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佛者
注意
〈忏悔偈〉說: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一切都是因有身、有口、有意搞出來的。
菩薩想著辟支佛的事,是粗業,粗業即罪業;辟支佛想著羅漢的事,有罪;羅漢想著凡夫的事,有罪也。 我們都是凡夫,怎麼辦?
看看經是如何說的:
《大智度論》叁十九卷: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诃薩雲何除身、口、意麤業?佛告舍利弗:若菩薩摩诃薩不得身、不得口、不得意,如是菩薩摩诃薩能除身、口、意麤業。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诃薩從初發意行十善道,不生聲聞心、不生辟支佛心,如是菩薩摩诃薩能除身、口、意麤業。
【論】問曰: 何等身、口、意細業,與相違者爲麤? 答:如向所說者是。複次,凡夫人業,于聲聞業爲麤:聲聞業于大乘爲麤。複次,垢業爲麤,非垢業爲細;能生苦受因緣業爲麤,不生苦受因緣業爲細;有覺有觀業爲麤,無覺無觀業爲細。複次,見我乃至知者、見者爲麤;若不見我乃至知者、見者,但見叁業處,五衆、十二入、十八界爲細。複次,有所見者名爲麤,無所見者名爲細。以是故,佛告舍利弗:若菩薩不得身、口、意,是時則除叁麤業。複次,初發意住畢竟空中,一切法不可得,而常行十善道,不起聲聞、辟支佛心;以不取相心,一切諸善根,皆回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名菩薩,除身、口、意業麤罪名爲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