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妄念之規律
現前很多人都在修行禅定,但是大多數人在行持禅定之時把剖析調伏妄念、粗直視調伏妄念、細直視調伏妄念和安住調伏妄念等調伏妄念的次第道完全擱置一旁。當你如是修行的時候,就說明你對何謂妄念之規律,如何調伏妄念還不是很了解。
很多人認爲,當妄念生起時,知道順著他而漂泊是輪回之因,因此便生起第二念不跟隨著妄念而行走,而後繼續把心自然安住,此時妄念也消失了,這就叫解脫。這叫解脫嗎?這可不叫解脫而是妄念之規律。因爲不需要你親自去觀察妄念,這個妄念也會自動消失。
比如我們吃中飯的時候,就不會想到要吃早餐了,因爲臨近中午,吃早餐的念頭已經消失,變爲要吃午飯了。又比如說,你一邊喝水,同時又要吃一個水果,當你喝水的時候想的是喝水,而第二念想到水果的時候,前面喝水的念就消失了。難道是後面想吃水果的念消盡前面喝水的念嗎?當然不是。這是妄念本身之規律。我們總不能說因爲生起貪心後緊接著又生起了嗔恨心,因此是嗔恨心的力量消盡了貪心?當然不能這麼說,因爲這本身就是妄念之規律。
所謂妄念本身的規律,就是我們生起一個妄念,在第二個妄念生起來時,前面一個妄念就會消失,而後又會生起下一個妄念,後念生起,前念又將消盡,如此循環往複,這就是妄念的規律。
當過去的妄念消失,未來妄念沒有産生之間,中途還會有一個空隙,有人就認爲,延長這個空隙的時間,就是出世間實相。但沒有修過禅定的人,他也可以感受到這麼一個階段,如果樹立這樣的狀態爲禅定的話,那我們往昔在沒有進入禅定之前,不就已經在一刹那之中證悟到出世間禅定了嗎?既然都證悟了,現前還有什麼必要繼續修行出世間禅定呢?所以,這樣的狀態可不是禅定,他只不過是時間長短不等的無念狀態而已。因此我們以後修學禅定之上一定要細致一點。
當然,在我們現前修學過程中,有相定和無相定本身就是一種寂止,這種寂止我們也並沒有排斥他是一種過失,因爲他是行持更高見解的階梯,但我們也不能把他作爲我們修行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因爲他還不是實相之見解。
所以我們在修行禅定的過程中必須得細致一些,因爲修學禅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我們不懂得這些理趣,就會對我們禅定見解的增長造成極大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