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什麼是定力?
法清法師:所有佛經教我們的,無非就是“叁學”。素心銘二樓有個“叁學門”,就是指的這叁學。哪叁學呢?就是:戒、定、慧。
這個定,也就是我們今天前面所學的“淨心守志”。所謂定,粗淺一點說,就是心專一淨,心專注在一個點上,讓它持久、不變,就叫定。比如,你想一個問題的時候,你的思維鎖定在這一個問題上,只思考這一個問題,這時,你看你能有幾秒鍾不抛錨,這個思維的持久度,就是定力。但我們凡夫的心,都是散亂的。凡夫衆生在正常的時候,都是心猿意馬,心思散亂得很,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在哪兒,很難定在一個點上不動。
有了定,我們才能開智慧,所以,佛經常告訴我們:“置心一處,無事不辦。”我們的心如果能專注于一個地方,那就一定能把事情辦得很好,沒有弄不好的。
這個定力,不光是對學佛修行重要,幹任何事情,都需要定力,都需要專注。沒有專注,沒有定力,就什麼事都做不好。比如你今天回家炒菜,一樣要有定力,如果沒有,你這個菜也會炒得亂七八糟。所以,定力很重要。
佛教我們的所有的道理,都是圍繞在戒、定、慧這叁個上的。戒,就是我們的准則。做任何事情,我們首先要明白准則,明白規則,確立規則;確立了准則和規則以後,就要專心致志地去做,這就是定;專心致志去做以後,做到一定時間,我們就能開竅了,也就是明了了,得智慧了。反過來,我們怎麼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戒呢?就需要有智慧。戒、定、慧這叁個,是環繞著的;這叁學,是我們時時刻刻都應該學的。
戒、定、慧這叁學,能夠對治我們的叁毒。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有叁毒,就是貪、嗔、癡。佛教我們這麼多的道理,無非是用戒、定、慧這叁學,來對治貪、嗔、癡這叁毒。其中,定是非常關鍵的。當然,定的前提必須要有戒,戒的前提是有慧。那我們爲什麼無法專注,無法定?就是因爲戒律戒得不好,搞不清楚、弄不明白自己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因爲不清楚,沒有製定自己的範圍,所以,心就散亂了。修定跟持戒,有直接的關系。比如有些人做事,總是堅持不下去,這是爲什麼呢?因爲他對要做的事情沒有弄清楚,也就是沒有戒。如果弄清楚了,他就能夠堅持下去。開始的這個戒如果沒有建立好,也就是准則沒有建立好,那做著做著,就堅持不下去了,定沒有了。
固執、頑固不是定,它和定是兩碼事。這個人很頑固,不能說他很有定力。頑固的人,他對自身要做的事情沒搞清楚,所以,只是盲目地在做,跟我們所說的定,完全是兩碼事。定是由戒而産生的,當我們清清楚楚地建立了自己的規則,然後,再不斷地持續、堅持,心專一淨地做著,這個,才算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