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念佛是在心裏默念好呢,還是出聲念好?
法清法師:默念還是出聲念,這要看時間、看地點。比如你走路的時候,或是到哪兒去了,出聲念不合適,就只能默念。在不想和不能幹擾別人的情況下,你都需要默念。或者,出聲念念累了,也可以默念。
但是真正來說,出聲念有出聲念的好處。首先,出聲念時,如果你念的方法對,那麼,念誦語音所産生的氣,就能夠不斷地增強你內在的氣息,對你的身體就會有很多很好的功效。但出聲念不是每時每刻都能做到的,有時候,你出門了,就不能出聲念,因爲會影響到別人;在家裏,有時候也會影響到別人,所以,只能默念。默念它不受時間地點的限製,在任何地方都可以。
(問:二者的效果一樣嗎?)
從修心的角度來說,出聲念和默念的效果是一樣的。當然,如果是出聲念,就必須要學會念的方法,就是要用佛教裏面的誦念方法,也就是要懂得用氣。如果不懂得用氣,那念久了,從身體的角度來說,就很容易産生傷。如果你懂得方法,懂得運用氣,那念久了,就會越來越好,就能越念越好,對你産生很多益處。其中的關鍵,是要掌握正確的方法。
掌握正確的方法是必須要專門跟人學的,一般來說,出聲念一定要用丹田之氣。像我們禅修班上念的這個“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用丹田之氣(師示範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氣,必須是從丹田這裏提起來,直到頭頂,然後,再從頭頂下到腳底,要這麼循環一圈。這一圈的上下循環,必須是暢通的,必須是用丹田之氣。
出聲念的時候,氣一定不能停留在胸部。如果氣停留在胸部,那念久了,胸就會痛。氣要下沈到丹田,然後再返上去,直到頭頂。這個要專門去學,光聽別人誦,學不會,要自己用工夫去學。
那平常,你就默念,默念也是可以的。如果要出聲念,就必須要學會這些方法,這樣,你念一段時間,才不會胸口痛。開始的時候,如果學不來方法,就把聲量降低一點,這樣,氣自然而然就會下沈。念誦的時候,一定不要提著氣。氣往上提的話,就容易上頭,氣上頭了,會頭暈。
(問:默念的時候,那些看不見的力量能夠得到利益嗎?)
你念誦佛的名號,不是爲了要跟佛打招呼。這不像是我們世俗間,說你到哪兒哪兒去了,見到哪個領導了,還要專門上去跟他打個招呼,說我來看望你了,因爲他要聽你這句話。
我們燒香拜佛,念佛的名號,不是爲了給佛聽,佛不需要這些。我們做這些,是要通過這種方式,讓我們的心變得清淨、祥和,所以,我們這些事,都是給自己做的。
你以爲你上廟裏去,拿幾個蘋果往哪兒一供,佛就會有吃的了嗎?不是的,佛不需要這些。我們做這一切的過程中,通過施舍,通過種種的方式,能夠給自己建立起一個清淨祥和的心。所以,我們做這一切,借用這種種的方法,最終,是來降伏我們自己的心,是在幫助我們自己。當你面對著佛,以清淨心向十方諸佛和一切菩薩禮拜時,是爲了獲得佛菩薩的加持力,這樣,我們的心就能更快地得到清淨和祥和,只是這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