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樹因。是五自慶。人身難得一失不返。相與已得各獲人身。是六自慶。六根不具不預善根。相與清淨。得深法門。是七自慶。世智辯聰反成爲難。相與一心歸憑正法。是八自慶。佛前佛後複謂爲難。或雲。面不睹佛。又爲大難。相與已能發大善願。于未來世誓拔衆生。不以不睹如來爲難。但一見色像一聞正法。自同在昔。鹿苑初唱。事貴滅罪生人福業。不以不見佛故。稱之爲難。佛言。見佛爲難相與已得。瞻對尊像。是九自慶。佛言。聞法複難。相與已得。飡服甘露。是十自慶。佛言。出家爲難相與已得。辭親割愛歸向入道。是十一自慶。佛言。自利者易利他爲難。相與今日一拜一禮。普爲十方。是十二自慶。佛言。捍勞忍苦爲難。相與今日各自翹勤有所爲作不爲自身是十叁自慶。佛言。讀誦爲難。我今大衆同得讀誦是十四自慶。坐禅爲難。而今見有息心定意者。是十五自慶今日道場同業大衆。如是自慶。事多無量。非複弱辭所能宣盡。凡人處世苦多樂少。一欣一喜尚不可諧。況今相與有多無礙得此無礙。皆是十方叁寶威力。宜各至心懷憶此恩。等一痛切五體投地。奉爲
國王帝主土境人民父母師長。上中下座信施檀越。善惡知識諸天諸仙。護世四王。聰明正直天地虛空。主善罰惡守護持咒。五方龍王龍神八部。諸大魔王五帝大魔。一切魔王。閻羅王泰山府君。五道大神。十八獄主並諸官屬。廣及叁界六道。無窮無盡含情抱識。有佛性者。至誠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叁寶。願以慈悲心同加攝受。以不可思議神力。覆護拯接。令諸天諸仙一切神王及叁界六道一切衆生。從今日去。越生死海到涅槃岸。行願早圓俱登十地。入金剛心成等正覺(一拜)
警緣叁寶第二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宜複人人緣念叁寶。何以故爾。若使不知叁寶。雲何得起慈心愍念衆生。若使不知叁寶。雲何得起悲心救攝一切。若使不知叁寶。雲何得起平等怨親同觀。若使不知叁寶。雲何能得妙智證無上道。若使不知叁寶。雲何明了二空真實無相。佛言。人身難得。今已得。信心難生。今已生。我等今者各各有心歸憑叁寶。而眼不見貪欲嗔恚愚癡之色。耳不聞地獄餓鬼苦楚熱惱之聲。鼻不聞地獄餓鬼剝裂膿血之氣。舌不嘗天下臭惡不淨之味。身不觸镬湯爐炭寒冰之苦。意常得知佛。爲無上慈悲之父。知一切法。爲諸衆生良藥。知諸賢聖。爲看病母。意常警緣叁寶。護世有識念處我常得知。我等今日雖不值佛。生在像末。具有信心。六根清淨無諸衰惱。優遊適性往來無礙。此之勝報。莫非宿緣。叁寶恩力。又令今世發菩提心。諸如此益非可具說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豈得不人人報恩供養一切功德供養中最故。經說言。惟念過去世供養爲輕微。蒙報曆遐劫余福值天師經言。設欲報者起塔精舍。燈燭幡蓋華香茵褥。種種供養。將來之世自受其福。雖是供養非報佛恩。欲報佛恩。唯發菩提心。立四弘誓。造無量緣。莊嚴身相修淨土行。是爲智者知恩報恩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諸佛慈恩恩不可報。菩薩摩诃薩碎身。猶不能報萬分之一。況我凡夫而能報者。衆等唯當依經所說。利人爲上。各各志心五體投地。普爲十方無窮無盡。四生衆生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德寶佛 南無應名稱佛 南無華身佛 南無大音聲佛 南無辯才贊佛 南無金剛珠佛 南無無量壽佛 南無珠莊嚴佛 南無大王佛 南無德高佛 南無高名佛 南無百光佛 南無喜悅佛 南無龍步佛 南無意願佛 南無寶月佛 南無滅己佛 南無喜王佛 南無調禦佛 南無喜自在佛 南無寶髻佛 南無離山佛 南無寶藏佛 南無月面佛 南無淨名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複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叁寶
主謝大衆第叁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相與已能生堅固信。發菩提心誓不退還。此是不可思議志力。此心此志諸佛稱歎。(某甲)等今日唯深隨喜。願未來世複得遭遇。舍身受身。願不相離。至于菩提。永爲法親慈悲眷屬。(某甲)等今建此法。集便成叨靦智無其解。身乖其行輕發此意。實足驚于視聽。然人微事重冰炭交心。若不資籍強因而無以獲勝妙之果。誠知謬造心不忘善。兾蒙念力。同爲慈親。仰屈大衆降德道場。時運不留忽爾垂邁。緣行所牽。勝會難期。當自課勵兼以利人。卓然排郡莫追後悔。法音經耳功報彌劫。一念之善永得資身。一向一志無願不獲。相與人人各各至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威德寂滅佛 南無受相佛 南無多天佛 南無須炎摩佛 南無天威佛 南無寶衆佛 南無寶步佛 南無師子分佛 南無極高行佛 南無人王佛 南無善意佛 南無世明佛 南無寶威德佛 南無德乘佛 南無覺想佛 南無喜莊嚴佛 南無香濟佛 南無香象佛 南無衆炎佛 南無慈相佛 南無妙香佛 南無堅铠佛 南無威德猛佛 南無珠铠佛 南無仁賢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複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叁寶
