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功德安立于內心

  功德安立于內心

  現前很多佛教徒不遠萬裏來到高原地方,我就問他們來高原的目的是什麼?他們說一方面是旅遊,另一方面來一趟還可以谒見衆多導師並且和很多殊勝的聖地結緣,因此就這麼長途跋涉來到了藏地。

  要知道當前我們信仰佛教並不是爲了走個過程,也不是爲了圖個熱鬧,我們信仰佛教的目的是爲了成辦今生快樂、臨終自在、未來更加幸福,這才是我們當前信仰佛教的終極目標。要成辦這樣的目標就需要時時反觀自己的內心,所以調伏自己的內心才是學佛的主旨。

  現前很多人平時也都在從事著各種各樣的善法,很想知道從事這些善事是否具有功德?那就要問問你自己,從事這些善行之後,你的煩惱是否越來越少,出離心和信心是否越來越增上?因爲功德並不是安立于外在,而是在內心之中。若你的內心並沒有改變,那就要想到你所從事的善行乃至修法對你可能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有些弟子此時就有些想不明白,因爲自己所依止的導師是普賢王如來的化身、蓮花生大師的化身,據說也是觀音菩薩的化身。而且又在如此殊勝的導師面前接受各式各樣的教言,所修的法也是無上竅訣大圓滿,是一切乘法之頂點,諸法之精要,爲什麼還說自己沒功德呢?

  此時就要記住印度八十大成就之一阿底峽尊者的一個公案。往昔阿底峽尊者初次進藏時,有一天早上,阿底峽尊者的侍者洛欽仁青榮波爲尊者送早餐的時候見到阿底峽尊者非常傷心。洛欽仁青榮波就很奇怪,爲什麼尊者今天這麼傷心呢?阿底峽尊者說,今天早上他在光明境界當中看見他在印度修無上瑜伽部的一位弟子,今早他的修行已墮入小乘之中。當時洛欽仁青榮波非常不理解,就問尊者,這位弟子的導師阿底峽尊者,是印度數一數二的成就者,他所修的法是無上瑜伽部,是非常殊勝的法,爲什麼他的一切修法就會變成小乘教法之見解了呢?

  當時阿底峽尊者曰:“這完全取決于弟子的修行,如果弟子修行不好的話,不但會落入小乘之中,還會形成墮入叁惡趣之因。”意思就是說,如果不知道如何調伏自己內心,不知道如何行持,那麼修持再殊勝的法,最終也會墮入叁惡趣之中。若要是遵照導師的真實教言而做修行,則即生可以成辦解脫。

  因此功德是安立于內心之上,而不在外境之中。調伏自己的內心,才是行持善法乃至修法具有了功德。這一點要牢牢記住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