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臻法師2003年秋季佛七開示(2)
(2003年10月6日)
釋昌臻
關于念佛七,我想談叁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想講念佛必須持戒。
不管修什麼法門,都必須持戒。當然念佛也不例外。戒律對于我們學佛的人,不管是出家的、在家的,就好像是交通規則對于駕駛員一樣。交通規則保證駕駛員的安全。駕駛員做到按照交通規則開車,才能夠順利的到達目的地。我們學佛的人,能夠守好戒律、止惡防非,讓自己身心清淨,我們才能夠了生死、出輪回,才能達到我們學佛的最後目標。所以,交通規則對駕駛員來說,是爲了保證安全;戒律對于我們學佛人來說,是保證我們解脫。所以戒律又叫“保解脫”。不是要拘束我們,而是保證我們今生能夠得到解脫。
首先,要守好五戒。戒殺、盜、淫、妄、酒。這是做人的守則,也是學佛的基礎。五戒都不守的人,下一世連人身都保不到,怎麼談得上往生呢?我們現在要能夠認真的守戒。所謂認真的守戒,當然就是身、口、意叁業都要守,不僅僅是行爲上。守好一條戒,就有五位護戒善神暗中保護我們;我們把五戒都守好了,就有二十五位護戒善神暗中保護我們。還有什麼災難不能消除、還害怕什麼妖魔鬼怪呢?所以真正持戒的人沒有恐懼。在家居士首重殺戒,最好能夠吃長素。因爲這對于我們消業障、淨化身心,甚至于對健康長壽,都很有好處。現在西方國家都提倡素食嘛,因爲肉食的副作用太大了。如果各位暫時做不到吃長素,希望先吃花齋,最後還是要吃長素。即使說要吃葷,千萬不可以自己殺生。如果我們在學佛,卻又天天在家中殺生。殺生,家中就變成了殺場。這是印光大師講的。殺場是冤魂不散啊。我們都希望自己一家平安,這樣子就很難保平安啊。也不要“點殺”。“點殺”,你和直接動手殺的人,共同的承擔惡果。另外一個,在家學佛,要注意的就是妄語,很容易犯。往往聚集在一起就講“張家長、李家短”,這就是犯妄語戒啊。如果你講的是四衆弟子,那問題就更大了。對于受過居士菩薩戒的同修,講四衆過失就是大妄語啊,這屬于重戒啊。如果你說的是出家人,這就涉及到了“破和合僧”的問題。所以這個問題啊,很嚴重,不要認爲是小事情。這個戒也很不好守。希望各位自己要重視這個事情。所以古人告誡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這個很有道理。
當然,能守好五戒很好。但這還只是人天道的善人。五戒,以及居士菩薩戒,都不能出輪回。我們要想了生死、出輪回、生淨土,就必須受八關齋戒。八關齋戒是五戒和出家人的沙彌十戒結合起來製定的。這是佛陀以大悲心,爲在家弟子製定的出家戒。而且也是完全能夠針對和適應在家人的生活情況,非常方便。一個月中只受六天(即六齋日),每次受戒只受一日一夜、即是僅僅24小時。這就容易克服,不難做到啊。另外這個戒可以自己在佛前受,不用到廟裏去。這就非常方便了。戒條只有八條。實際上就是在五戒的基礎上加了叁條。這比起有五十多條的居士菩薩戒少得多,當然就容易遵守。佛經上說。修淨土的人,平常能夠深信切願、認真念佛;又能夠受持八關齋戒,命終時可以中品往生。這個是佛說的啊。所以我們大家要想今生成就往生淨土,應當要認真受持八關齋戒。
我們這次念佛七中,爲大家安排了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希望各位一定要重視,要用至誠心來參加,而且希望各位都要把八關齋戒的書本帶回家去,堅持執行。其功德利益非常大。到時候法師給大家講了就知道啊,有12條大功德利益。這對于我們希望今生了生死、生淨土,也是一個重要的保證。
這是我想說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念佛必須持戒。
