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壞律儀當及時忏悔
《前行備忘錄》中曰:“具戒我慢高,不如破戒悔。”就是說一個守持戒律的人若天天都在恭高我慢的心態之中,認爲“我是一個具戒者” ,還不如犯過戒卻時時都在忏悔當中的行者的功德高。這提醒我們要時時反觀自己的內心,是否具有傲慢心。由于傲慢心本身是一種罪過的緣故,所以持戒卻具慢心者,功德不及破戒忏悔者。
堪布昂瓊曰:“一開始受戒就沒有失壞過的人,是樹立佛陀法幢者,又是摧毀魔幢者。即使失毀了戒律但能如理忏悔的人,也是樹立法幢者、摧毀魔幢者。”講解這些就是告誡我們時時都得反觀自己的內心,時時都應守持戒律並且做忏悔爲妙。
雖然我們現前在一些根本戒的守持上做得非常好,但是無始時來至今所造的煩惱和習氣異常沈重,所以仍然需要時時謹慎觀待自己的內心,絕不能因小小的善行而生起滿足心,也不能因小小的破戒行爲而抱持無所謂的態度,如果這樣,成辦解脫的機會可能也就很小了。所以我們若能持戒,應將一切功德回向叁界六趣一切衆生離苦得樂、究竟成佛;若有破戒行爲,則必須進行忏悔。無論別解脫戒還是菩薩學處、甚至密宗誓言,當顯現破戒的時候,我們絕不能認爲反正前面已經破了戒,後面就算了。我們絕不能有這樣“破罐破摔”的無所謂的態度。如果有這樣的心態,應該更加忏悔爲要。因爲當我們犯戒的時候,已經造下了極大的罪業,若仍舊這樣下去的話,叁惡趣乃至無間地獄就是我們未來的歸宿。細致觀察一下,這樣的痛苦你能受得了嗎?因此在出現這樣顯現的時候,務必立即忏悔爲妙。如果能對自己的破戒行爲及時忏悔,並對其他守持戒律者真心隨喜的話,自己也會成爲具戒者。
假設退失了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則一定要在晝夜六時內加以忏悔,不能過夜。菩薩學處包括龍樹菩薩的甚深見派和無著菩薩的廣大行派兩種。但無論哪一派,菩薩的根本學處是一樣的,歸結起來就是不舍棄衆生和不舍棄衆生成佛這兩條。當我們在這兩條之上産生一些犯戒顯現的時候,必須立即忏悔,不能過夜。若過夜以後,即便前面所犯戒律一樣,也必須加倍忏悔才能清淨。比如你犯了菩薩戒或密宗誓言,若當即念誦108遍金剛薩埵能忏悔清淨的話,第二天就必須得念一千遍、一萬遍才能清淨。所以我們失壞律儀的當下應該及時忏悔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