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60年愛心輪回義寫隔世情

  60年愛心輪回義寫隔世情

  這是一個以恩恩相報爲開端的故事:二戰時期,一個美國士兵救了一個貧民家庭,這個家庭在美國士兵犧牲後認領了他的墓地,並將守墓的任務代代相傳。60年後,當這家人再次陷入絕境時,關鍵時刻,士兵的後代又來到了他們身旁。

  然而,故事的發展卻遠不止于恩情,當前程遠大的美國青年賣掉公司,到荷蘭守護苦難的家庭時,由此引發了一場波及歐美的道德大討論,最後,一場社會大報恩行動,讓青年與苦難的一家都走出了困境……

  一封陌生的來信

  麥勒在美國內華達的肯達農場長大,從懂事起,他的記憶裏就只有父親。20多年來,不管是狂風暴雨還是天寒地凍,父親都在農場裏勞作。從小,麥勒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讓操勞的父親過上舒適的生活。

  大學畢業後,麥勒在內華達州阿拉斯加市的物流公司從最普通的卡車司機做起,直到管理中層。一個偶然的機會,麥勒注冊了自己的快遞公司,開始獨自創業。他盤算著,等公司步入軌道後就給父親買一套有花園和遊泳池的房子。

  2004年6月,麥勒迎來了30歲的生日,他怎麼也沒想到,父親在這時突然病逝,巨大的遺憾和痛苦一下將麥勒淹沒。

  站在父親的墓前,麥勒後悔不已,他懊惱自己平時因爲工作繁忙,很少陪伴父親,甚至很少跟他打電話,直到現在,他才明白,在父親孤寂的歲月裏,其實一個聊聊天氣的電話,遠比一座大房子更能給他安慰,爲什麼他非要固執地用物質來報答父親呢?父親的去世讓麥勒突然失去了奮鬥的方向,就像個無家可歸的孤兒,開始在高樓林立的阿拉斯加流浪!

  2004年聖誕前夕,麥勒到紐約參加一個快遞峰會。在招待酒會上,麥勒緊盯全球著名快遞企業——荷蘭TNT公司的代表。會前,麥勒就了解到代表是猶太人,爲了與他套近乎,麥勒在會上搬出了祖父犧牲在歐洲戰場上的曆史,這果然換得了與TNT代表的一番推心置腹的談話。麥勒興奮不已,這次談話讓他看到了與TNT在阿拉斯加合作的未來。

  回阿拉斯加不久,麥勒突然收到了一封來自荷蘭的快遞,奇怪的是,這封經TNT傳送的信件並不是來自其本部。信中寫著:“我是荷蘭米爾森市的一個普通市民,我的鄰居布妮夫人照看著一個墓地,墓主的名字跟您祖父一模一樣。60年來,墓地一直受到布妮家非常好的照顧,可是最近布妮出了點事……”

  父親有一個上了鎖的小箱子,裏面除了母親留給麥勒的信,還珍藏著祖父的信件,盡管麥勒從小就對這些信件充滿了好奇,但父親一直對這些信視若珍寶,從不輕易示人。他只是隱約聽父親說起過祖父。1943年,祖父千辛萬苦盤下農場後,聽說西線戰事吃緊,便毅然報名參軍。臨走前幾天,他到拉斯韋加斯狂歡時遇到一位姑娘,閃電結婚。後來,他將農場交給姑娘,要她等他回來,可祖父終究沒有回來。父親在孤兒院長大,看到破敗的農場裏祖父寫給姑娘的信,才知道自己的身世。父親多次追查過祖父的下落,可打聽的消息總是祖父在1944年6月犧牲于德國境內,由于時間久遠,無法查清具體安葬地點。

  上次回家,麥勒來不及清理父親的遺物就離開了,現在,他決定專程回去看看祖父和母親留下的信件。如果信中提到的道爾奇是祖父,他就到荷蘭把墓地遷回來。這是父親生前最想做的事情。麥勒非常高興,他終于找到機會報答父親了。

  兩段撼人的曆史

  麥勒再次站到了父親的墓前,訴說完一切後,他回家找到了童年記憶裏的那只神聖的小箱子。麥勒萬分敬畏地打開箱子,一摞泛黃的信件呈現在眼前。麥勒靜靜地看著,感覺眼前跳躍的不僅僅是文字,而是祖父一顆年輕執著的心:

  “每次戰爭打響前,我都在心裏給你寫信,槍聲一停止,我就把那些話一字不漏地記下來。瞧瞧!因爲我總有未完成的信,所以上帝總不忍心將我帶走……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夢想戰後我們幸福的生活:院子裏跑著孩子和狗,院子外是成群的馬和牛……”

  最後一封信于1944年6月發自德國境內一個叫莫爾的地方:“我們今天遭到了強烈的抵抗,納粹們將貧民當做盾牌負隅頑抗,戰友們不忍開槍,結果自己卻倒下了……我看到一個年輕的母親帶著兩個孩子被挾持,盡管我知道她的老公也許正在某個角落跟我們作戰,但我還是從槍口下救出了他們。冤冤相報何時了?我只想戰爭盡快結束,回到你身邊……”

