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助人爲樂是身心良藥

  助人爲樂是身心良藥

  衛仁由于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心理出了點兒問題。爲此,他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吃過藥,看過心理醫生,親戚朋友也曾開導過他,但都無濟于事。他後來都有些自閉了,默默地待在一個角落裏,臉上總是難以消解的倦容。

  看著他痛苦的樣子,大家一籌莫展,都擔心這樣下去,會毀了他。

  後來,衛仁的單位有一個支援西部的項目,他去了。盡管去之前,他對西部的情況略有了解,但真正去了之後,他還是被那裏的貧窮與落後驚呆了。

  衛仁發現,好多上學的孩子,竟然連一個像樣的書包都沒有。有一個叫楊連海的孩子,父親在煤礦的一次瓦斯爆炸中喪生,母親改嫁後,丟下他和奶奶在一起生活。就是這個孩子,竟然拿著一個洗衣粉袋作書包,都冬天了,還只穿著一雙破了洞的很髒的球鞋,腳趾頭露在外面,凍得紅紅的,著實讓人不忍心。

  衛仁決定幫助這個孩子。

  他爲孩子買了一個漂亮的花書包,孩子高興得一邊親他的臉頰,一邊親熱地喊他“叔叔”,他的心中有了久違的熨帖與舒展。後來,他給家裏打電話,催家裏郵寄來一大包半新的衣服和鞋子。看著孩子暖暖和和地穿在身上,他的心裏熱乎乎的。他還拿出錢來買了大米、白面,貼補孩子和奶奶的生活。

  衛仁在那裏待了半年多,和連海,以及奶奶,親熱得像一家人。

  從西部回來後,衛仁依舊惦念著這祖孫倆,給他們寄錢,寫信,打聽他們的生活情況,以及連海的學習情況。

  衛仁暗下決心,一定要供孩子上學直到大學畢業。那祖孫倆也時常向他問寒問暖,感念著他。

  就這樣,衛仁的生活中,多了兩個人,衛仁的腦海裏沒有了幻象,心頭沒有了亂麻,他吃得下,睡得香,已經有好長時間沒有以前那種痛苦的感受了。他的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

  佛教主張生觀要求從“心”開始,勸勉人們清淨心靈,棄惡行善,約束行爲,涵養道德,慈悲爲懷。佛教認爲“善”是煉心修性的根本。禅宗六祖慧能大師說:“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佛教強調的“廣行善事”,實際上是要求人們助人爲樂。時時先人後己,助人爲樂,那麼,情性也就在無形中被陶冶了,心胸也就自然而然地開闊了,一切身心疾病便沒有了萌生的機會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