第二個問題,想談談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修,在起心動念當中修。不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爲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理來修正我們的身、口、意叁業上的錯誤,我們身、口、意叁業也就是行爲、言論、思想意識。這叁業中,以意業爲主要。所以佛經上有比喻說:意業是統帥,身業、口業是士兵。士兵當然聽統帥的指揮。意業不清淨的人,肯定身業、口業都要犯戒。所以我們守戒啊,重點要放在意業上。這也叫做“擒賊先擒王”。我們的意念,很不容易控製啊。所以佛經上說“製心一處,無事不辦”。佛法就是心法啊,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嘛:如何降服其心。淨土法門當然也不例外,就是要我們能夠降服妄心。我們一天到晚,妄念沒有一個時間停止過。甚至于晚上做夢,其實還是妄念的反應嘛。所以停止妄念很不容易。當然,我們能夠認真念佛,念到一定的境界,肯定妄念會減少,夢也會減少,甚至于不會做夢。所以古人說:“至人無夢”,意即:境界比較高的人、心清淨的人,不會做夢。
還有一個錯誤的看法,想說一下。有些同修說,我只是想一下,又沒有做。好像這個問題不很大。這個說法不對。只要你起了一個妄念,就是一個種子落入八識田。妄念就是惡因啊,必然就要受惡報(我們常人的妄念,不出叁毒五欲,將來必受惡報無疑)。所以有一個妄念是因,將來或早或遲就必然要結果。因爲我們起的念頭,我們不妨自己反省一下,恐怕都逃不脫:貪、嗔、癡與殺、盜、淫、妄,當然受的都是惡報。所以叁惡道的因,種得最多。我們只說今生,多生累劫的我們不曉得。所以佛經上說:“如果罪業有形相的話,遍虛空都容納不下” ,你說我們的罪業有好多。退一萬步說,我們起的是善念。善念也出不了輪回。善念你充其量就在叁善道嘛。但是,念佛就不同了,念佛是淨念。淨念的果報就不在六道輪回了。
所以,要熄滅妄念啊,非常困難。修其他的法門,要斷除煩惱惑業,才能夠說得上:開悟、證果、了生死。很難很難啊。要證羅漢果位,上根利器都要叁生,鈍根要六十個劫。你想一下我們這些人做不做得到?這就是靠自力了生死,非常的難。淨土是二力法門,是依仗佛力。這也是佛的最大的慈悲啊。特別是對于我們這些生在末法時代的衆生,善根少、福德薄、業障重、退緣多。所以,對于末法時代的衆生,不依仗佛力,要靠自力了生死,更難!淨土法門因爲要依仗佛力。所以,只要你能夠深信、切願、認真念佛,也就是只要你做到了“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今生就可以了脫。因爲這個靠的是佛力啊。所以這個關鍵是:靠自力了生死是要斷除煩惱;而依仗佛力只要能夠伏住煩惱。這就大不相同了。關于“斷煩惱”與“伏煩惱”,舉個比喻,“斷煩惱”就好比是:鏟草除根。我們都有這個經驗,我們年年都在鏟草,但是草哪一年沒有生呢?第二年都生了的。所以說,除根很難,只要你還有一點點根須沒有清除幹淨,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它第二年又長起來了。“伏煩惱”就容易。“伏煩惱”就好比是搬一個石頭來把草壓住。草並沒有死,但是上面有一個石頭把它壓住的。所以它不能再生長出來。這個就叫做:不起現行。不起現行的意思就是現在不起作用了。我們能夠讓它現在不起作用,到了臨命終時,我們一念佛,佛號一起作用,就往生了。
所以,只有念佛法門可以帶業往生。業就是罪業呀。修其他的法門,要是罪業沒有清除幹淨,決不可能了生死。當然,這個帶業往生指的是帶舊業,不是帶新業。就是說,不能現在一邊在念佛,一邊又在造罪。你也絕不可能往生。李炳南老居士有一首《伏惑偈》:
一念毒心生,急壓一聲佛;惡言不出口,損人事莫作。
久久成自然,往生可帶業。是名伏惑法,真實秘密訣。
一念毒心生:就是我們起一個妄念。我們的妄念不外乎是叁毒五欲,所以稱爲毒心。
急壓一聲佛:趕緊念一聲佛號。起一個妄念,應該念十句佛號把它壓住。
惡言不出口:你的妄念起不起來,你當然不會犯口業。惡口、兩舌、绮語、妄語,這四種罪業都不會犯了。
損人事莫作:在行爲上會損害別人的殺、盜、淫等事情,都不會做了。
以上四句,非常簡明清晰的揭示了:一句佛號就可以清淨叁業的道理。
久久成自然:這個當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達到的。所以我們要長時間的這樣去做,所謂習慣成自然。
往生可帶業:這就是帶業往生的條件。
是名伏惑法:這就是伏惑、降服現行煩惱的巧妙法門。
真實秘密訣:這就是真實的秘訣。
這個偈語,很好。這也是我們大家應該每天用以對照檢查自己用功的一個標准。這對我們修行很有好處。我們能夠經常用佛號來伏住煩惱惑業,身心自然清淨了。這樣念佛,功夫就容易上路,也就很有希望達到一心不亂。
