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楞嚴經》的神秘傳奇!

  《楞嚴經》的神秘傳奇!

  摘自 盧志丹居士《佛說舍得》

  佛教界自古有“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的說法。《妙法蓮華經》傳入中國較早,而《楞嚴經》則較晚。

   在《楞嚴經》尚未傳到中國之時,就已久負盛名了。公元580年,有位印度的僧人來到中國,拜訪天臺宗的智者大師,曾談到止觀中叁種觀照的觀點和印度的《楞嚴經》中的意趣相符。智者大師一生弘揚天臺止觀法門,成就殊勝,自然對從未一讀的《楞嚴徑》倍感渴仰。因他研讀《妙法蓮華經》時,對經中的六根功德來源,心有不明。于是,很希望能設法將《楞嚴經》奉請到東土來。

  印度僧人走後,智者大師求法心切,在他所住的天臺山華頂上設置了一個“拜經臺”,面向西方印度竭誠地禮拜了十八年。遺憾的是,一代佛門龍象智者大師在公元597年圓寂時,也沒有見到《楞嚴經》。

  後來,印度天竺國有一位叫般刺密谛的法師,聽說東土智者大師爲了求閱《楞嚴經》,不畏寒暑整整禮拜祈請了十八年。這令般刺密谛法師深深地感動和欽敬,他覺得這部經和東土的衆生,必定有殊勝的法緣,因此決定要把《楞嚴經》帶到中國。

  但是,《楞嚴經》是天竺國的國寶,國王下令密不外傳。所以,般刺密谛法師將《楞嚴經》帶到邊境時,被駐守的官吏搜查出並且沒收,般刺密谛法師只好返回。但他傳經弘法的決心,無絲毫動搖。

  般刺密谛法師想到把《楞嚴經》背下來,這樣就不會被查收。再次啓程,好不容易到邊境後,因旅途艱辛的奔波跋涉,疲勞至極的法師竟然忘失了經文,只好又返回。

  經曆了兩次挫折,般刺密谛法師的傳經弘法之志更其堅定了。最後,他采用了常人難以想象方法:先將《楞嚴經》經文寫在一種極細的白布上,把自己臂膊的肌肉割開,塞進寫好經文的白布;然後將創口縫合,等刀口平複後,再行出國,前往東土。

  這次般刺密谛法師成功地度海來到中國廣州。時值武則天退位、唐中宗繼位的神龍元年初(公元705年)。正好當時的宰相房融在廣州值事,房融是佛教居士且受過菩薩戒,當知道般刺密谛法師的來曆後很重視,將般刺密谛法師請到製止寺。

  般刺密谛法師用利刃剖開臂膊的肌肉,取出經文。然而白布已經血肉模糊,經文難以辨識,更不要說翻譯了。

  就在大家無計可施之時,奇迹發生了:旁邊有一位啞女忽然會說話了,她說用人奶清洗白布上的血肉,字迹就會顯現出來。大家試了之後,果然現出了密密麻麻的經文,真是皆大歡喜。

  經過周密慎重的籌備,于神龍元年五月二十叁日正式翻譯《楞嚴經》。般刺密谛法師任譯主,北印度彌伽釋迦法師翻音,房融宰相筆錄潤飾文采。因房融宰相學養淵博深厚,故使《楞嚴經》的文字十分典雅優美。

  如此艱難地將《楞嚴經》傳來東土並翻譯成功後,般刺密谛法師便倉促地回國了。房融宰相將此感人的事迹和譯出的《楞嚴經》奏送入朝廷,但唐中宗沒有即時頒布弘傳。直到禅宗北宗的神秀大師進宮弘法,將《楞嚴經》抄錄了出來;又得到房融宰相的家藏原本,才使《楞嚴經》流通世間,弘揚光大,使無量衆生受到無上法雨的潤澤。

  佛法必須靠經典來傳承,所以像般刺密谛法師這樣毀身傳經,像玄奘法師那樣舍身取經,其實是以自己的身體爲代價,護持佛法,弘揚佛法。這種爲法舍身的精神實在值得今日信仰稀缺的人們仿效!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