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魔與佛

  魔與佛

  張尚德

  有道友問:

  「學佛要成魔嗎?魔和佛的分別在哪裏?」

  尚德回答:

  「不知魔,不能成佛。」

  因爲佛是救人的,能真救人,特別是能救魔,才是佛。要能真正救大魔,才是大佛。

  觀世音菩薩說:

  「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度之。」

  從此點來認識,無處不魔、無時不魔、無地不魔、無人不魔。即使魔也可以成佛。

  所以釋迦牟尼佛證涅槃之前,還救了魔。

  魔有十種:一、蘊魔;二、煩惱魔;叁、業魔;四、心魔;五、死魔;六、天魔;七、善根魔;八、叁昧魔;九、善知識魔;十、菩提法智魔。

  在悟道的《楞嚴經》中,有五十種陰魔。那不是一般的魔,而是解脫色、受、想、行、識最高的見地修持工夫。

  從存在的普遍力量和《楞嚴經》來看,成就了觀音菩薩修行法門以後,再努力往前成仙(不是說自己已經是觀世音,而是知道修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要繼續往前走,成仙。)所以,《楞嚴經》觀音菩薩修行法門以後有十大仙人。

  問題來了:

  成了仙了,如果不繼續往佛道走,也就是不成就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那就一定會成大魔。

  殺人之刀、活人之劍。

  魔只有殺人之刀,無活人之劍。

  佛不但有刀,而且有劍。

  孔子爲素王,祂身上佩了一把劍。

  釋迦牟尼佛是空王,宇宙全劍在祂身,又超越全劍也。

  所以祂無需用刀,也無需用劍,有劍而不佩劍也。

  爲什麼?

  答:

  度盡一切衆生,實無衆生可度者。

  結論:

  千萬莫做魔。

  再結論:

  南公懷瑾先生有一首禅詩:

  「遊戲何妨幻亦真,

  莫將魔佛強疎親,

  心源自有靈珠在,

  洗盡人間萬斛塵。」

  二零一二年六月十五日

  于湘潭道南書院

✿ 继续阅读 ▪ 神通與自然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