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世是一個小男孩的時候,後來在一個戰場上被這一生的男朋友,前世是他的敵人,被這個敵人用刀殺害。當他被殺死以後她就看到自己的魂離開了這個身體,然後很快的又進入了母親的體內,就是投胎。她自己描述她感覺到自己進入了溫暖、狹小的空間,很快之後她就出世。
在那一世,她覺得她出世以後就被人抱在懷裏,抱她的那個人是一個接生的護士,然後她看見還有自己的母親正在旁邊的床上坐著。她看到自己的母親披著長長的頭發,穿著睡衣,結果她認出來,原來那一世的母親也就是她這一生的母親。正說明人與人之間的因緣關系真是非常的緊密,我們的父母往往可能都是多生多世的父母,所以他們對我們的照顧並不止這一生一世。
接著在另外一個療程裏面,在魏斯醫生的催眠之下,這位女病人又進入另一世的生命情況。她回憶起自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在德國法西斯的軍隊裏面做一名男子的飛行員,這回她是個男子,這位男子飛行員他的名字叫Eric,艾利克。她說當時德國法西斯的軍隊正占領著法國的領土,當時他們的軍隊駐守在一個叫做阿爾薩提安的城市。這個男子飛行員看到自己有個美滿的家庭,太太非常好,另外自己還有一個女兒。她看到那一生的女兒就是她這一生一位很好的朋友,她這個很好的朋友叫做茱蒂,跟她關系非常密切,非常的融洽,這也是前生結下這種深深的因緣。
所以我們了解到,我們周遭的人,不管關系如何,都是有前世的緣分,如果沒有前世的緣分,絕對這一生是不可能在一起的,所謂即使對面相逢可能都不會相識。在這個家庭裏,她看到他的太太,這個太太雖然很好,但是在這一生她已經找不到了;換句話說,人的緣分都有一定的因緣,假如說緣分盡了,過去即使是恩愛的夫妻,這一生也沒有辦法遇到。于是在醫生的引導下,在催眠當中這個女病人就來到那一生生命結束的那一天,讓她看看到底周圍是什麼樣的情景。
然後女病人就開始描述,她說那天我們這些德國的軍人正在搞一個聯歡會慶祝,結果聯歡會開了一半,突然之間英美聯軍的飛機就出現在上空,然後就開始轟炸,對他們的軍事基地開始轟炸,一下子就把整個聯歡會變成一片火海。她看到這個火到處都是,整個房子,還有很多人都被燒死。他自己也被火燒到,她說他的胸口還有腿部都受了重傷,她看到自己流了很多的血。說到這個地方,這個女病人表情也是非常的痛苦,真正感受到當時那個場面那樣一種痛苦的情形。經過醫生的引導,很快的她就恢複了正常,緊張的情緒就平緩下來。
緊接著她就開始說了,說我的靈魂又飄了起來,完了之後飄到半空中,她說正在等一些神靈。在這裏要插一句,魏斯醫生發現,當這個女病人每次催眠,總是在一生結束以後,到下一生還沒有開始之前,經常會出現一些神靈。在這段空檔時間裏頭這些神靈就會對這個病人說話,而且她還能夠借著病人的口來對醫生講話,所以講的話已經完全不是這個女病人自己的聲音,是一種很莊嚴、很铿锵有力的男子的聲音,有點像我們俗稱的神靈附體,就借著這個女病人的口來講話。所講的話都是非常的富有哲理性,有高度的智慧,這種講話一聽就不是人講的話,因爲他的智慧決定是比人要高。
魏斯醫生在旁邊一開始聽到這個話覺得很震驚,因爲這個話顯然就是神靈對醫生講的話,然後醫生就用錄音把它錄下來。這種神靈在宇宙當中他存在,但是到底是什麼樣一種生命,現在科學還沒有探索出來。不過我們可以斷定,這種神靈的生命層次是比人要高。我們在這裏把魏斯醫生這本書裏頭神靈的開示把它摘錄下來給大家看看,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種神靈的智慧。
當這個女病人在這種催眠狀態中,這個神靈就透著她的口開始講話,神靈說,第一段"生命是無止境的,人決不會死,實際也沒有出生,只是在不同的肉體和空間中度過,永無休止"。你看這段話就相當富有哲理性,他說人根本就沒有生也沒有死,沒有生死。我們一般凡人看到爲什麼人會有生死?實際上所看到的是我們肉體的生死而己,這個肉體就像一件衣服,穿舊了、穿老了就不能再穿,這時候就要把它脫下來。我們肉眼當中看到的這個身體已經死了,實際上這個靈魂是不生也不死,他只是在不同的肉體和空間當中度過,永無休止的去輪回。所以這句話確實跟很多東方古老的哲學講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下一段神靈的開示,他說"人之所以要到世間以肉體的形式存在,是爲了做事或還債"。神靈告訴我們說人之所以到這個世間來是有兩個原因,一件事情就是來還債,就是前生欠了人家的命債,或者錢債,或者是人情債,這一生就得來還。除了還債以外,還有一種人,他是來做事的。來做什麼事?當然有好事、有壞事,真正是大善人、大好人,他來這個世間有一種使命,就是來幫助這些苦難的衆生,讓他們真正能夠離苦得樂,這些人來到這個世間做的事業是很有意義,很偉大的事業。記得國父孫中山先生曾經講過,"年輕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所以結合神靈的開示,我們也要好好的想想自己,這一生當中來這個世間是幹什麼的。我是要來還債,對,要還債,過去欠的這生還,天經地義;但是更重要的,來到這個世間要做事,能夠讓這些苦難的大衆真正獲得幸福、獲得快樂,使天下太平,使人民和樂,這種事情才是我們年輕人應該立志要做的,所謂效仿古來的聖賢。我們現在讀書也好,做事也好,都要志在聖賢,這樣的人生就不會虛度。這也是神靈告誡我們人類,來到這個世間要有這樣的一種思惟。
