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爲什麼說法和僧是暫時的皈依境,究竟唯一的皈依境就是叁寶總集、獨一無二的佛寶。

  問:爲什麼說法和僧是暫時的皈依境,究竟唯一的皈依境就是叁寶總集、獨一無二的佛寶。

  

  答:彌勒菩薩(在《寶性論》中)說:“斷故欺惑故,無故有畏故,二法及僧衆,非永皈依境。”

  教法,需要證悟其意義,因爲在原原本本了悟意義時,詞句也就無有必要,就象已經渡過了河就不再需要船只一樣,這是“斷故”。證法,在獲得上上道的時候,前面的道是所舍的無常法,這是“欺惑故”。“無故”,是指聲聞緣覺聖者不具備菩薩聖者的功德,聖者菩薩不具備佛陀的功德,所有凡夫菩薩仍然懷著惡趣的畏懼,故而不是永久的皈依境。究竟的皈依處只有佛陀,他是叁寶的本性,如雲:“能仁法身故,僧亦彼究竟。”其中的“能仁”是指本師佛寶,“法身”是指證法身以及教法身兩種,與佛心相續功德的法不可分割者,即是僧衆,實際上究竟的皈依處只是唯一的佛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