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由孝母推及度衆生

  地藏菩薩由孝母推及度衆生

  摘自 盧志丹居士《日常生活中的佛心》

  以慈悲爲懷的佛陀教導人們要“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要“冤親平等”,以完全平等的心態對待宇宙間一切衆生;要關注、關心一切衆生的生死榮辱、憂悲苦惱、生死輪回;要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在我們凡人的人生實踐中,就是不單對自己有關系、認識的人要慈愛、要同情,對自己不認識、沒有任何關系的人也一樣要平等地慈愛和同情。更進一步,不單對自己有恩或有價值的人要慈愛關心,就是對那些曾經傷害過自己的怨敵都要以同樣平等的心態去關心愛護他們。佛陀偉大的思想還不只如此,一個真行佛道的佛弟子要立志“衆生無邊誓願度”。所以佛弟子關懷的對象範圍絕不是那麼幾個親朋,而是十方世界無窮無盡的衆生;不單要放眼整個地球,而且心胸要擴大于宇宙中無量無邊的衆生,這就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的菩薩情懷!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記載:釋迦牟尼佛那時在叨利天宮說法,他對聽法的菩薩和天龍鬼神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過去無量無數劫之前,有一尊佛感應當時因緣成熟而出現在世上,佛名爲清淨蓮華目如來。這尊佛的壽命長達四十劫。在佛涅後的像法時代裏,有一位羅漢,專門以衆生供養他而使衆生得到極大的福報的方法而來度脫衆生。

  這個羅漢在度化衆生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位女人,名字叫做光目。光目准備了許多最美好的食物來供養羅漢。羅漢于是問她:“你發願來供養我,供養羅漢是會得到大福報的。你想要求些什麼呢?”

  光目回答說:“我母親亡故不久,我想花點錢財爲我母親做些功德來超度她。我特別想要知道我母親死後,究竟投生到什麼地方去了?”

  羅漢憐憫她的一片純孝之心,爲她入定作觀,只見光目女的母親死後墮落到惡道中,正在受極大的苦。

  羅漢就問光目說:“你母親活著的時候都造了些什麼業啊?令她現在在惡道裏受極大的痛苦。”

  光目回答說:“我母生前有個壞習氣,專門喜歡吃魚啊、鼈啊這類東西,而且特別喜歡吃魚子、鼈蛋之類的東西。這種東西個頭不大,數量不少,吃一次真不知要吃掉多少生命。是炒、或是煮,放縱地大吃大嚼,所以這一輩子所吃掉的生命,不知道有多少個成千上萬啊!尊者啊!您發發慈悲,可憐可憐我母親吧!您看用什麼方法才可以救度我母親呢?”

  羅漢深深爲光目的純孝之心所感動,就給她想了一個辦法說:“你應當誠心地、懇切地念清淨蓮華目如來的聖號,同時雕塑、彩畫這尊佛的形像。這樣,無論是死者或生者,都可以獲得很大的利益。”

  光目聽了這話之後,馬上把自己家中心愛之物變賣了,用這些錢財來塑畫清淨蓮華目如來的形像,同時又用種種燈、香、花、燭、食品、幢幡等供養品來供養清淨蓮華目如來。把這些事辦完以後,又以極大的恭敬心,邊哭邊頂禮跪拜清淨蓮華目如來。由于光目救母親的純孝心和禮佛的恭敬心是如此地真誠,很快得到感應。夜裏夢見佛的金身,如同須彌山那樣高大,金色的光芒,燦爛輝煌,照遍了一切,佛開口告訴光目說:“你母親不久就會出生在你家裏,出生後,剛覺得冷、覺得餓時,馬上就會開口說話。”

  不久,光目家裏的一個婢女生了一個孩子,還不到叁天就會說話,低頭作禮,悲悲切切地哭向光目哭訴:“生死都受業力因緣所支配,各人所造的業,各人自己承受。我是你母親,自從死了以後,一直在黑暗的惡道裏輪轉,墮入大地獄裏受苦。承蒙你供佛、念佛的福力,才能在今天投生到這裏,但也只能作一個下賤人,而且壽命很短,只有十叁年。死了以後還得墮入惡道中去。你有什麼辦法可以使我免受惡道之苦啊?”

  光目聽了這嬰兒的話後,明白這嬰兒就是她母親的轉世,因此更加悲痛,哽咽道:“你既然是我母親轉世,應當知道你自己是造了什麼深重罪業,才會墮入到惡道中去的呀?”

  嬰兒說:“因爲犯了殺生以及毀謗、惡罵的罪業才受這苦報。正是因爲你用供佛、念佛的福力來救度我,我現在才能暫時出來;否則的話,我是不可能離開這惡道,還得等罪報滿了才行呢!”

  光目又問:“地獄裏的罪報情形又是怎樣的呢?”

  嬰兒說:“罪苦的事情,痛苦、殘忍得沒法說,要是想詳細點說的話,就是幾百年、幾千年也說不完!”

