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內心出家以後,是不是就應該和以前的生活劃清界限了?
法清法師:出世俗之家,只是在心裏面不再和別人比較了。比如說穿衣服,一直以來,你穿的衣服如果都是品牌的。那以前,你買這個牌子,如果是爲了表示自己的富有,那就是世俗的。那你明白道理以後,出家了以後,是不是就得把以前買的衣服都燒掉呢?當然不是。而是說,你如果已經養成了穿這種衣服的習慣,而且你的經濟能力等各個方面,也已經達到了這種水平,每次都是買一千塊錢一件,或者一萬塊錢一件的衣服,那你出家以後,還買這些衣服,那也不是一個錯誤。
出家或不出家,跟使用金錢的多少和高低沒有關系,關鍵在你的內心。比如,當你去買一件名牌衣服的時候,不是爲了給周邊的人顯擺,不是爲了顯示你多麼富有,不是因爲別人穿了,所以你才要穿;而是你自己習慣穿這種衣服,需要穿這種衣服,如果是這樣,那你就是出家。而不是說,出家了,就什麼都不消費了。不消費也是罪惡,是不對的。你內心雖然出家了,但該買什麼還是買,該去最貴的那個店,你還是去。只要你做這一切,不是爲了給別人看,而是自己的生活習慣,那就對了。
所謂出家,就是把虛榮的攀比,把虛假的那一層都去掉,做到這些,就是出家了。大家學佛,要分清楚一些根本的概念。佛教我們的智慧,關鍵常常就在那麼一點。你把這個關鍵點掌握好了,才是真正正確地相信佛的道理。對佛正信還是不正信,關鍵,常常就在那麼一個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