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人見者。不可尋覓。不可物寄。唯各努力捍勞忍苦。勤修四等六波羅蜜。以爲獨逝諸趣之。資莫以強健而自安。心宜各至心等一痛。切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多聞海佛 南無持華佛 南無不隨世佛 南無喜衆佛 南無孔雀音佛 南無不退沒佛 南無斷有愛垢佛 南無威儀濟佛 南無諸天流布佛 南無寶步佛 南無華手佛 南無威德佛 南無破怨賊佛 南無富多聞佛 南無妙國佛 南無華明佛 南無師子智佛 南無月出佛 南無滅闇佛 南無無動佛 南無師子遊戲菩薩 南無師子奮迅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複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叁寶
願以慈悲力同加覆護。今日道場同忏悔者。從今日去乃至菩提。一切罪因無量苦果悉得斷除。煩惱結業畢竟清淨。諸佛法會皆現身相。行菩薩道隨意自在。四等六度如說修行。四辯六通無不滿足。百千叁昧應念現前。諸總持門無不能入。早登道場成等正覺(一拜)
爲執勞運力禮佛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重複至誠五體投地起慈悲心。無怨親想。爲今日轉生作熟執勞隨喜施工運力助營福者。各及眷屬又爲即世牢獄憂厄因苦囹圄系閉及諸刑罰。念其處世。雖獲人身樂少苦多。枷鎖杻械未嘗離體。由何所致或今身造惡。或過去所追。或應免脫無由自申。重罪分死無救護者。如是衆生各及眷屬。(某甲)等今日以慈悲心。普爲歸依一切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次第行佛 南無福德燈佛 南無音聲治佛 南無憍昙佛 南無勢力佛 南無身心住佛 南無善月佛 南無覺意華佛 南無上吉佛 南無善威德佛 南無智力德佛 南無善燈佛 南無堅行佛 南無天音佛 南無安樂佛 南無日面佛 南無樂解脫佛 南無戒明佛 南無住戒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師子幡菩薩 南無師子作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複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叁寶
願以慈悲力同加覆護。今日執勞隨喜者。各及眷屬。從今日去至于菩提。一切罪障皆得消滅。一切衆苦畢竟解脫。壽命延長身心安樂。永離災厄無複障惱。發大乘心修菩薩行。六度四等皆悉具足。舍生死苦得涅槃樂。又願東西二冶諸余牢獄徒囚系閉憂厄困苦諸有疾病不得自在者。各及眷屬。以今爲其禮佛功德威力。一切衆苦皆悉解脫。惡業對因畢竟斷除。出牢獄戶入善法門。壽命無窮智力無盡。身心永樂如第叁禅。憶牢獄苦。念諸佛恩。改惡修善。皆發大乘。行菩薩道至金剛際。還複度脫一切衆生。同登正覺神力自在(一拜)
已忏悔發菩提心竟次應回向
發回向第叁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已得發心辦所辦竟。次複應須以前功德各發回向。何以故爾。一切衆生所以不能得解脫者。皆由著于世間果報不能舍離。若有片福一毫之善能回向者則于果報不複生著。便得解脫優遊自在。所以經歎修行回向爲大利益。是故今日應發回向兼勸一切不著果報。我等相與先應至心五體投地。歸命敬禮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堅出佛 南無安阇那佛 南無增益佛 南無香明佛 南無違藍明佛 南無金玉佛 南無蜜缽佛 南無無礙相佛 南無信戒佛 南無至妙道佛 南無樂實佛 南無明法佛 南無具威德佛 南無至寂滅佛 南無上慈佛 南無大慈佛 南無甘露主佛 南無彌樓明佛 南無聖贊佛 南無廣照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複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叁寶
願以慈悲力同加覆護。一切行願皆得圓滿今日道場同業大衆。從今日去至于菩提。行菩薩道誓莫退還。先度衆生然後作佛。若未得道中間留住生死者。以此願力令諸大衆在所生處身口意業恒自清淨。常發廣大勝妙之心柔軟心。調和心。勇猛心不放逸心。寂滅心。真心不雜亂心。無貪吝心。大勝心。大慈悲心。安住心。歡喜心。先度一切心。守護一切心。守護菩提心。誓等佛心。發如是等廣勝妙心。專求多聞修離欲定。饒益安樂一切衆生。不舍菩提同成正覺
說回向法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相與胡跪合掌心念口言。隨我今說
十方諸天仙 所有功德業
我今爲回向 同歸正覺道
十方龍鬼神 所有勝善業
我今爲回向 同歸一乘道
十方諸人王 所修菩提業
我今爲回向 同歸無上道
六道衆生類 所有微善業
我今爲回向 同歸無上道
十方佛弟子 善來比丘衆
無著四沙門 及求緣覺者
隱顯化衆生 明了因緣法
如是兼一切 盡回向佛道
十方諸菩薩 讀誦受持經
入禅出禅者 勸總行衆善
如是等叁乘 一切衆德本
盡回施衆生 同歸無上道
天上及人間 聖道諸善業
我今勸回向 同歸無上道
發心及忏悔 自行若勸人
所有微毫福 盡回施衆生
衆生不得佛 不舍菩提願
