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結佛緣就有好人緣

  結佛緣就有好人緣

  ——《結佛緣,好人緣》序言

  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

  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

  ——這是佛教經典中著名的“緣起偈”,是釋迦牟尼佛教法的基石和總綱,甚至被強調爲佛陀的“法身”。

  佛陀認爲,宇宙間的一切都是“緣起”的。人類是“緣起”的,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關系也是“緣起”的。人與人之間,說到底是一種緣分。緣分有深有淺,關系有親有疏。人際關系,簡言之,就是“人緣”。

  當今,人類已進入“地球村”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一個人,人緣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其生活、事業,及生存現狀、未來前景。人緣好的人,如魚得水,左右逢源,無事不成;人緣差的人,處處碰壁,寸步難行,一事無成。

  佛陀認爲:好人緣是修來的。一個人,如果能修好自己的心,擁有慈心、悲心、喜心、舍心、克製心、寬容心、忍辱心、忏悔心、精進心、禅定心、空慧心、清淨心、隨緣心,那麼,衆生都樂于親近,一定會感召到大好人緣。

  佛陀設立八萬四千法門,不外就是教化衆生修持慈心、悲心、喜心、舍心、克製心、寬容心、忍辱心、忏悔心、精進心、禅定心、空慧心、清淨心、隨緣心。而大乘佛法的全部精髓,可以說都濃縮在上述的幾顆心中。所以,與佛結緣,修習佛法,好人緣不求自至。生活中,隨處可見,結佛緣的人,用佛陀教法塑造自己心靈、規範言行舉止的人,都有著非常良好的人際關系。因此說,結佛緣就有好人緣。

  佛是什麼?佛是“覺者”,是徹底覺悟宇宙真相的人。釋迦牟尼在衆生中“誓成佛道”的目的,是爲了覺悟衆生,度化衆生,度化六道衆生中最有佛緣、最易成佛的人類。所以,與衆生廣結善緣,與人類廣結佛緣,是悟道成佛的資糧。故佛門語雲:“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不結衆生緣,不結人緣,成佛無期。從這個意義上說,佛教的叁藏十二部經典,都是在從不同角度開導衆生,怎樣廣結大好人緣。

  現實中,有很多人的人緣很差,人際關系緊張,人們對其冷眼相向,甚至避之唯恐不及,使其衆叛親離,成爲孤家寡人。這類人,無論辦什麼事,很難獲得他人的支持和幫助。問題不在于大家對他冷漠無情、不公平;很多時候,問題恰恰出在其自身。

  不難發現,人緣差的人,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貪婪、易怒、愚癡、傲慢、多疑、偏執、嫉妒、殘忍、自私自利、斤斤計較、心胸狹隘、刻薄寡恩、言談粗鄙、自我封閉,等等。而佛陀的教法,則是對治衆生上述習性和毛病的靈丹妙藥。所以,結佛緣,學佛法,是改善人際關系、贏得好人緣的一條最快捷最便利的金光大道!

  這本《結佛緣,好人緣》,將佛陀教法落實到日常人際交往中,可以說是一部通俗易懂、趣味橫生的“佛教人際關系學”。書中第一次明確地揭示了“佛緣”與“人緣”之間的“不二法門”;以生動精煉的佛教故事、畫龍點睛的分析論述,深入淺出地告訴讀者,如何遇佛緣,結善緣,斷惡緣,化逆緣,抓機緣,從而廣結人緣,開拓財緣,進而喜結慧緣,放下塵緣。

  全書以如何贏得好人緣爲“經”,以大乘佛法的修行綱領——四攝六度爲“維”,引導讀者在和諧人際關系、建立好人緣的同時,無聲無臭地沐浴和領受佛光的溫煦和祥和。

  謹以此書,願芸芸衆生,日日結佛緣,時時好人緣!願娑婆世界,在在有佛光,處處是善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