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座下如何與法相融

  座下如何與法相融

  現前很多居士都有這樣的疑問:作爲遠離紅塵的出家人,平常可以有很多時間依止幽靜山林離事專修,但是作爲在家居士,即便有這樣的心念,卻束縛于家庭、事業等世間瑣事而無法抽出很多的時間修法。面對這樣的實際境況,于後得之時該如何行持,才能更好地與法相融?

  世間有句俗語:“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我等曆代傳承祖師華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中也曰:“恒念示道之佛法。”這些都告誡我們,內心若要與法相融,恒常憶念、修持佛法,是必不可少的。

  我們在傳講《前行備忘錄》時講過,日常生活的種種顯現,可以總攝于快樂之因、快樂之果、痛苦之因和痛苦之果四方面。因此,我們若能將平常所有的一切行爲都納入這四個範疇之中而轉爲道用,就能時時與法相融。這時,雖然我們沒有七支坐法、排九節佛風的外在形象,但是這種轉爲道用就是正見。

  比如,當你見到一位正在感受痛苦的衆生之時,如果能以廣大意樂菩提心攝持修習自他交換,並與發願(但願他能遠離一切苦因及苦果)、希求心(如果他能遠離一切苦因及苦果該多好!)、立誓(我一定要讓他能遠離一切苦因及苦果)、祈禱(爲了能讓他能遠離一切苦因及苦果,我要虔誠祈禱上師叁寶加持!)相聯,這就是修行,就是護持正念。

  那我們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呢?剛開始入門的信衆要完全做到這一點,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首先我們要閱讀曆代傳承祖師的教言,並數數思維將其納入心相續之中如實奉行,慢慢就能做得到。

  有時候我們可能覺得,這些教言不是不懂,但由于常常忘失的緣故,總是無法時時提起正念。當情緒高漲乃至呈現閑覺受之時,間斷性地生起正念當然做得到;但大多數時間,似乎仍舊與庸俗同道。這些都是沒有提起正念所致。

  對于修行者而言,平常在面對一切顯現之時,是轉爲道用還是隨順習氣而漂泊,完全取決于正念之上。因此現前我們就要培養好的習慣,當面對種種對境之時,時時要把這些快樂和痛苦轉爲道用。若能做到,你的見解決定會日益增上。這是非常重要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