一切成佛盡 然後登正覺
仰願佛菩薩 無漏諸聖人
此世及後生 惟願見攝受
相與至心五體投地。奉爲
國王帝主回向。奉爲父母親緣回向。奉爲師長同學回向。奉爲信施檀越善惡知識回向。奉爲護世四王回向。又爲十方魔王回向。又爲聰明正直天地虛空主善罰惡守護持咒五方龍王龍神八部回向。又爲幽顯一切靈只回向。又爲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衆生回向。唯願十方諸天諸仙龍神八部一切衆生。從今日去至于菩提。恒會無相不複耽著(一拜)
慈悲道場忏法卷第九
慈悲道場忏法卷第十
菩薩回向法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相與已得捍勞忍苦。修如是等無量善根。宜複人人起如是念。我所修習善根。悉以饒益一切衆生。令諸衆生究竟清淨。以此所修忏悔善根。令一切衆生皆悉滅除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等無量苦惱。以此忏法爲諸衆生。作大舍令滅苦陰。作大護令脫煩惱。作歸依令離恐怖。作止趣令至智地。作安隱令得究竟安隱處。作大明令滅癡闇。作大燈令得安住究竟明淨。作大導師令入方便法得淨智身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如此諸法。是菩薩摩诃薩爲怨親故。以諸善根同共回向。一切衆生等無差別。入平等觀無怨親想。常以愛眼視諸衆生。若衆生懷恨于菩薩起惡逆心者。菩薩爲真善知識。善調伏心爲說深法。譬如大海一切衆毒所不能壞。菩薩亦爾。愚癡無智不知報恩。如是衆生起無量惡。不能動亂菩薩道心。譬如皎日普照衆生不爲無目而隱光明。菩薩道心亦複如是。不爲惡者而生退沒。不以衆生難調伏故退舍善根。菩薩摩诃薩于諸善根信心清淨長養大悲。以諸善根普爲衆生深心回向。非但口言。于諸衆生皆發歡喜心。明淨心。柔軟心。慈悲心。愛念心。攝取心。饒益心。安樂心。最勝心。以諸善根回向。菩薩摩诃薩發如是善根回向。我等今日亦應仰學如是回向心念口言。若我所有回向功德。令諸衆生得清淨趣。得清淨生功德滿足。一切世間無能壞者。功德智慧無有窮極。身口意業具足莊嚴常見諸佛。以不壞信聽受正法。離諸疑網憶持不忘。淨身口業心常安住。勝妙善根永離貧乏七財充滿。修學一切菩薩所學。得諸善根成就平等。得妙解脫一切種智。于諸衆生得慈愛眼。身根清淨言辭辯慧。發起諸善心無染著。入甚深法攝取一切。同住諸佛住無所住。所有回向悉如十方菩薩摩诃薩所發回向。廣大如法性。究竟如虛空。願(某甲)等得如所願滿菩提願。四生六道同得如願。重複增到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威德佛 南無見明佛 南無善行報佛 南無善喜佛 南無無憂佛 南無寶明佛 南無威儀佛 南無樂福德佛 南無功德海佛 南無盡相佛 南無斷魔佛 南無盡魔佛 南無過衰道佛 南無不壞意佛 南無水王佛 南無淨魔佛 南無衆生王佛 南無愛明佛 南無菩提相佛 南無智音佛 南無常精進菩薩 南無不休息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複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叁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攝受。令回向心具足成就。(某甲)等若具有無量大惡罪業。應受無量無邊楚毒。于惡道中不能自拔。違今日發菩提心。違菩提行。違菩提願者。願十方大地菩薩一切聖人。以慈悲心不違本願。助(某甲)等于彼叁惡道中。救諸衆生令得解脫。願不以苦故舍離衆生爲我。荷負重擔滿平等願。度脫一切衆生生老病死愁憂苦惱無量諸難。令諸衆生悉得清淨。具足善根究竟解脫。舍離衆魔遠惡知識。親近善友真善眷屬。成就淨業盡滅衆苦。具足菩薩無量行願。見佛歡喜得一切智。還複度脫一切衆生
已回向竟次應于六根發願
發願第四
又願今日道場同業大衆。各自發如是願。尋衆惡所起皆緣六根。是爲六根衆禍之本。雖爲禍本。亦能招致無量福業。故勝鬘經言。守護六根淨身口意。以此義證生善之本。故于六根發大誓願
初發眼根願
願今日道場同業大衆。廣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衆生。從今日去乃至菩提。眼常不見貪欲無厭詐幻之色。不見謟谀曲媚佞會之色。不見玄黃朱紫惑人之色。不見嗔恚鬥诤醜狀之色。不見打撲苦惱損他之色。不見屠裂傷毀衆生之色。不見愚癡無信疑闇之色。不見無謙無敬驕慢之色。不見九十六種邪見之色眼常不見如是一切衆惡不善之色願眼常見一切十方常住法身湛然之色。常見叁十二相紫磨金色。常見八十種好隨形之色。常見諸天諸仙奉寶來獻散華之色。常見口出五種色光說法度人之色。常見分身散體遍滿十方之色。常見諸佛放肉髻光感有緣來會之色。又願眼常見十方菩薩辟支羅漢衆聖之色。常得與諸衆生及諸眷屬觀佛之色。常見衆善無教假色。常見七覺淨華之色。常見解脫妙果之色。常見今日道場大衆歡喜贊法頂受之色。常見四衆圍繞聽法渴仰之色。常見一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之色。常見一切靜默禅思修智慧之色。常見一切衆生得無生忍現前受記歡喜之色。常見一切登金剛慧斷無明闇補處之色。常見一切…
《慈悲道場忏法(梁皇寶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