下來我們再看神靈的另一段開示,"你一生的生命遭遇完全是你自己造就的"。這個所說的就正如古人所講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想知道下一生什麼遭遇,不用問人家,看看這一生你自己造作的是什麼。造善的,自然你就會得到善的報應,如果你是做惡事的,將來也會得到惡的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的報應確實絲毫不爽。所以神靈他可能從比人類更高的層次來觀察我們這個宇宙、這個人生,給我們做這樣的提醒。
下來神靈的開示很多,每次的催眠當中魏斯醫生都把它摘錄下來,有一段我們覺得特別的精采,這是神靈跟魏斯醫生的一個互動,一個對話。所以神靈透過病人的口,他就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相同的"。當這些神靈說到這裏的時候,坐在旁邊還在催眠的魏斯醫生就聽不懂,然後就問了他一句,他說爲什麼你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相同的?不是明明看到我們每個人的面貌也不同,身材也不同,健康狀況,到我們人的家庭情況,人的收入水平、才能、智慧,都不一樣,怎麼能夠說每個人都是平等、相同的?
結果魏斯醫生對這個女病人這麼一問,這個女病人又用這種聲音(神靈的聲音)又開始講話,神靈用了一個比喻來給魏斯醫生解釋,他說鑽石都是七彩放光的,但是由于鑽石上有灰塵,光就不顯了,我們表面的不平等,正如鑽石上的灰塵,厚薄不一樣,而我們的本心就像鑽石都能夠放光一樣,是平等、相同的。這都是魏斯醫生原話的錄音。你看這一段裏面,真的富有高度的智慧。神靈所給我們揭示的是直接揭示我們的本心,他說我們的本心個個都相同,就好像一顆大鑽石,每顆鑽石都是這樣子,可以七彩放光的。但是爲什麼我們現在看到每個人這個大鑽石放的光都不一樣?有的人放的七彩光是閃亮的光芒,有的鑽石都已經沒什麼光了。
神靈說這個原因是在于鑽石上有灰塵,灰塵比較厚的,它的光就比較小,射不出來了,當你的灰塵比較薄的時候,這個鑽石光就比較明顯。換句話說,假如我們把這些鑽石表面上的灰塵統統給它擦掉以後,那麼每個人的鑽石都會這樣放出七彩的光芒。正如儒家小學課本《叁字經》裏面第一句就提到"人之初,性本善"。人本性就是善的,這種善還不是善惡的善,因爲善惡的善是相對的,本性之善是絕對的善,正如鑽石,每個鑽石都是相同的、平等的,這就是平等的善,人人都有的,本來就有的。
現在我們看到爲什麼有的人善、有的人惡?那是相對的善惡,那是因爲人像鑽石表面的灰塵有厚薄不一樣,比較厚的我們就說他比較惡,灰塵比較薄的就比較善,但是所說的善惡都是在相對意義上說的善惡,它不是本性的善,本性本善它是絕對相同、平等。所以這些灰塵到底是什麼?《叁字經》上講得好,第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第二句"性相近,習相遠",本性都是善,性相近換句話說都是相同、平等的,沒什麼兩樣,但是習相遠,這個習就是指習氣、習性。人的習性有多有少,正如鑽石表面上的灰塵有厚有薄一樣。壞的習氣、不良的習氣比較多,就像鑽石灰塵比較厚,所以就遮蓋了他本性的光芒,就是這個道理。
這跟佛家裏所講的也是一樣,你看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四十九天,結果睹明星悟道,悟道就是成佛了,成佛之後第一句話他就講"奇哉奇哉,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你看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第一句話說太奇妙了!太奇妙了!連說了兩個奇哉,奇妙什麼?原來所有的衆生,包括在座的你我他,每個人原來都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的智慧,就跟佛一樣,佛的智慧是至高無上的,跟佛的智慧一樣,而且跟佛的德相一樣,我們說道德水准跟佛相同,而且莊嚴的相貌也跟佛一樣,就是每個人都一樣,那怎麼會看起來都不一樣?下面他講得好,"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就是因爲人有妄想、有執著,這些就是儒家裏講的習性。性相遠了,就把我們從本來具有的如來智慧德相拉遠了,就變成現在這個模樣,就不是佛了。因此恢複本性本善也好,佛家裏講成佛也好,不外乎就是把表面的灰塵給去除掉。把什麼灰塵?這些習性、這些妄想執著,把它去除掉,那就恢複了本性本善,那就恢複了如來的智慧德相。
所以…
《因果輪回的科學證明——鍾茂森博士講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