  光目聽了這話之後,悲痛得放聲大哭,向天發願說:“我願我的母親能永遠脫離地獄,在這十叁年之後,應當消除一切重罪業障,永遠不再經曆叁惡道。十方一切諸佛啊!請慈悲憐憫我,能聽我爲我母親所發的廣大誓願:倘若能使得我母親永遠脫離叁惡道、脫離下賤的人身,甚至脫離女人之身永遠不受的話,我今天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發宏誓大願——願我從今天起直到今後的百千萬億劫當中,所有一切世界、一切地獄以及叁惡道中的一切罪苦衆生,發誓要救濟、超度他們,使他們永遠脫離地獄、餓鬼、畜生這叁惡道。不僅如此,還要使這所有的罪苦衆生統統都成了佛以後,我才最後證菩提而成佛!”

  光目發了這個廣大誓願之後,就聽到清淨蓮華目如來告訴她說:“光目!你能發大慈悲心,爲你母親發這麼廣大的願心。我以佛眼來觀察,由于你以這麼大的願力來改變你母親的因緣業力,你母親在十叁年生命結束之後,轉世便成爲修行清淨道的梵志,壽命爲一百歲。之後,又轉世到無憂國土,壽命不可限量。在這漫長的日子裏勤修佛道,最後終于成佛,同時也救度無量無數如恒河沙那麼多的衆生。”

  釋迦牟尼佛講完上面這個故事後,又開示說:

  “當時,那位用福力來度光目女的羅漢,就是現在的無盡意菩薩啊!光目女的母親,就是現在的解脫菩薩;而光目女呢?就是現在的地藏王菩薩啊!在過去久遠的大劫的年代裏,就這麼慈悲憐憫,發過恒河沙那麼多的大願,來普渡一切衆生。在以後遙遠的來世中,倘若有那些不願行善、專門作惡的男子女人,還有那些不信因果的、邪淫妄語的、挑拔離間的、惡言傷人的,甚至是毀謗大乘的,造這些惡業的衆生,按照因果的規律,必定會墮落到惡道中去的。但如果能有緣遇到善知識,勸他在一念間歸依地藏王菩薩的話,那麼這些造了惡業的衆生,都能夠解脫墮落叁惡道的報應,而不會墮入到叁惡道中去……”

  地藏菩薩爲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代表“大願”,與大悲觀音菩薩、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一起,深受世人敬仰。因他“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因“久遠劫來屢發弘願”,故被尊稱爲“大願地藏王菩薩”。

  地藏菩薩屢發廣大誓願,廣設方便,甯可自己不成佛道,而專心普度衆生,盡令解脫,真正作到先人後己,值得我們崇敬和學習!

  地藏菩薩由自己的母親墮入地獄的痛苦,推想到一切衆生墮入叁惡道的痛苦,所以誓願救拔:“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是何等的偉大,何等的感人!

  反觀當今,“人不爲己,天誅地滅”大行其道,很多人心裏裝著的無非就是那麼幾個人:父母、妻子(丈夫)、兒女,最多再加上兄弟姐妹叔伯嬸母等親戚,還有幾個要好朋友。至于與自己有“裙帶關系”之外的芸芸衆生,他們的生死榮辱、憂悲苦惱,則和自己扯不上關系,屬于漠不關心的行列。甚而至于幸災樂禍,以談論別人不幸事爲飯後茶話。

  自私者自認爲富有理想,爲名利奮鬥不息,爲創造幸福生活而拼搏。隨著時光的推移,有一些人確實碩果累累,讓一般社會大衆投去了羨慕的目光,認爲他們事業有成,十分了不起。其實,細觀這些人的心態,則實在沒有什麼值得尊敬仰慕的地方。

  首先,是他們心量狹窄,眼光短淺。他們孜孜不倦地追求名利,爲的是自己及自己的親戚等幾個人的快樂幸福,並把此作爲人生理想,他們的眼光就盯在這麼狹窄的空間之內。

  其次,這些人缺乏高層次的人生追求和理想。當他們經過辛苦拼搏,功成名就之後,則無非是爲自己幾個人營造“安樂窩”,花天酒地,縱情享受,再沒有更高層次的追求和作爲。

  第叁,這些人唯求功利,喪失了人世間美好的人情味。他們待人處事的出發點是對自己的事業有利。有大利用價值的人放在自己交往的重要位置,千方百計籠絡接近;有小利用價值的人則稍加聯系則可;而毫無利用價值,對自己名利沒有什麼幫助的人則冷漠無情,恣意對待。至于會給自己帶來一些小麻煩、小不便的人,不管是親戚或朋友,則避之如瘟疫,毅然砍斷關系,用他們的話來說則是“提得起,放得下”。

  在“弘揚佛法,度脫衆生”的偉大事業上,平等心和廣大心則更能夠通徹心靈和行爲。弘法利生的偉大事業應是不分對象、不分富貴貧賤、不分國界種族的。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這與他自身的身份、地位、國界、種族沒有關系。所以在弘揚佛法上,廣大心的應用完全是可以揮灑自如,不分對象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