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持清淨戒律
守持清淨戒律叁門清淨調柔,由此自然散發出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當他人見到時猶如見到優昙花一樣難得且悅目,故凡見者無不歡喜。無有慚愧的人毀破戒律,很快會就會由俱生神傳告空神,空神傳告四大天王,如此惡名就會迅速傳遍天界,惡神羅刹歡喜大笑,一切善神天人痛苦呵責。
《華嚴經》雲:“戒爲出世莊嚴具。”戒律莊嚴具誰人都可佩帶,不分男女老幼,不論貴賤美醜,一經戒律嚴飾都能令見者、聞者歡喜愉悅。反之,縱然貌若天仙,美勝帝釋,一旦破戒則爲一切聖賢所呵責,爲一切天仙鬼神所輕毀,爲衆人所譏笑嘲諷。
托嘎如意寶說:“本來諸聖者對待一切衆生如慈母對子般慈愛悲憫、恒時垂念,但如果自相續染上破戒這一嚴重過患,不辨取舍道理,好似體內無心的愚癡者,因被嚴重破戒過患所障蔽而將于無數劫中不得面見聖者尊顔;一切聖者及吉祥怙主七十尊,明辨善惡的諸事業護法神亦將遠離他們,並受到譴責,不得救護。”
破戒之人諸佛遠離。諸佛菩薩功德大海不會容納破戒者的臭惡屍體,這並非是佛菩薩不慈悲,而是因爲破戒與持戒猶如水火般不能相容。《入中論》雲:“猶如大海與死屍,亦如吉祥與黑耳,如是持戒諸大士,不樂與犯戒雜居。”《贊戒論》雲:“染上破戒過患無心者,一切聖者護法亦遠離。”
依靠持戒的功德就能在所生之處常得見佛,且不會墮落惡趣險道中,也不會轉生在無佛出世的地方,無論生于人天善趣或清淨剎土中都能常常值遇佛陀。《持心梵天所問經》雲:“梵天白佛,何謂親近如來行?佛曰,甯失身命,不毀禁戒。”
菩薩持戒時,假使一天中有無數百千億那由他諸天惡魔,每個都帶著百千億那由他天女,這些天女于五欲法均極善巧,且相貌皆端正姝麗誘惑人心,執持著各種珍寶玩具擾亂菩薩道心。菩薩心想:“五欲是障道之法,乃至能障無上菩提,以此正念,對彼不生一念貪欲之心。”因此作爲大乘修行人持戒的標准更嚴更高。
《華嚴經》說:菩薩護持清淨戒律時,心不染著色聲香味觸。教誨衆生,不求威勢、種族、富饒、色相、王位等,對這一切也不染著,只是堅守淨戒。爲了遠離一切纏縛、貪求、熱惱、諸難逼迫、毀謗亂濁,得到佛所贊歎的平等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