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以淨觀消盡貪瞋癡煩惱

  以淨觀消盡貪瞋癡煩惱

  往昔我們都認爲,一切過失都不在我,而在于他人。其實只要你有這樣分別的時候,那就充分地說明,一切過失都在于你。因爲不懂得淨觀,我們就不會去觀待自己的過失。

  試問如今西方極樂世界在于何處?他就在我們的眼前。但現前不能在我們眼前呈現的原因,是因爲我們的內心時時被貪嗔癡煩惱所遮止的緣故。就如同我們無法在陰天見到蔚藍色的天空,難道是他消失了嗎?當然不,藍色的天空從未消失,因爲烏雲遮止了藍天,所以我們才看不見。

  就如同我們晚上做夢一般,若要是內心能達到自在,當時能呈現的一切清淨之相就是極樂世界。此時還需要有一個設計師去規劃極樂世界的布局,或者需要建築師去設計建造樓宇宮殿嗎?當然不需要了。因爲當時所呈現的都是清淨心的顯現。而當你業力沈重時,夢見有人拿著很多刀槍來追殺你的時候,那這些人又是誰去把他們叫過來的呢?刀槍又需要誰去幫他們打造嗎?當然不需要,因爲它也是你業力的顯現,因此自然會在你的面前呈現。

  所以,我們看見不清淨之相,是責怪自己內心貪嗔癡煩惱沈重呢,還是責怪外境不清淨呢?當然是要自責,正是因爲我們的自心被煩惱所遮止,所以只能看見如是不清淨之相的山河大地。

  我們再舉個例子,例如給很多人看同樣一個杯子。有些人可能覺得,這個杯子挺不錯的;有些覺得杯子比較一般;有些要求高一點的人又會覺得,這個杯子實在是非常非常一般,一點看不出哪裏好。難道是杯子有那麼多的表現嗎?不,杯子是同一個,但是由于每個人內心的感受不同,因此他在不同人的內心而呈現不同的相。

  同樣一個道理,我們見到一切不清淨之相,首先要知道,一切過失都是來源于在于自己。若要是能如是去觀想,並且淨觀一切的話,內心就能逐漸達到平等。

  所以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要站在低下謙卑的立場之中,時時忏悔自己的業障。在面對自己的家人和同事之時,即便有一些煩惱,事事也應要多寬容一些。此時要將自己所學的一切教理運用起來,認識到,這一切都來源于自己內心煩惱沈重的緣故。正如兩個手掌不合到一起,怎麼還會有掌聲呢?所以時時要反觀自心,雖然別人可能也有一些過失,但主要還是來源于自己的煩惱沈重的內心。因此淨觀非常重要,我們要學會用淨觀來對治煩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