總發大願第四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以今忏悔發心功德晉。願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天主一切諸天。各及眷屬。又願仙主一切真仙。各及眷屬。又願梵王帝釋護世四王。神王神將各及眷屬。又願聰明正直天地虛空。主善罰惡守護持咒。一切神王一切神將。各及眷屬。又願妙化龍王頭化提龍王。五方龍王龍神八部。神王神將。各及眷屬。又願阿修羅王一切神王。一切神將各及眷屬。又願人道一切人王臣民將帥各及眷屬。又願十方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各及眷屬。又願閻羅王泰山府君。五道大神十八獄王。一切神王一切神將。各及眷屬。又願地獄道一切衆生。餓鬼道一切衆生。畜生道一切衆生。各及眷屬。又願十方盡虛空界窮未來際。若大若小。一切衆生各及眷屬。又願若後流衆生異願境者。皆悉令入大願海中。各各具足功德智慧。如是叁界內叁界外。無窮無盡一切衆生。名色所攝有佛性者。(某甲)等今日仰承。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大慈悲力。諸大菩薩一切賢聖。本誓願力。無量無盡智慧力。無量無盡功德力。自在神通力。覆護衆生力。安慰衆生力。盡諸天諸仙漏力。攝化一切善神力。救拔地獄衆生力。濟度一切餓鬼力。免脫一切畜生力。令諸衆生得如所願。(某甲)等今日又承。慈悲道場力。歸依叁寶力。斷疑生信力。忏悔發心力。解諸怨結自慶力。歡喜踴躍至心力。發願回向善根力。令諸衆生得如所願。(某甲)等今日又承七佛大慈心力。十方諸佛大悲心力。叁十五佛滅煩惱力。五十叁佛降伏魔力。百七十佛度衆生力。千佛攝受諸衆生力。十二菩薩覆護衆生力。無邊觀世流通忏力。願令十方叁界六道。窮未來際一切衆生。若大若小若升若降。名色所攝有佛性者。從今忏悔之後。在所生處。各得諸佛諸大菩薩。廣大智慧不可思議無量自在神力之身
六度身。正向菩提 四攝身。不舍一切 大悲身。拔一切苦 大慈身。與一切樂 功德身。饒益一切 智慧身。說法無窮 金剛身。物不能壞 淨法身。遠離生死 方便身。現自在力 菩提身。成叁菩提
願四生六道一切衆生。皆悉具足如是等身。具足成就諸佛無上大智慧身。又願十方一切衆生。從今日去。在所生處。各得諸佛諸大菩薩不可思議功德之口。柔軟口。安樂一切甘露口。清涼一切不虛口。說真實法實轉口。乃至夢中無有虛言尊重口。釋梵四王恭敬尊重甚深口。顯示諸法堅固口。說不退法正直口。具足辯才莊嚴口。隨時隨業普皆示現一切口。隨其所應度脫一切。願四生六道一切衆生。皆悉具足。諸佛菩薩清淨口業。又願十方一切衆生。從今日去。在所生處。各得諸佛諸大菩薩不可思議大智慧心。常有厭離。煩惱心猛利心。堅強心金剛心。不退心清淨心。明了心求善心。莊嚴心廣大心。有大智慧力。有所聞法即自開解。慈心向人斷諸怨結。住于羞恥, 常懷慚愧。不計吾我同善知識見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見之。歡喜怨親一觀。心無驕慢。不說他人善惡長短。不傳彼此和合分離。所言柔軟不出惡詞。歎佛功德樂學深經。愛護衆生如自己身。見有作福不行誹謗。慈心和合猶如聖衆。同諸菩薩成等正覺
爲六道禮佛第二
奉爲天道禮佛第一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諸天諸仙一切善神。于諸衆生。有無量不可思議恩德。願諸衆生長保安樂。殷勤守護唯善是從。何以知然佛敕
提頭賴吒四天王 慈心擁護受持經
令聞慈悲名號者 猶如天子法臣護
又敕海龍伊缽羅 慈心擁護受持經
如護眼目愛己子 晝夜六時不遠離
又敕閻婆羅刹子 無數毒龍及龍女
慈心擁護持經者 如愛頂腦不敢觸
又敕毗留勒迦王 慈心擁護持經者
如母愛子心無厭 晝夜擁護行住俱
又敕難陀跋難陀 娑伽羅王優波陀
慈心擁護持經者 恭敬供養接足禮
猶如諸天奉帝釋 亦如孝子敬父母
慈悲道場施安樂 教諸衆生結法親
後生佛前入叁昧 畢竟當得不退轉
若聞諸佛名號者 又聞無邊觀世音
消除叁障無諸惡 五眼具足成菩提
諸天神王念一切 恒加勸獎助威神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諸天神王。有如此恩德。覆護衆生。而諸衆生。未曾發心念報恩德。古人尚能感一飡之惠。遂舍命亡身。而況諸天善神八部神將。于諸衆生。有此恩德。此恩此德。功無邊際。我等今日忏悔發心。皆是天王密加神力。獎助行人使心成就。若不加助如是等心。早應退沒。所以菩薩摩诃薩。每歎善知識者。是大因緣。能令我等登踐道場。若無善知識。雲何令我得見諸佛。投身不足報洪慈。殒命不足報深澤。菩薩摩诃薩尚致此言。況降斯已下而無報答。大衆今日既未能投骸殒命。則應且行勤勞。精進亦是報恩之漸。相與各宜增到運心知恩報恩。不可隨流。自反無方。如前自慶重遇爲難。難得今果。複欲何待失比一會知更何。趣唯當勇猛忘身爲。物事成有敗…
《慈悲道場忏法(梁皇寶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