這就是我要講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說,修行啊,是在日常生活中修,在起心動念處修。不是說我們只是念佛,而不管我們的日常生活、起心動念,那是不行的。
第叁個問題,就是想談一下念佛的秘訣與方法。
我們修念佛法門,有沒有秘訣?印光大師這樣告訴我們,如果有人說:我有一個念佛的秘訣,單獨傳授給你。他說這個肯定是外道,決不能聽!爲什麼呢?他說:佛陀是用他最大的悲心來宣講念佛法門、普度一切衆生。我們知道,《無量壽經》上說:將來佛教經道要消滅完的時候,最後留下的就是:六字洪名,再住世一百年,廣度有緣。過了這個時間以後,這個娑婆世界就沒有佛法了,時間很長很長。我們大家都很幸運啊,雖然生在末法時代,但是畢竟還有佛法。所以我們還有希望在今生了脫生死。到了法滅盡後要想了脫生死就不可能了。所以淨土法門,在經典上,佛陀就已經把他的原理、原則、方法,爲我們講得一清二楚。這點與其他的法門不相同,沒有其他疑問了。只要我們自己按照這樣做,就可以解決問題。難道說,佛陀還要保留一手不說嗎?所以,淨土法門中絕沒有什麼秘密。
同時印光大師又告訴我們,念佛有沒有秘訣?有!秘訣就是四個字:竭誠盡敬!意思就是說:誠懇(誠)到了極點(竭)、恭敬(敬)到了極點(盡)。誠懇、恭敬到了極點,就是一心。所以我們說念佛要一心不亂。如果你誠懇、恭敬到了極點,這就是一心不亂。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五逆十惡的人,到了臨命終時地獄相現了,看到無常鬼拿著鐵鏈子來套人了。平常嘛當然認爲這都是封建迷信了、哪裏有什麼地獄?而現在親自看到無常鬼來套他了,那陣當然很恐慌啊,這個時候拼命的念佛。所以說他那個時候念一聲、十聲就可以往生,爲什麼呢?因爲他那時誠懇、恭敬到了極點了,當然就是一心。一心就與彌陀的願力相應了。
這個道理,說明白一點,就是要把“死”字擺在頭上。這就是念佛的秘訣。“死”字擺在頭上,念起佛來自然什麼妄想都沒得了。我們想到馬上要死,死了還會墮地獄。這個事情很重要!不要認爲好像我今生沒有做什麼壞事,不會墮地獄。不是這樣講的。退一萬步說,就算你今生沒有做壞事,你敢保證多生累劫、無始以來你都沒有做壞事嗎?可以說,我們這些人無始以來都種得有地獄因。無始以來你幹過些什麼事情,你現在怎麼會知道呢?我們之所以沒有墮地獄,是因爲那個墮地獄的緣法沒有成熟嘛。而假如說我們今生一斷氣後,那個緣法成熟了,那當然就該我們到叁惡道去了。這個一點都不奇怪阿。所以說這個問題,我們應當常常要想到死,把“死”字貼到頭上。不但要死,而且死了後完全有墮地獄的可能。你用這個心來念佛,自然就懇切了,自然就相應了。要懇切才能相應啊。這個就是印光大師開示我們的了生死、出輪回的妙法。
以上說的就是念佛的秘訣,四個字:至誠恭敬!
念佛的方法,就是:心念耳聞。心頭念得清清楚楚,耳朵聽得清清楚楚,又回到心頭去了、回到八識田中作爲金剛種子。只要我們能夠的這樣念,這樣不斷循環:心頭念得清清楚楚,耳朵聽得清清楚楚,又回到心頭去。這樣妄念就不可能起來。你要是念佛念得自己聽不清楚了,肯定是妄念!你要馬上注意聽!你聽清楚了,妄念就被趕跑了。所以這個念佛方法,非常的簡單扼要。我們掌握好“心念耳聞”的方法。這個就是《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六根裏頭,意根和耳根是關鍵。能夠掌握好這個,你的念佛,就有質量了。這樣念佛,功夫就容易成片;如此繼續深入,就可以達到一心不亂。
以上是第叁個問題,念佛的秘訣與方法就講這些。
最後,希望各位同修在這七天中,一定要放下萬緣,一心念佛。不要想家務事,不要講閑話。人在念佛堂,心就要在念佛堂。念佛七是一個共修活動,希望大家要遵守作息製度,一切要服從安排,要把“死”字頂到頭上。不要認爲我身體好,不會死。這個事情誰都不敢說。明天的事情我們都不知道,我們都是凡夫嘛。一定要把“死”字頂在頭上,你念起佛來,自然就懇切。這樣子念七天佛,就可以做到功夫成片,甚至于可以做到一心不亂。我們能夠這樣做,你現在身心清淨了,業障消除了,福德、智慧也增長了。這本身就是現在得到的大受用。將來臨命終時,也是我們往生的重要保證。 我的話完了。阿彌陀佛!
感謝師父的開示,大家至誠恭敬叁問訊。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昌臻法師2003年秋季佛七開示(2)》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