根本”,前者叁大阿僧祇劫方能成就,後者即生成辦解脫。如今,雖已受持如此殊勝之法要,然若僅僅作爲念誦儀軌,徒走過場,此乃名言修持大圓滿無上竅訣法,見解實已墮入下乘。如是縱使修行百年,即便暫生身心覺受,于即生解脫無有絲毫實益。
②修法時間不足。對于次第根機之行者,在禅修的起步階段,往往昏、掉沈重,甚至難以調伏,此時可適當縮短禅修時間、增加禅修次數,每座1小時即可。隨修法增上,禅修時間應逐步延長,最好每座2小時。如同鍛造鋼鐵,煅燒的時間越長,鐵塊的溫度越高,即使離開煅爐,也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較高的溫度。次第行者的禅定亦同此理,若每次禅定總是淺嘗辄止,則見解難以快速增上。
③修法龐雜。有者素喜博覽群書、廣攝世、出世之種種知識、修法儀軌。雖然將上師瑜伽導修納入實修,亦精進修法較長時間,然細致觀待,其名言修持上師瑜伽導修,實際卻斷章取義衆多傳承,甚至將道聽途說之世間知識摻雜于修法中。然需了知,從普賢王如來至今,修法中若有任何細小環節與傳承教義不符,皆形成解脫之障礙。縱觀曆代傳承祖師均以清淨傳承獲證解脫,而所傳授之教義亦乃覺性之流露,爲通徹無礙之了義智慧,絕非世間思維造作之東拼西湊之文字。世間知識乃有限之智慧,本身未具了義之見解。以如是思維造作之龐雜修法,縱如何精進修持,亦南轅北轍,豈能到達菩提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