  讀完這些信,麥勒終于知道父親不肯放棄農場的原因了,這些信讓他以祖父爲榮,他熱愛祖父,並努力在這個貧瘠的農場上實現祖父的夢想。麥勒覺得,祖父的偉大人格不僅值得父親一生紀念,也值得他爲祖父做一切事情。麥勒找出歐洲地圖,發現莫爾靠近荷蘭,直覺告訴他,陌生來信上提到的道爾奇就是祖父,他決定去一趟荷蘭。

  可是,麥勒沒有發現母親寫給他的東西,倒是看到幾封來自孤兒院的信,裏面裝著孤兒領養證明和孩子成長調查等,麥勒萬分震驚地看到,那個被調查的孩子就是他自己!難道他是父親從孤兒院收養的孩子?這時,一封寫著“麥勒收”的信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們都帶著延續生命的使命來到這個世界,卻都遭到了母親的遺棄。我的父親在二戰前留下我,你的父親在去越南前留下你。但我們又是幸運的,盡管屋子裏沒有女人,但院子裏跑著孩子和狗,院子外跑著馬和牛,對于我們來說,幸福一樣不少,好像我們生來就是父子……”

  麥勒淚眼婆娑,他明白,父親是不想看到他傷心,所以用小箱子給他虛擬了一份母愛,而他卻讓這樣一個好父親在孤獨中死去。在沈重的負疚中,麥勒第二天就啓程前往荷蘭。

  聖誕前夕,麥勒敲響了寫信者斯蔓萊夫人的家門,他沒有想到,此時有一個更加撼天動地的故事等著他。

  斯蔓萊夫人說,二戰時,布妮的奶奶帶著兩個孩子在生死關頭遇到道爾奇,道爾奇救了他們,自己卻在當夜陣亡。布妮一家找到道爾奇的墓地,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到道爾奇的墓前默默坐上一會,陪伴恩人飄在異鄉的靈魂。

  戰後,爲感謝美軍解放荷蘭,荷蘭政府將米爾森數十公頃的地永久性地捐給了美軍,道爾奇的墓地隨後被整合到此。不久,荷蘭發起了“認領墓地”行動,志願者可以到米爾森認領美軍墓地,爲他們掃墓,在士兵的生日、陣亡日及其他節日給他們獻花。布妮的奶奶毫不猶豫地舉家遷到荷蘭,將道爾奇的墓地認領下來。

  布妮的奶奶臨死前對兒子說:“沒有道爾奇就沒有你的今天,你要經常去看望他,並像我一樣將這個任務傳給你的後代!”布妮的父親在臨終前給她說了同樣的話,爲了完成這個任務,布妮讀完大學後就回到了米爾森,在此結婚成家,並像照看至親一樣照顧著道爾奇的墓地。

  斯蔓萊夫人說到這裏突然淒然淚下:“可是,不久前,布妮一家叁口突遭車禍,丈夫當場死亡,危急中,布妮用身體護住4歲的兒子,自己卻被撞成重傷,現在還在昏迷中。醫生說,如果她新年前還沒有蘇醒,就將成爲植物人,但即便蘇醒,也可能因爲脊椎受傷而截癱。”

  叁次深情的會面

  布妮一家的故事與道爾奇的最後一封信是那麼的吻合,麥勒深感震驚之余,跟著斯蔓萊夫人來到了醫院。在監護室,麥勒第一次見到了布妮。

  布妮全身包裹著紗布,一個神情憂郁的男孩守在她身旁。斯蔓萊輕聲呼喚布妮,可她毫無反應,小男孩在一旁傷心地哭了起來。這情景讓麥勒潸然淚下。

  斯蔓萊說:“前幾天,社會福利機構來探望小傑克,過後,傑克就敏感地問護士,他是不是成了孤兒,護士安慰他說,如果媽媽醒了就不是。從那開始,小家夥就天天跑到病床前跟媽媽說話,呼喚媽媽早日醒來。”

  聽到孤兒兩個字,麥勒的內心受到了巨大的撞擊,他滿含熱淚地抱著傑克,不知該如何安慰這個懂事的孩子。傑克看著陌生的麥勒,說:“叔叔,你是來帶我走的嗎?求求你讓我在醫院多呆幾天,我要叫醒媽媽陪我過新年。”麥勒搖搖頭:“不,孩子,我是來跟你一起叫醒媽媽的!”

  第二天,麥勒來到了米爾森墓地。這個墓地裏至今還躺著8000個美國士兵,他們年輕的心髒都在1944年前後停止跳動。走進墓地,麥勒仿佛看到了祖輩和父輩們在炮火中吼叫、中彈、跌倒的一幕幕,看到了他們在跌倒的瞬間轉頭對家鄉的凝望……他不知道躺在這裏的年輕人,有多少人在當年離開家鄉時像他的祖父和生父一樣,通過找姑娘和結婚來表達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留戀,有多少人留下了孩子,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有了孩子……

  麥勒找到道爾奇的墓地,墓碑幹淨整潔,油漆也像是剛刷過的。麥勒跪倒在地,發自內心地悼念英雄道爾奇。

  麥勒找到墓地管理處,問遷走墓地需要辦理什麼手續。管理人員說只需要家屬證明。這可難倒了麥勒,證明材料要通過國內相關部門開具,各種資料一去一來要好幾天,再加上明天就是聖誕節,沒有誰會在法定假期額外工作。這樣算下來,不知道得耽擱多少天。

  考慮到聖誕前後是公司最繁忙的時候,麥勒打算先回國。可是,當他作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心裏卻有些牽挂。道爾奇爲拯救素不相識的人,可以不顧生死,布妮爲了照顧道爾奇,可以放棄前程。而作爲道爾奇的孫子,他當然有義務在布妮生死攸關的時候爲她做點什麼,而且,他也不願意看到傑克變成孤兒……想到這裏,麥勒改變了主意,決定陪伴守候母親的傑克過聖誕,直到辦好遷走墓地的手續。

  自從父親去世後,麥勒的心情一直十分陰霾,不知道整日忙碌的意義是什麼,現在,他終于找到了方向,盡管他沒有傳承格雷諾姆家族的血液,但是他可以傳承祖輩們金子般的心啊。

  麥勒怎麼也沒想到,一走進病房,居然看到布妮正轉動著大大的眼睛,驚奇地打量著四周。看到麥勒,她露出驚喜的眼神,像認識他一般問:“這是哪兒,我怎麼會躺在這兒?”麥勒興奮地大叫起來:“布妮醒了!布妮醒了!”醫生聞聲趕來,見此情景,連聲說:“這是上帝送給傑克最好的聖誕禮物,快把傑克叫來!”可是,聽到傑克,布妮居然毫無反應。很快,醫生發現,布妮失憶了!

  就在這時,傑克尖叫著從外面沖進來,抱著布妮直喊媽媽。布妮滿臉驚悸地問:“你是誰?爲什麼這麼叫我?”醫生擔心布妮知道實情後,會受到刺激從而加重病情,要強行將傑克帶出病房,傑克哭喊著說什麼也不願意離開。麥勒見此,一把抱住傑克,對布妮說:“我們是一家人!你是他媽媽,我是他爸爸!”

  布妮疑惑地盯著麥勒和傑克,好像在記憶中努力尋找他們的影子。麥勒轉頭對傑克說:“你瞧,聖誕老人真厲害,讓爸爸的面孔變了,媽媽的頭腦也變了,現在你有了新的爸爸媽媽了!”4歲的傑克信以爲真,笑容頓時像花一樣綻放。

  慢慢地,布妮的臉上也浮出了笑意,她相信自己睜開眼睛見到的第一個男人就是她最親近的人。

  醫生們紛紛將感激的眼光投向麥勒。麥勒感覺無比自豪,原來幫助人是如此的快樂啊,他終于理解父親和祖父了,他們之所以對生活充滿熱情,是因爲始終心懷善良。事實上,當他從走進醫院的那一刻開始,感恩和拯救之路就在腳下延伸了,現在,他要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直到將美麗的謊言變成真實的生活。

  然而,布妮雖然蘇醒了,但她的身體就像一部被撞壞的機器,各個部件毛病百出。她像個小孩一樣對麥勒萬般依賴。爲了拯救布妮,最不可思議的事情出現了。

  2005年3月,麥勒刊登了一則典賣公司的廣告。阿拉斯加媒體敏感地從廣告背後挖出了一條爲報恩以身相許的新聞:一個大有作爲的年輕人爲照顧一個對祖先有恩的垂危女人,放棄了蒸蒸日上的公司!輿論對此一片嘩然。有人認爲他愚蠢至極,也有人認爲他應該選擇其他援助方式,完全沒有必要將自己的一生搭進去。當大家知道麥勒並非道爾奇的親生孫子時,更加迷惑了,他們搞不清楚麥勒這樣做到底是出于什麼樣的動機。

  此時,麥勒開始慎重地尋找買家,他要爲公司謀求一個長遠的前途。就在這時,TNT代表再次出現了,他表示要高價收購麥勒的公司,而且會在公司給麥勒留一個終身職位,隨時歡迎麥勒的到來。這一次,輪到麥勒糊塗了,TNT從不幹沒有收益的買賣,而高價收購阿拉斯加的公司,不管從管理還是成本上都會給TNT帶來負擔,他滿腹疑惑地問TNT代表:“這場收購對你們一點好處都沒有,爲什麼這麼做呢?”代表看著他意味深長地說:“不,我們跟你一樣收獲了道德,這對TNT非常重要!”

  不止TNT公司,還有很多好心的市民都對麥勒和這個苦難的一家伸出了援助之手。麥勒用這些錢給布妮進行了最好的治療。2005年5月,布妮終于走出了醫院。失憶的她幸福地生活在麥勒編織的童話裏。談到將來,麥勒說:“真正的愛情都是從善良開始的,我們的愛情也許早就開始,也許終有一天會開始……我不打算遷回道爾奇的墓地,因爲米爾森和肯達都是我的家,這裏有我們永遠不能抛下的親人!”

  

《60年愛心輪回義寫隔世情》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